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是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从生态学视角看,区域旅游是由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发展环境等不同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引入生态位相关理论,从战略、路径和保障3个层面系统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从作为决策导向的战略层面提出生态位错位发展的差异化战略、生态位泛化发展的多元化战略和生态位特化发展的专业化战略等5大战略;从作为具体实施对策的路径层面提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合理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共建、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及设立区域旅游联盟网站等5大对策;从作为支持系统的保障层面提出建立制度化区域协调机构,设立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利益分享、补偿、约束与监督两大机制。  相似文献   

2.
金姝兰  金威  章新传  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76-16479
笔者以研究区域内旅游地的系统空间关系和发展策略为目的,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基于数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江西省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演绎旅游城市空间等级模式,通过错位、扩充、泛化、特化、优化等生态位策略,扩展核心和极点城市旅游生态位的宽度,拓展轴线,构建旅游网络,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结合区域特点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根据评价结果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以旅游大省海南为例,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潜能值和满意度研究,从旅游视角出发选取25个指标构建游客评价体系,评价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景区等部分生态设施满意度高;城市生态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游客在海南的旅游体验影响大;节能、环保和技术创新运用方面尚有较大改善潜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1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2加强景区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3改善城市与景区卫生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高效率利用可再生资源,支持和鼓励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4.
左志莉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2-9114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之中。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南宁市城市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近7年来南宁市不同系统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7年,南宁市生态位总体上呈波浪上升的趋势;环境生态位呈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变化比较平缓;社会生态位除2005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经济生态位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类型,具有开发和保护的双重属性。基于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CNKI和WOS中“生态旅游开发”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发文数量呈倒V型,2010到达顶峰,整体增长缓慢,而西方则呈指数级增长;国内研究内容聚焦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保护、开发模式以及产业扶贫功能的研究3个方面,西方文献则聚焦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评价与开发和社区居民参与3个方面;国内研究前沿为乡村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西方则聚焦生态效率、碳排放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发现旅游生态位是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多维度概念.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研究其旅游生态位,从旅游市场角度提出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分离和旅游生态位创新等张家界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妍 《甘肃农业》2020,(4):35-39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对旅游生态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诠释,并从研究主题、性质、研究重点内容三个方面对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差异。同时,对旅游生态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经济性、多样化的服务性、相互关联性、脆弱性等特性及内部与外部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旅游生态内涵的诠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理论和旅游理论的丰度与广度,也为全域旅游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苏娜  彭香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148-15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旅游生态位理论主要用于省内或省际城市等大地理空间,鲜见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跨界旅游区内景区之间竞争量化的研究。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立跨界旅游区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构建其旅游生态位评价模型,并对武功山范围内萍乡、宜春和吉安三大景区的生态位宽度及其重叠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萍乡武功山、宜春明月山、安福武功山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326 3、0.451 6、0.222 1,三大旅游景区相互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数值均高于0.95,处于近乎完全竞争的状态。提出基于生态位的武功山脉旅游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管涔山寒温性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林下灌、草层优势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在32个植物物种的496个种对间的关联中,负关联的种对数比正关联的种对数多,说明林下植物的演替更新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种对间的正关联或正相关是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而种对间负关联或负相关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的显著率比Pearson相关系数高7.26%,表明前者比后者的灵敏度更高,二者配合用于生态位分析可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
赵玉飞  柯剑鸿 《农学学报》2015,5(3):122-127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等四个方面对其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柱县发展山地现代农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威胁;提出山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思路、布局及以重点采取从政策支持、载体工程建设、物质支撑、科技人才支撑、市场竞争力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对农业提质增效;建议今后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特产型”农业和“健康生态型”农业相结合,重点依托本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无污染农产品,结合打造宜娱、宜居、宜养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城市,走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