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放捕食螨对蓟马传播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烟田西花蓟马和烟草番茄斑萎病,分别在烟草移栽期和团棵期研究释放捕食螨种类、密度及捕食螨带白僵菌对烟田西花蓟马引起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斯氏钝绥螨对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略好于胡瓜钝绥螨;结合成本和防效考虑,移栽期和团棵期胡氏钝绥螨较适宜的释放密度分别为2.25×10~6头/hm~2和3.75×10~6头/hm~2;释放带球孢白僵菌的捕食螨防效低于不带球孢白僵菌的捕食螨。  相似文献   

2.
在辣椒温室大棚内释放捕食螨开展对温室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捕食螨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平均92.66%,防治效果97.3%,优于化防区。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对旱区农作物保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证明,无论是烤烟还是玉米,土壤含水量都是随着保水剂的提高而升高,保水效果显著。当土壤中保水剂在0.05% ̄1%范围内,烤烟的移栽缓苗期提前,玉米出苗期与对照相同,出苗率,株高,干重均有一定程度增长;而保水剂达3%,缓苗期及出苗期均延长,其它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棚室番茄植株上主要害虫为烟粉虱和蚜虫;巴氏钝绥螨和胡瓜钝绥螨均对烟粉虱虫口密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控害持效期50 d左右。2种捕食螨、2个释放密度对烟粉虱的控害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巴氏钝绥螨控害作用略强于胡瓜钝绥螨。烟粉虱种群时间生态位宽度值为捕食螨释放区大于空白对照区,化防区最低,其值仅为0.5818;表明化防区目标害虫虫口数量在时间系列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种群波动幅度较大,有暴发成灾的可能;而生防区害虫种群变化较稳定,不易成灾。烟粉虱种群空间生态位宽度在各处理区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苗期田间管理1.玉米出苗后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多留5%的计划苗,以利多次拔弱株,提高整齐度。2.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当土壤墒情足时,在出苗前用40%乙阿合剂每亩200~250毫升加50~60千克水喷洒地面。3.防治苗期蓟马、黏虫、棉铃虫、地老虎等虫害亩用氯氰菊酯100毫升+氧化乐果75毫升加水30千克喷雾。  相似文献   

6.
初步研究了网室及烟田条件下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网室中烟株上烟粉虱大量发生时,释放丽蚜小蜂能有效控制烟粉虱的数量增加,放蜂27天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达到99.5%以上,防治效果明显;烤烟大田释放丽蚜小蜂8天后,防治烟粉虱有初步效果,放蜂20天后虫口减退率达到32.0%,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宁夏露地葡萄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于201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各项聚集度指标、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x2)检验及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看,蓟马在露地葡萄上整体呈聚集分布,但田间南、北方位无差异。以虫态来说,在整个葡萄生育期均以成虫危害为主,尤其在种群迁移发展阶段5月26日左右成虫虫口数量达到高峰,虫口密度达到339头/株;若虫也从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持续增加达到高峰,最高虫口密度达到了199头/株,之后若虫消退,但一直以成虫危害为主。从虫口量比例和有虫株率看,蓟马种群的空间分布,都有从植株中层向上下层转移为害的趋势,施药时可在虫口集中部位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8.
经过二次的防治,榕管蓟马的数量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榕管蓟马的虫源基数,对榕管蓟马种群全年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次的防治,榕管蓟马的数量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榕管蓟马的虫源基数,对榕管蓟马种群全年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降低草莓上的农药残留、防治草莓病虫害,上海市奉贤区经多年试验,研究出草莓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通过高温闷棚、施用微生物菌肥、选用脱毒草莓苗、沟内铺稻草、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可减少草莓炭疽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几率;通过种植葱蒜,使用银灰地膜、黄板、蓝板,释放捕食螨等措施,可降低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的虫口数量,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