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红枣裂果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临县降水量579.6mm,比正常年景高出110mm,特别是9~10月红枣成熟期连续降雨,全县红枣裂果非常严重。对此,我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提出减轻裂果的几点建议。1调查结果1.1枣裂果与品种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枣裂果与品种关系很大,引进品种如骏枣、梨枣、赞皇枣全部裂果,裂果率100%;普通木枣裂果也很严重,裂果率为82%;晚熟品种冬枣和木枣优系牛心枣裂果较轻,裂果率分别为61%和62%;早熟品种曲峪大蜜枣不裂果。其原因是早熟品种可避开连绵秋雨,晚熟品种在最易裂果的白熟期也避开了这个季节。1.2裂果与栽培管理的关系调查品种为木枣,对正…  相似文献   

2.
8月中下旬常有连阴雨天气。此期间,枣果接近成熟,是会常常发生枣裂果的时期。枣裂果是一种生理病害,裂枣的果皮开裂后,易导致果肉腐烂变酸,失去食用价值,枣生产者的收益必然会受损失。1枣树裂果种类  相似文献   

3.
枣裂果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裂果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在北方枣南移后最易发生。果实近成熟时,如连日阴雨,果面即开裂,果肉外露,腐烂变酸,最终失去食用价值。常见的枣裂果品种有临汾团枣、晋枣、灰枣、金丝小枣、薛城冬枣、阜平大枣、辣椒枣、紫枣等。笔者通过多年对枣裂果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总结如下。(1)发病特点枣裂果主要有2种类型。第1种为早期裂果,多由日灼引起。一般出现较早,多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发病枣果多为早期第1批坐的枣果,裂果部位出现在枣果的向阳面,在枣果背面尚未见裂果现象出现。第2种为后期裂果,这类裂果…  相似文献   

4.
枣成熟期遇雨容易发生裂果,引起微生物侵染、发霉浆烂,以至失去商品价值。例如金丝小枣产区常年裂果浆烂率约占15%左右,成熟期多雨的年份,高达50%左右,河北省主栽品种婆枣一般年份裂果率在70%上下,个别年份达100%,山西省的板枣,在原产地秸山县烂枣损失常达30%~50%。高中山等(1987)报道,临汾团枣1985年在原产地裂果率竟达94%。我国南方因枣果成熟期多雨,裂果威胁使红枣生产受到限制,转向裂果前采收的膏枣生产。为解决枣的裂果问题,近年来我们以及其它不少单位对枣裂果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现综述如下。1裂果原因 枣裂果原因有两个:一…  相似文献   

5.
裂果是我国枣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果实发育过程中一种生理性病害,裂果会导致枣果商品价值严重降低,给枣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该研究主要从枣裂果的类型、枣树品种、果实解剖结构、矿质元素含量和分布、果皮性能、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等方面对裂果机理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生产中枣裂果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枣果实成熟期遇多雨天气,会发生枣裂果;在枣的成熟后期,如果再遇连阴雨天,降雨量大,则会发生严重的枣裂果。裂枣受外源微生物的侵染,则会导致腐烂,造成损失。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问卷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临猗县现代农业鲜枣示范区(庙上)冬枣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及影响冬枣好果率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临猗冬枣虫害主要有枣园桃蛀果蛾、枣园朱砂叶螨,两者皆是危害枣树栽培的主要虫害;病害主要有枣黑斑病,枣炭疽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症等。其中枣裂果症,虽然是生理性病害,但是临猗冬枣的裂果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冬枣的好果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充分分析临猗冬枣裂果症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临猗冬枣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枣裂果的原因及近年来防裂果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用搭遮雨棚防枣裂果技术,对解决枣在采收期遇雨裂果的问题,有效降低裂果率,提高果品质量,进而为枣农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以金丝小枣、梨枣、骏枣和四不像枣为试材,采用人工浸泡诱裂法,测定分析了全青期、泛白期、半红期和全红期4个成熟阶段的裂果率、裂果指数、水势和吸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红枣的成熟发育,裂果敏感性增加,半红期最易裂果,裂果率为四不像枣金丝小枣骏枣梨枣。成熟期的吸水率变化与裂果发生呈正相关,吸水力强的品种易裂果。成熟期水势下降,与裂果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枣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壶瓶枣、黑叶枣和郎枣裂果及其果实的生理、机械力学性质和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品种裂果发生从白熟期开始,而后,随着果实的成熟,裂果敏感性增加.这与枣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水势下降、果皮韧性降低有关.壶瓶枣最易裂果,其次是黑叶枣,再次是郎枣,三个品种在同一时期裂果敏感性的差异与它们的果肉弹性、可塑性有关,与它们之间的水势、可溶性糖含量以及 K、Ca、Mg 含量无关.容易发生裂果的壶瓶枣和黑叶枣果皮角质层比不易裂的郎枣薄,其厚度依次为:6.81μm、6.41μm、8.28μm.  相似文献   

