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天气寒冷,极易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笔者特从饲养技术、保温防寒、日光照射、通风设施、环境条件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便延长产蛋高峰,确保广大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1 注意保温防寒 通常情况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8℃.如果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量明显减少.因此,必须加强鸡棚的保温防寒措施.最好将鸡舍温度控制在8~13℃.具体可采取生火炉、堵塞墙壁漏缝或利用电暖器等设施来提高鸡棚温度,保证鸡群对温度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处于高寒地区,寒冷期达半年之久。一般母鸡产蛋都集中在上半年,到冬季急剧下降。影响产蛋的原因,除品种外,主要是气温,还有营养、光线、通风、湿度等。实践证明,鸡舍的适宜温度是13℃左右,如果鸡舍温度达到25~29℃时,产蛋将下降;低于5℃时,也会影响产蛋;低于  相似文献   

3.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产蛋影响很大,常导致鸡群产蛋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休产,下面谈谈能使蛋鸡冬季多产蛋的措施。1保持舍温适宜蛋鸡产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15℃,当温度低于7℃时,产蛋开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低于0℃时产量显著减少,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①入冬前将鸡舍门窗及墙的漏缝封好,防寒风和“穿堂风”流入鸡舍;②气温过低时,可在舍内用火炉或火炕升温,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③带有运动场的可在运动场上搭塑料大棚,高…  相似文献   

4.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产蛋鸡影响很大,常导致鸡群产蛋率大幅下降,甚至休产,只有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才能使蛋鸡冬季多产蛋。1保持舍温适宜蛋鸡产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15℃,当温度低于7℃时,产蛋开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①入冬前将鸡舍门窗及墙的漏缝封好,防“穿堂风”流入鸡舍;②气温过低时,可在舍内用火炉或火炕升温,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③带有运动场的可在运动场上搭塑料大…  相似文献   

5.
蛋鸡从48周至淘汰称为产蛋后期,是鸡群生产性能平稳下降的阶段,这个阶段鸡只体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蛋重增大、蛋壳质量变差,且脂肪沉积,易患输卵管炎、肠炎,所以此阶段管理也不可忽视。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良好发挥直接影响养殖户的收益水平,在产蛋后期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调整饲料营养1.适当降低日粮营养浓度。降低日粮营养浓度,防止鸡只过肥造成产蛋性能下降,加大杂粕类原料的使用比例。若鸡群产蛋率高于  相似文献   

6.
冬季天气寒冷,且昼夜温差较大,鸡群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常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或突发疫情现象,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需要加强鸡舍及鸡群管理,给鸡群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使鸡群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温较低,鸡群免疫力下降,尤其是产蛋鸡群,要确保相应的营养标准,以维持产蛋和自身的生理需要,同时要保持体温,抵抗外界的寒冷.提出了冬季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即一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严防“贼风”进入鸡舍;二要协调好通风保温的关系,确保环境温度稳定;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落实到位;四要合理调整鸡群,确保鸡群整齐度.  相似文献   

8.
张强  邵磊  张晓思 《山东家禽》2013,(12):24-26
产蛋鸡群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13~25℃,随着冬季气温的不断降低,如何保证鸡群低温下的高生产性能是养鸡业者冬季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冷空气频繁到来,气候寒冷,产蛋鸡群很容易受冻,产生冷应激。冷应激极易造成鸡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同时诱发呼吸道疾病,影响生产性能,若舍温过低,还会冻伤鸡冠、肉垂和鸡爪,严重的甚至造成鸡群停产乃至死亡。因此,在寒冬来临前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和通风等工作,防止鸡群发生冷应激,保证鸡群顺利过冬。本文从什么是冷应激、对产蛋鸡群的危害及如何防控的角度,阐述冬季如何防控冷应激,确保产蛋鸡群发挥有效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蛋鸡群渡过炎热夏季后体质有所下降,进入秋季,气候转凉,蛋鸡群的采食量逐渐增加,此时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蛋鸡群体质恢复,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1防止应激夏季一过,天气逐渐变冷,夏秋季过渡时,鸡群极易发生冷热应激,从而改变产蛋周期。此时,养殖户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创造一切条件来保障鸡群的高产稳产,并尽量延长产蛋高峰期。鸡舍及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惊吓、转群、捉鸡等可能的应激发生,防止鼠害、其他家养动物如猫、狗等冲入鸡舍而使鸡群受到惊吓,解决因通风温度下降和密闭空气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饲料加工车间应远离鸡含。临近秋末要注意鸡舍入冬后的防寒保暖,搞好设施维修。做到有备无患,不致因气温突然下降而过分降低母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10.
<正>炎热夏季,当鸡舍温度超过30℃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中暑死亡,必须做好鸡群的防暑工作。处于中暑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蛋壳变薄,蛋白变稀,软壳蛋,破壳蛋增多;张口呼吸,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度增加;精神萎糜,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1鸡舍遮阳把鸡舍屋顶和墙壁的外侧涂成白色,以反射热量,在鸡舍屋  相似文献   

11.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夏季炎热易给鸡群造成强烈的热应激,使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性能下降、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调整饲料配比,满足营养需求,供给清洁凉爽饮水,改变饲喂时间与方式、调整鸡舍环境、清除料槽残料以及清洁水线以及疾病防控等措施,进而减少蛋鸡因高温环境而引起的产蛋性能下降及死亡,从而为鸡群营造一个清凉、舒适的生长环境,以期提高蛋鸡在夏季的产蛋性能与抗病能力,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月禽病速报     
《北方牧业》2012,(2):21
正河北地区蛋鸡:由于天气寒冷,温度变化频繁,多数产蛋鸡鸡舍保温性能较差,导致鸡群发生感冒。初期鸡群采食量、粪便无明显变化,仅表现产蛋时间延迟,个别有白壳蛋。此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病可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粗心大意的养殖户未及时发现病情,导致疾病继续发展,鸡群发呆、乍毛鸡增多,个别鸡咳嗽、喷嚏、流鼻液,排白、绿色稀便,产蛋率明显下降,有软壳蛋、  相似文献   

15.
薛玉霞 《畜牧市场》2010,(12):35-35
一、保温通风 1.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当温度降到13℃以下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  相似文献   

16.
蛋鸡最适宜温度18℃~25℃,如温度降到13℃以下时,则产蛋率开始下降;低于7℃时体质量下降;当温度低于4℃,鸡的活动迟钝,产蛋率明显下降或停产.同时,冬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果不能精细饲养管理,及时查缺补漏,做好防疫,随时有可能导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1 防寒保温是管理的重点 冬季气温低,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不同保温条件的鸡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要防止贼风侵入而造成应激.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环境是保证鸡群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条件,夏季蛋鸡舍通风降温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因为高温能够严重影响蛋鸡饲料摄入量和饲料转化率、增重以及产蛋性能等,甚至导致死亡.产蛋鸡生产的最适温度是18~23℃.当温度升高到30C时,其采食量约为18℃时的80%,35℃时下降至60%.此时的营养摄入已不能满足快速生长和高产蛋率的需求.环境的调控就成为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和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产蛋鸡群生产的适宜温度是15℃-25℃,湿度在60%~70%,在此条件下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发挥最好.如果气象条件急剧变化,夏季超过27℃,其蛋重就开始下降,30℃时产蛋数、受精率、蛋重下降,蛋壳厚度迅速降低,鸡群死亡率增加,37℃时产蛋急剧下降,温度超过43℃以上,时间超过3小时,母鸡开始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