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组成型表达载体pMG36e电转化乳酸乳球菌ML23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乳酸菌电转化的最适条件,提高电转化效率,本试验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型质粒pMG36e为载体,以乳酸乳球菌ML23为受体,利用电转化方法研究了受体菌株的生长状态与细胞壁处理方式、质粒浓度、电场强度、复苏培养基组成与复苏培养时间、受体菌株的限制修饰作用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甘氨酸和0.5 mol/L蔗糖的MRS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胞,在电场强度11.0 kV/cm、电阻200Ω、电容25μF下电击转化,转化后细胞在SMRS培养基中培养2 h,获得了较高的电转化效率。采用受体菌株修饰的质粒进行电转化,转化效率又提高了15倍以上,达1.05×105CFU/μg DNA。  相似文献   

2.
王娜  李滢  汤晖  王子玉  杨海侠  张利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05-5106,5328
[目的]探讨外源DNA导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2.558的电转化条件,初步确立提高其转化效率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电转化的参数,将已构建好的转化载体转化至酿酒酵母2.558的感受态细胞中,对影响电转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采用对数生长中期菌体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在质粒DNA加入量为1μg、电场强度为1.8 kV/cm、电阻为225Ω、用复苏缓冲液Ⅱ进行复苏培养的条件下,电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2.558的最优电转化条件,为其遗传改造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野生型罗伊乳酸杆菌的高效电转化方法,为乳酸杆菌工程菌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酸锂(LiAc)和二硫苏糖醇(DTT)对不同浓度(0.5×109,1.0×109,2.5×109,5.0×109,10.0×109 mL-1)的罗伊乳酸杆菌分别预处理0,10,20,30min,制备罗伊乳酸杆菌感受态细胞,用于电转化,采用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阳性转化子,建立罗伊乳酸杆菌高效电转化方法。【结果】罗伊乳酸杆菌转化效率随LiAc和DTT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细胞密度的升高而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罗伊乳酸杆菌电转化的最佳菌体浓度为10.0×109 mL-1,LiAc和DTT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0min,在该条件下转化效率达(32.60±7.12)×107 cfu/μg,比未经LiAc和DTT处理的细胞转化效率高104倍以上。【结论】建立了罗伊乳酸杆菌高效电转化方法,电转化的最佳菌体浓度为10.0×109 mL-1,LiAc和DTT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转化法将含有kanr基因标记的EZ::Tn 5转座子插入到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的基因组中.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 400 V条件下,供试的烟草野火病菌菌株SMX 006及WT 4的电转化效率分别为0.8×103,4.2×103 cfu·μg-1 DNA.转化电压下降至1 800 V时,WT 4菌株的转化效率也随之下降至1.64×103 cfu·μg-1 DNA.对转化子进行kanr筛选以及特异性PCR鉴定,表明Tn 5可以稳定地插入到受体菌的基因组中.对烟草野火病菌SMX 006的Tn 5插入突变体进行了多次致病性﹑运动性和胞外蛋白酶活性测定,从中获得了2个致病力明显减弱的突变株(H 028,H 029)、1个运动能力明显减弱的突变株(H 028)、1个运动能力丧失的突变株(H 029)、1个产胞外蛋白酶能力明显减弱的突变株(H 046),以及1个胞外蛋白酶缺失的突变株(H 045).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研究苜蓿中华根瘤菌电转化的条件,通过对不同的细胞生长周期、复苏缓冲液、电转缓冲液、电场强度和电阻对电转率影响程度来作出变化曲线,以确定电转化的最优条件,从而提高苜蓿中华根瘤菌电转化率.结果表明细胞的对数生长初期、复苏缓冲液Ⅴ、电转缓冲液Ⅳ、23 kv/cm和200Ω适合作为苜蓿中华根瘤菌电转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海栖热袍菌电转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参数即不同的方型电脉冲参数、指数衰退型电脉冲参数和高电压电击参数对海栖热袍菌感受态细胞进行电转化,得到的转化子进行PCR验证。[结果]试验中发现以150V的低压方形电脉冲,室温厌氧条件下电击25ms、1次,有利于T.maritima MS8的转化,但这种以整合质粒进行的转化效率极低。[结论]为提高T.maritima MS8的基因转化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彭静静  蒋钰瑶  周庆  王未未  邵蔚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64-17766,17777
[目的]对海栖热袍菌电转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参数即不同的方型电脉冲参数、指数衰退型电脉冲参数和高电压电击参数对海栖热袍菌感受态细胞进行电转化,得到的转化子进行PCR验证。[结果]试验中发现以150 V的低压方形电脉冲,室温厌氧条件下电击25 ms、1次,有利于T.maritima MS8的转化,但这种以整合质粒进行的转化效率极低。[结论]为提高T.maritima MS8的基因转化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意大利蜂的联合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摄入法、触杀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V(阿维菌素)∶V(吡虫啉)=1∶17]对意大利蜂(Apism elliferaL.)的毒性。结果表明,摄入法处理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24 h对意大利蜂的LC50分别为0.252 0 mg/L、5.066 7 mg/L、1.222 1 mg/L,48 h对意大利蜂的LC50分别为0.047 3 mg/L、1.787 8 mg/L、0.814 9mg/L。触杀法处理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及其组合24 h对意大利蜂的LD50分别为0.001 7μg/头、0.054 9μg/头、0.025 6μg/头;48 h对意大利蜂的LD50分别为0.001μg/头、0.027 4μg/头、0.020 7μg/头。24h、48h胃毒联合系数K分别为2.010 3、0.720 3,24 h、48 h触杀联合系数K分别为0.782 7、0.536 4。上述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混配后对意大利蜂的毒性属相加作用,无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条件下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麻醉剂2-苯氧乙醇浓度(50、100、200、400、600、800、1 000μL/L)、暴露时间(2、4、8、12、16、32 min)和溶解氧浓度(4、8、12、16、18、22 mg/L)作为参考指标,研究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9. 91±0. 31) g]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麻醉时间与麻醉浓度呈负相关,复苏时间与麻醉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200μL/L,扁吻鱼幼鱼的呼吸频率在初期会下降,随后上升并维持在11次/10 s,当浓度≥400μL/L时,呼吸频率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下降,直至休克。当浓度为800和1 000μL/L时,幼鱼可在3 min内麻醉,并且在5 min内苏醒,因此,扁吻鱼幼鱼的最适麻醉浓度范围为800~1 000μL/L。在高浓度麻醉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幼鱼的复苏时间减短,当暴露32 min时,幼鱼仅(100. 51±10. 60) s就可以复苏(P 0. 05)。不同氧浓度下,幼鱼的复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12 mg/L最低只需(129. 00±36. 50) s,22 mg/L最高需(406. 33±53. 20) s,是12 mg/L的3. 15倍(P 0.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