11.
大马牙枣是早熟鲜食枣品种,成熟期遇雨裂果现象严重,连续降雨3天,裂果率高达85%以上,采取春暖式大棚进行避雨栽培,能有效解决裂果现象的发生,裂果率控制在1%以下,还能提前10~15天成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介绍了避雨棚栽培大马牙枣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无棣县位于鲁北平原、渤海之滨,是著名的"中国枣乡",栽培枣树历史悠久。但金丝小枣存在结果晚、果实小、果形繁多、易裂果等问题,造成枣业效益低。通过引种鲁枣5号,提高鲜枣、干枣的品质及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促进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13,(9):43-43
裂果是枣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一般年份裂果浆烂率达15%左右,成熟期多雨的年份,高达50%~80%。易裂果品种一般年份裂果率在50%~70%,严重年份达95%以上。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枣裂果的原因枣果在接近成熟时含糖量增高,渗透势降低,吸水  相似文献   

14.
正沧州是我国主要枣产区之一,受秋季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成熟期前后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果浆烂现象,一般年份裂果浆烂率达15%左右,成熟期多雨年份高达50%~90%。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经济价值,成为制约枣农收入和枣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枣裂果浆烂原因枣裂果与气温、降雨、土壤湿度、果园管理及品种等诸因素密切相关。枣果从白熟期后到着色期遇雨  相似文献   

15.
枣裂果的原因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裂果是影响枣生产的一个严重问题。枣发生裂果有其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枣品种之间裂果发生的程度差异很大。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选择抗裂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喷布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以易裂果的壶瓶枣为研究对象,对自行研制的枣防裂果剂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防裂果剂对防治壶瓶枣裂果有明显效果,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可相对降低裂果率34.5%~80.0%。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枣抗裂果种质的筛选与评价》(作者苑赞等)报道,为筛选评价出抗裂果种质,直接为枣的栽培生产与育种应用提供品种材料.作者通过连续5年对169个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方式、裂果率、裂果程度比较,进行抗裂果评价;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不同抗裂程度品种果皮及果肉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枣果采收前期,许多品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枣裂果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在北方枣种南移后最易发生。果实接近成熟时遇连阴雨,果面即会开裂,使果肉外露,腐烂变酸,失去商品价值。笔者通过多年调查,摸清了枣树裂果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1发病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分布于河北、山东、天津等环渤海湾地区的枣树有近53.3万hm2,枣树裂果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枣果生长中、后期雨水大的年份更为严重。枣裂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称为早期裂果,多由日灼引起,一般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发病枣果多为第一批坐果的“直枣”…  相似文献   

19.
多果套袋即将结果集中的二次枝从下部拉到母枝(当年新枝)部位,套入撑圆的果袋中,用绑条固定在母枝上。对金丝小枣进行多果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枣果实裂果率、裂果发生程度、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为71.2%,多果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下降至5.3%;套袋枣果的着色期比未套袋枣果的明显延长;套袋枣树单株增加收益157.8元。  相似文献   

20.
陕北山地红枣抗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陕西榆林的米脂县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定位试验观测和室内试验结合,分析了当地不同红枣品种的抗裂特性和裂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间裂果一般与降雨时间和枣果成熟度有关,而抗裂性很强的品种(如米枣)不受降雨的影响;(2)在浸泡12 h参试的6个红枣的裂果率表现为骏枣>赞皇大枣>梨枣>马牙枣>灌阳长枣>米枣,浸泡12 h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各种红枣的裂果率均有上升,但它们的裂果率大小顺序基本不变;(3)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12 h吸水率关系密切;(4)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品质无相关性;(5)施肥有利于提高红枣的抗裂性能,其中施尿素处理后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