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越冬生产是番茄栽培主茬口之一,冬季严寒、气温低、室内湿度大、病虫害发生严重等不利因素,提高了日光温室管理难度、制约产量的提高。根据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在确定10 t/666.7m~2目标产量下,生产中对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集成,总结出适合阿克苏地区日光温室番茄越冬茬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通过对品种选择、催芽、育苗、苗期科学管理及遮阳网在苗期的利用,为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及时定植打好壮苗基础。定植后加强水肥管理、温湿管理和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利用,达到了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创新栽培技术,实现了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的高产与高效栽培.详细分析了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超高产的6大技术措施,其对番茄超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侯淑侠 《现代农业》2011,(11):14-15
随着设施农业的强力推进,日光温室番茄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将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不同滴水定额对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确定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长所需的最适滴水量。结果表明:滴水量为180~240 m~3/hm~2时番茄植株长势好,产量为98 929.5~104 944.5 kg/hm~2。可初步确定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的适宜滴水量为180~240 m~3/hm~2。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西夏区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的综合性状最佳的番茄新品种,对引进的6个番茄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耐运输等指标进行综合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美粉869、诺奇9号、嘉粉8346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作为西夏区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的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光温室秋冬茬脆瓜生产中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秋冬茬脆瓜生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宁  姚振明 《新农业》2008,(1):21-21
近年来,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在鞍山市场价高货俏,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但在生产中如何培育适龄番茄壮苗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多年试验,我们认为培育温室秋冬茬番茄壮苗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 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大多种植辣椒、番茄、黄瓜、西葫芦等蔬菜,而栽培茄子的很少。为此,我们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栽培及早春再生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重点论述了番茄精品果生产的四步整枝法整枝、留果和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11.
Pyrogallol inhibits the Omethylation of epinephrine and norepinephrine by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in vitro as well as the metabolism of these catecholamine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methylated metabolites, in the intact mouse. Since pyrogallol also prolongs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epinephrine, it is suggested that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terminates the actions of the catecholamine hormones.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专利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校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是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单位,专利的保护和管理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重点内容。文章针对高校专利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保护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培养管理人才、提高专利质量、减少专利流失等对策,为高校专利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草海耕地土壤与农作物中DDTs和HCHs残留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草海流域周边成熟期整株农作物及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其中DDTs和HCHs的含量,对比研究了土壤和作物中DDTs和HCHs污染水平及其在作物中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检出率均为100%,残留范围分别为0.06~16.66μg·kg-1和0.08~39.77μg·kg-1,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均小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三种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残留量差异显著,HCHs含量最高的是玉米,DDTs和Σ(DDTs,HCHs)最高的是马铃薯;三种农作物中HCHs和DDTs残留的风险系数均为1.1,属于低度风险,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的安全指数IFSC均小于1,DDTs和HCHs残留量对三种农作物安全影响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科研院所在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环节、学术氛围、研究平台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科研院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为提高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安壕 《古今农业》2021,(1):53-65,52
木薯原产美洲,于清道光年间传入中国,并在广东各地逐渐推广传种,民国时有过一场大规模的推广运动.本文全面梳理木薯在晚清、民国广东的引种推广过程,包括探讨木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地点,阐述木薯在广东从早期平稳渐进,到抗战时期快速发展的推广过程.最后,分析探讨木薯在广东成功推广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2006年的遥感MODIS-NDVI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NDVI时间序列的变化与贵州中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长势的规律。结果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秋粮作物生育期和长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NDVI=0.7和ND-VI>0.75对应了黔中水稻和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及对温度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利用卫星资料得出的植被指数,可用于建立秋粮作物产量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方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26-5327,5330
1999与2000年安徽省汛期出现了2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模态。1999年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安徽出现南涝北旱,而2000年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安徽出现北涝南旱。通过环流对比分析认为1999年南涝北旱主要是6~7月鄂海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及8月大陆异常的高压所致;2000年副高较1999年长期显著偏弱偏东、脊线位置偏北是形成雨带偏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是由于副高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导致雨带位置的偏差。统计分析表明,副高对拉尼娜的响应滞后6~18个月最为显著,2000年副高的变化是对拉尼娜的响应,而1999年副高的变化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转换与夏季东亚阻塞高压的关系分析认为,南亚高压季节性转换早,夏季东亚易形成阻塞,江淮梅雨显著。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氮磷元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元素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其存在形式多样,相互转化方式复杂,其中全球氮循环和磷循环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从氮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方式、植物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利用和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磷元素变化的响应过程与机理等方面,总结了植物对氮磷元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态学过程,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植物营养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伟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129-132
彩叶植物对园林景观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深圳市18个公园3种类型的景观绿地灌草层植物展开调查,得出不同环境下灌草层彩叶植物的种类,并根据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重要值等指标,对不同环境下灌草层植物进行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景观绿地的彩叶植物应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彩叶草、大叶红草、变叶木等彩叶植物在无郁闭度景观绿地中应用广泛,应用效果好;红背桂、金脉爵床等植物在林下景观绿地中应用广泛,应用效果好;花叶艳山姜是滨水景观绿地中应用较多的彩叶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