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苗池常见敌害生物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土池鱼苗培育时,由于鱼苗身体嫩弱,避敌能力差,常受到水中一些生物的危害,严重时可大幅降低鱼苗成活率,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根据笔者从事多年鱼苗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鱼苗池中常见敌害生物以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建生 《内陆水产》2001,26(6):28-28
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1 鱼苗池准备鱼苗池要求面积适当(660~1 330米2),池形整齐,水深适度(蓄水1~1.5米),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鱼池向阳,光照充足。整个鱼苗池的选择应有利于鱼苗生活、饲养管理和便于捕捞。2 鱼苗池清整鱼苗下池前7~10天,放干池水,清除杂草及淤泥。每667米2…  相似文献   

3.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11):42-42
鱼苗因其个体较小,体质较弱,且游动迟缓,极容易遭到敌害生物的侵袭。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鱼苗在繁殖及培育期间正常生长。现  相似文献   

4.
吕风环 《河北渔业》2010,(7):12-12,15
1 鱼苗的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用生石灰2 250 kg/hm2清塘,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 m深的新水,鳜鱼苗放养密度200尾/m2.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6.
陈才 《内陆水产》2000,25(5):18-18
鱼苗培育是指把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它既是渔业生产中的第一个环节 ,又是最重要、最难掌握的环节。因为刚孵出的鱼苗体小嫩弱 ,游动能力不强 ,活动范围不大 ,摄食能力不强 ,抗逆能力差 ,对敌害生物、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弱。所以把鱼苗用专池进行培育 ,精心细致地管理 ,才能提高成活率 ,才能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夏花鱼种来。下面笔者介绍几点培育鱼苗的技术措施。1鱼苗池的选择及清塘消毒鱼苗池又叫发花池 ,生产中应选择那些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大小适中、水深适度、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易于培肥、背风向阳的鱼池作鱼苗池。选好鱼苗后 ,在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地方鱼苗鱼种培育成活率低,且规格不整齐,以致鱼种供应无保障,作者从事鱼苗鱼种生产30余年,现将鱼苗鱼种培育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彻底清塘消毒即鱼苗下池前10d用消毒药物彻底杀灭培育池中的病原生物和野杂鱼,一般常用生石灰80~100kg/6...  相似文献   

8.
王桂香 《齐鲁渔业》2007,24(6):14-14
培育鱼苗要比养殖成鱼技术要求高。这是因为鱼苗体小,游动力弱,取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鱼苗培育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防病。  相似文献   

9.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2):32-32
3鱼苗培育3.1水泥池育苗池子面积以50~100 为宜 ,水深0.8~1m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 ;进、出水口用50~60目网布滤水 ,防止敌害生物进池和鱼苗逃逸。放养1~2cm鱼苗300~400尾/m2;2~3cm鱼苗200~300尾/m2 ;3~4cm鱼苗100~200尾/m2。水泥池育苗宜投喂鲜活饵料 ,鱼苗出膜后2~3d ,可投喂轮虫、丰年虫及小型枝角类 ,体长1.5cm左右的鱼苗 ,可捞取水蚤投喂 ,当鱼苗长至2cm以上 ,可投喂水蚯蚓 ,并开始驯食 ,使鱼苗集中在池的一角摄食 ,并逐渐将活饵改…  相似文献   

10.
鱼苗培育是渔业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目前渔业养殖中的薄弱环节。这个阶段鱼苗体弱幼嫩,摄食困难,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敌害生物的侵袭能力差,极易死亡。如何提高成活率,使其出塘规格整齐,是鱼苗培育阶段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刘文军 《河南水产》2007,71(2):23-24
鱼苗培育阶段具有鱼苗体小,游泳能力弱,摄食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低,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需要精心管理。现将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苗种培育成活率差一直影响着成鱼的产量和规模化生产。培育鱼苗比养殖成鱼技术要求高,这是因为鱼苗体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在鱼苗生产中,常常出现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灭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培育中的某个重要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县鱼苗培育方法多是采取肥水下塘,并投喂豆浆。肥水与投饵相结合比单一施肥培育法容易掌握,比清水下塘把握性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技术水平不同,鱼苗  相似文献   

13.
徐承旭 《内陆水产》1998,23(3):14-14
1鱼苗池选择面积0.2-034hm2,水深~l.5m,池堤坚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池要背风向阳,长方形,东西向。鱼苗池不宜过大,水体不宜过深,过大容易形成风浪,鱼苗随风浪与池壁碰撞,影响成活率,过深,水温难以提高。面积过小,水温变化快,鱼苗生活条件难以控制。2鱼苗放养前要彻底清塘鱼苗放养前10d,抽干地水,清除杂草,挖去过多淤泥,每公倾用块状生石灰1500kg化水后全池泼洒,杀死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进水时,进水口要用双层峦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类进入池中,鱼苗池进水后,每天早晨要定时巡塘,发现蛙卵和水草…  相似文献   

14.
潘五海 《内陆水产》1996,22(3):14-14
提高鱼苗发花成活率的关键在鱼苗培育成夏花的发花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生产单位或个体专业户发花成活率不高,这样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当年的生产计划。大家知道,鱼体越小,越容易受疾病和敌害的侵袭,也越容易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死亡率也就越高。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15.
在池塘中,采用施肥繁殖天然饵料的方法,培育人工繁殖的梭鱼苗已达到生产规模。本文着重报道梭鱼鱼苗池的饵料生物与梭鱼苗的食性和生长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的划蝽(Corixid)和松藻虫(Notonecta)在鱼苗池塘中容易大量发生,是鱼苗的主要敌害生物之一。尤其是在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或分池时,鱼苗连同昆虫一起密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鱼苗受害致死,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对于这类昆虫过去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1982年6月至7月问我们在佳木斯市郊区永安渔场的夏花培育池中,采用0.5ppm敌百虫两次用药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本文中提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7,(4):29-30,F003
鱼苗下塘,进入鱼种培育阶段,由于此时的鱼苗体质幼嫩,活动能力差,容易受到病原和敌害的侵袭,以及因气候的突然变化而死亡。因此除第一讲已提及的做好鱼池清洁消毒外,在鱼苗下池前要适时培育好水质,及时消灭敌害,例如水蜈蚣等,使鱼苗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8.
高白鲑系冷水性鱼类,我们采用了水库深层流水(水库深层水水温变化不大)孵化和培育,在其生产过程中鱼卵、鱼茁的体质弱,活动能力小,容易受到敌害生物和疾病的侵袭,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到孵化和培育效果。因此,加强孵化和鱼苗培育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对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消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导致养殖失败。现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书讯     
《内陆水产》1993,(3):19-19
要将鱼苗快速培育成夏花,并提高鱼苗的存活率,须做好鱼苗下塘和鱼苗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