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春梅  贺玉龙  任挺  覃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91-22693,22696
结合绵阳市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00~2009年绵阳市的生态足迹,分析在此期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对绵阳市经济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测度绵阳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9年绵阳市生态足迹平均为1.192hm^2/人,生态承载力平均为0.5803hm^2/人,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2.05倍;近10年生态赤字逐年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3%。对绵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表明绵阳市经济发展模式已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对城市生态系统耗散系统的熵演变分析,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运用信息熵构建了延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析了2009-2015年间变化对延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延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在2009-2015年,延边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需求逐渐增大,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城市生态系统内部不断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由于积极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促使城市代谢功能增强,延边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持力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的协调性和活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方法】本文基于能值理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rcGis软件分析2016年山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区域差异。【结果】①2016年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据主导地位,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过大;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资源储量的差异,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在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的能值指标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③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来看,忻州市对外经济贡献最大,晋中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运城市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状况最好。【结论】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开发潜力较大,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系统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能值方法对大悟县2000~2002年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该系统中环境负载率、能值自给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的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2年大悟县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分别为81.33%、78.79%、75.35%,说明系统对外界环境依赖性低,经济安全性高;可持续发展指数由2000年的0.54变为2002年的0.41,表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系统的环境负载率从2000年的10.05上升到2002年的10.55,表明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较大,应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曾旭  姚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98-4801,4853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从能值来源、能值经济、资源投入产出、环境压力、综合指数5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0年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能值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资源基础相对雄厚,但系统能值产出率持续降低,环境负载率由8.94上升到18.76,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从1.33下降到0.33,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阻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从不可更新资源的合理利用入手,提高资源能值利用效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从而不断提升城市循环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1995—2009年间西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推动下由1995年的极度失调状态发展到2009年的弱度协调状态。(2)生态子系统对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变化有抑制作用。1995—2009年15年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现出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该子系统协调度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本区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中亚  付梅臣  孟燕  郭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67-14569,14571
采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系统生产优势度5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安市能值投入与产出均处于上升态势,能值投资率不断上升,但净能值产出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同时随着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加大,环境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各组分的构成情况及能值演替的基本趋势,应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定量分析西藏林芝地区2006-2010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结果表明:西藏林芝地区2006年农业总投入能值为2.29E+20sej,总产出能值达1.74E+20sej,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25;2006-2010年农业总投入能值呈急速上升趋势,总产出能值则缓慢上升,可持续发展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林芝地区的农业发展已由可持续逐渐向消费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转变。林芝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是一种消耗高、产出低的发展模式,资源浪费较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  相似文献   

9.
能值分析法为如何分析和评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其指标体系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测算提供了定量方法.根据2013年数据,计算出宁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环境资源、辅助能值等投入和能值产出,以及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环境能值对宁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较高,能值自给率高,能值投资率和能值产出率较低,农业发展还处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择和创建能值指标评价体系,从自然和经济生态观角度对浙江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结果表明,莫干山风景区2008年能值应用总量为9.90 × 1018 J,输入能值9.14 × 1018 J,输出能值7.58 × 1017 J,经济收入和反馈分别为6.15 × 1018 J和3.75 × 1018 J,净经济效益率为53.22%,生态产出率29.27,环境负载率为12.01,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值指标为0.84。研究证明,莫干山风景区开发历史较长,基础能值积累较多,长期保持适度的经济反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环境负载率较高,旅游业对系统压力逐年加大。因此,今后要从扩大莫干山风景区地域范围,适度控制游客人数,创新旅游模式,实现多种能流有序流动入手,实现系统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