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浙江省金华县是淡水鱼产区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有关部门协助解决。一是成鱼塘污泥淤积严重。近几年来,该地区淡水鱼连年增产,但由于忽视了保护、清理工作,鱼塘  相似文献   

2.
晓杰 《河南水产》1998,(4):21-21
搞好鱼塘冬季整修与消毒,是改善鱼塘环境条件,杀死病原体,减少鱼病发生,提高鱼类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1 鱼塘整修“四改法”:①改小塘为大塘,加宽塘埂或合并小塘,使水面宽阔,溶氧充足,增加单位面积的放养量。②改浅水塘为深水塘,排干塘水,深挖并担走淤泥污物。加深鱼塘或加高塘埂,增加储水量。挖出的塘泥还可作肥料。③改漏水塘为保水塘。堵塞鱼塘漏洞缝隙,使其保水、保肥。④改死水塘为活水塘。整修鱼塘的排灌渠道,确保鱼塘常年排灌自如。  相似文献   

3.
鱼大夫     
土耳其某地有个“鱼塘医院”,这里有许多擅长治皮肤病的“鱼大夫”。当病人进入池塘后,首先有一批小鱼前来吃掉皮肤表面的痂皮,把伤口清理干净。然后又会有一批小鱼,不断地撞击伤处进行按摩。最后一批小鱼负责清理皮肤。“鱼大夫”代代相续已有200年了。  相似文献   

4.
LLB型螺旋式离心泵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LB型螺旋式离心泵,是运用两相流理论和螺旋、离心的原理研制的新型结构杂质泵。经过多行业几年的生产应用证明,该泵具有良好的无堵塞、不损伤性能,并且与普通杂质泵相比还拥有强制进料无过载、恒定高效耗能低、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泵用途广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是水产、化工、轻工、环保、矿产等行业水力抽送固体物料、长纤维杂质和各类高浓度、高粘度浆料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5.
在池塘养鱼中,淤泥对塘底底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淤泥会对池塘养鱼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对鱼塘淤泥的来源、作用、危害、清理方式及处理技术做一概述,以期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传统水产养殖方法容易造成养殖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脆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害多发、养殖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弊端,通过本试验项目的实施,摸索出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态水产养殖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的选择及处理本试验选择10口鱼塘,面积32亩,池塘水深1.2~1.8米。于3月1日开始进行鱼塘清理,4月12日用1克/米3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4月底投放鱼苗,5月底投放河蚌。  相似文献   

7.
1998年,石首市水产局抓住养鱼冬闲季节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对水毁鱼塘与老鱼塘进行冬修,有效地保证了来年养鱼的增产增效。他们对水毁鱼塘按防洪标准,保证高质量修复,以免再次造成“塘垮鱼跑财源空”。1998年汛期一些鱼塘“水毁”,主要教训是大多无...  相似文献   

8.
基于活水鱼塘的资源利用进行了物理研究、数学分析与地理分析.在物理上通过对活水鱼塘的承压与鱼塘流水动力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倾角等参数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分析使活水鱼塘达到最大利用效果的塘形、与流水参数组合方式.虽然由于实验条件、时间、模型理论化等因素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仍为提高鱼塘资源的利用效果提供了方法与依据.在地理分析上,从鱼塘承水面类型、鱼塘水量平衡和流体改造、活水鱼塘区域规划对活水鱼塘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活水鱼塘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方法以及区域活水鱼塘分布的合理规划方式,与利用活水鱼塘进行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可能性与针对性方案,以及活水鱼塘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优势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选用晚稻秧田育苗、戍鱼塘套种,能解决目前养殖专业户缺少苗种的难题,既可节约水面,又能培育出体质健壮的鱼种。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罗开和 《科学养鱼》2002,(10):24-24
为了探索池塘养殖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底进行一池双茬养殖土塘虱(土鲶)和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的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鱼塘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一口靠近水渠边的鱼种塘,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鱼塘水源清新充足,进排水方便,塘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塘修整及清塘4月底排干塘水,清除塘边杂草,细致检查塘堤漏洞并堵塞好以防逃鱼,然后按每亩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三天后回水至50厘米,放水进塘时用密网布过滤防止野杂动物入塘。3…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7,(2):26-28
鱼生活在水中,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又经常受到细菌和寄生物的侵袭,因而导致鱼生病的原因亦就很多,如鱼的体质不健壮抗病能力差;操作粗糙使鱼体受伤细菌侵入;鱼塘长时间未清理消毒或清塘不彻底;鱼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不适当;投喂了腐烂变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2.
宋阳 《河南水产》2004,59(4):17-17
鱼塘中后期水质管理的标准是:水质清新,肥度适宜,池水呈黄褐、油绿、草绿带黄色,透明度20~40cm,无油膜,不形成水华,无腥臭味。即所谓的“肥、活、嫩、爽”。依据笔者几年的亲身实践,做好鱼塘中后期水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六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3.
鱼塘经过一年的利用,底部积存了大量淤泥、腐殖质、病菌、寄生虫和敌害,对鱼类生长不利。因此要年年清整。可用人挑、泥浆泵向鱼塘外排放泥浆的方法清掉大部分塘泥,同时加固塘基。清塘的作用是:1、增加肥力。塘底经冰冻曝晒,土质疏松,改善了通气条件,有利于好氧细菌的分解活动,使腐殖质转化为营养物质,使瘦塘逐年变肥。2、扩大容量。清除了底部淤泥,修补堤埂,堵塞漏洞,减少渗漏,提高了蓄水保水能力,放养量也可以相应增加。3、减少病害。清塘可杀灭病虫害,减少了鱼类的病害和竞食者。4、养种结合。利用池坡、池底冬种青饲绿肥,扩大饵料来源。5、为农田提供优质有  相似文献   

