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多伦县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3437万元,完成京滓风沙源治理工程43万亩(其中人丁造林10.5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30.5万亩);退耕还林74.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6.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8.5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0.8万亩;义务植树174万株,“四旁”植树129万株;以“治还工程”为重点的社会造林17.9万亩;纳入公益林76.97万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宜君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措施,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积极发动全县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03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17.5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0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8.45万亩。全县植被覆盖率由1998年的79.4%提高到现在的91.8%,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36.4%提高到现在的46、4%。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共新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4.87万亩,占退耕地造林的53.6%。仅核桃就达3.8万亩。未退耕前,农民在25度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开始试点时的671.9万亩、到去年的10700万亩、再到今年的6000万亩,退耕还林经历了一个从扩张到收缩的过程。2004年,因为任务调整,高歌猛进地实施了5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也因此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年任务量缩减其实是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在今年安排的总任务中,退耕地造林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000万亩。退耕地造林的指标,“只有去年的五分之一,前年的四分之一”。为推动工程实施,国家对退耕还林参与者实行利益补偿,但按国家相关政策,只有退耕地造林才能享受生活费和粮食补助。退耕地造林任务减少,意味着今年新增的可供分配的利…  相似文献   

4.
在2001年完成东兰、乐业县退耕还林试点任务18万亩的基础上,2002年我区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工程造林任务24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各120万亩。今年又实施350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00万亩。目前,2002年度造林任务基本完成,2003年度造林也完成近50%。工程进展顺利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前期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及时兑现粮食等常规措施外,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工程建设成效,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这一目标的实现,结合广西实际,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  相似文献   

5.
1工程任务完成情况我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6年来,国家共下达我区工程建设任务共55.21万公顷(828.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72万公顷(310.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7.83万公顷(417.4万亩),封山育林6.67万公顷(100万亩)。截止目前全区实施退耕还林56.93万公顷(85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4.23万公顷(365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5.93万公顷(389万亩),封山育林6.67万公顷(100万关注重点工程新疆林业2006·3亩)。经各工程县自查和自治区复查,全区完成退耕还林合格面积51.96万公顷(779.3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68万公顷(310.21万亩,含退耕地还…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先进科技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信息档案管理,各项措施到位——自2001年开展试点以来,我区退耕还林工程有条不紊,扎实推进,至今年底已完成工程造林608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76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332万亩,给群众兑现各项补助累计9亿多元,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6,(10):8-9
“十五”期间,锡林郭勒盟林业紧紧抓住京津风沙源治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重新审视形势,调整建设思路,打基础、促发展,全力实施以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建设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空前提高。完成营造林任务633万亩,其中,封沙(山)育林194万亩,飞播造林150万亩,人工造林52万亩,林木种苗及采种基地建设4万亩,退耕还林233万亩(退耕地造林11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15万亩)。营造林面积超过了前50年之和,森林覆盖率翻了一番,“两率”平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林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以百万亩规模推进,初步实现了由林业小盟向林业强盟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灵台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至2002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11.9059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44836万亩(生态林10.95413万亩,经济林4942.3亩)、种草4576亩;协议三荒造林9.1万亩。近几年先后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并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8.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区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是国家实施“九五”规划和“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启动的第一年.伊盟机械化造林总场根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实行“两个转变”和实现“两个提高”的战略目标,年初制定了到“九五”、期末建成四个经济发展区和一个以果树为主的基础产业建设基地的“九五”规划和实施细则.一年来,通过全场职工辛勤工作,夺取了“九五”头年的开门红.1996年,全场人工造林完成2万亩(含经济林500亩),是任务的101.4%.经核查,核实率为100%,乔木造林成活率为87%,灌木造林成活率为85%;共出圃各类苗木80万株,新育苗125亩,幼林抚育共计完成11万亩次.在完成林业生产任务的同时,1996年伊盟机械化造林总场上地开发、打井上电等基础性建设相应得到发展.总场投资,职工集资完成新开发土地330亩,  相似文献   

11.
<正>多伦县位于锡林郭勒盟最南端,阴山山脉北麓最东端,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相邻,西与正蓝旗上都镇相接,南与河北省沽源县和围场县接壤,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2000年以来,多伦县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不懈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百万亩樟子松造林、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建设等一大批重点生态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2016年,多伦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76.96万亩。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全县已建立40万亩山杏林基地、20万亩高2米以上的樟子松林基地,累计经济效益达到6000万元。2011年至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王益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积极发动全区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03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4.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46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全区植被覆盖率达到40%,比1999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榆林市以退耕还林工作为核心,以“两绿”工程和种苗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市完成造林90.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8万亩,人工造林中新造林31.5万亩,补植造林24.3万亩,飞播造林3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50万株,育苗1.8万亩,新栽绿篱9.44万延长米,草坪7.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省政府将潢川县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区,当年分配造林任务4.8万亩,(退耕地造林2.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4万亩)。2003年分配退耕还林任务5.2万亩(退耕地造林2.6万亩,宜林荒地造林2.6万亩)。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22个乡(镇、场)186个村1.8万户群众参加退耕还林,两年共完成退耕还  相似文献   

15.
吴键 《新疆林业》2014,(3):13-14
自2002年以来,吐鲁番市依靠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紧紧围绕“生态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31万公顷(19.67万亩),其中退耕造林0.51万公顷(7.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0.53万公顷(7.87万亩),封育0.27万公顷(4.1万亩)。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经过全市上下各级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1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5.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3.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三门峡市的森林覆盖率由35.49%提高到42.99%,增加7.5个百分点。全市从沿黄滩涂到公路沿线,从坡耕地到荒山荒坡,到处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成片树木。据统计,退耕农户栽植生态经济林面积占总退耕面积的70%,面积达到30万亩,林下种草面积13.41万亩,产值达1462万元;林业种药面积8.67万亩,产值达1812万元。农民退耕以后,外出务工的数量和时间增多,非农经…  相似文献   

17.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4):I0002-I0002
自2000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在船山区实施,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92万亩;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93万亩,  相似文献   

18.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习称“陇东”。全市总土地面积4067.9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31.7万亩,1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463.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641.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尤为重要从1999年起,庆阳市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通过7年的努力,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8.7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66.36万亩,荒山造林204.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建设成效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新增造林地面积378.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较“九五”提高了5.3个百分点。完成陡坡地、沙化地退耕还林166.3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相似文献   

19.
承德县自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林业建设步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50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60.305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8.0万亩,飞播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29.15万亩,农田林网人工造林1万亩,采种基地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6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3万亩,匹配荒山荒滩30万亩。河北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县有林地达到32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  相似文献   

20.
彭阳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自2000年以来,六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3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5.6万亩,宜林荒山荒沟造林55.9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122万亩的108%。工程涉及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42776户,受益群众达20.53万农民,累计兑付农民退耕补助粮食和现金折合人民币3.57亿元,退耕户平均累计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