14.
<正> 离心泵在渔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用户更好地使用它,笔者在此介绍一下离心泵的使用常识及故障分析,供参考。 1 离心泵的正确使用方法 1.1 开机前的准备 为确保水泵的安全运行,开机前应做必要的检查。 1.1.1 用手慢转联轴器或皮带轮,观察水泵传动是否灵活、平稳,泵内有无杂物,轴承运转是否正常,皮带松紧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15.
鱼塘的健康养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鱼的种类以及鱼塘的面积大小等,同时,鱼塘水体中的细菌对鱼类存活更是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对徐州北郊鲫鱼鱼塘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及致病菌对鲫鱼存活状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补充完善我国鱼塘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的物种资源及鱼塘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旨在进一步实现鱼塘的科学管理。水样采集于夏季6月份,为鱼病频发季节,气温与水温相对较高,鱼塘中细菌数量多。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鲫鱼鱼塘水体中细菌的总DNA进行提取,经过PCR扩增并依据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发育学研究,最后获得水体中细菌物种的组成。它们分别为崛越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orikoshii)、Aeromonas punctata、Bacillus thaonhiensis、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印度芽孢杆菌(Bacillus indicus)、Fictibacillus phosphorivorans、Enterobacter soli、Bacillus aryabhattai。经检测其中Aeromonas punctata、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及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为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鱼塘施肥,一般分成施基肥和追肥两种。对于瘦水池塘或新开挖的鱼塘,池底缺少或无淤泥,水中有机物含量低,水质清瘦。为了改善底质,使之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并不断地向水中释放,以提高池水的生产力,必须施放基肥。  相似文献   

17.
广东番顺县桂洲公社利用当前青草生长茂盛季节,实行定人、定时、定任务割草,做到每天都有草投塘。在育蚕区及水网地带,除定期定量清理蚕屎、牛粪、猪粪落塘外,还利用水生植物水浮莲、水仙、老鼠耳等绿肥,大搞塘头发酵饲料,利用塘泥大制土玉麸、发酵饲料。10亩以上的鱼塘每塘控两坑,实行轮流沤发酵饲料,轮流交替落塘。  相似文献   

18.
1、鱼塘清整与消毒 1.1鱼塘清淤 使用多年的养殖池塘,池底往往沉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这些有机废物经腐烂、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因此,当淤泥沉积到一定厚度时,必须及时清除。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害发病率的上升与池底淤泥不及时清理有一定关系。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可大大降低侵袭性病害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这样既使水体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满足水产养殖生物对天然饵料的需求,又可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场所和细菌密度。因此,每年对鱼池清整时,必须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花都养殖塘鱼化学中毒事件 花都区某鱼塘短时间内出现鱼类大量死亡事件。事故鱼塘水呈浅黄色,死鱼为草鱼、鳙鱼、鲢鱼和生鱼。事故鱼塘东侧为一水塘,水塘上游为某工业区的污水池.其中水塘与污水池之间的蓄水坝已冲塌;事故鱼塘南面与之相邻的另一鱼塘未发现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20.
湛江养殖户陈先生,承包了50多鱼塘,还经营了十几年渔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病害防治技术。有渔民向陈先生反映,其养殖的罗非鱼鱼塘里每天都发现一、两百尾死鱼,持续了好几天。陈先生经过现场检测,发现该鱼塘养殖密度过高,而且久未清塘,水体调节处理方法不科学,导致鱼塘亚硝酸盐和氨氮升高,引起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