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葡萄花芽分化是高度复杂的生理生化和形态变化过程,既受内因(生化因素、器官效应、激素等)影响又受外因(光照、温度、湿度、矿物质营养等)制约,葡萄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葡萄产量的高低,影响经济效益。葡萄促花芽分化技术是栽培葡萄的基本功,要做到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模式下都有较多较好的花,必须了解花芽分化过程及规律、掌握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外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促进葡萄花芽分化,避免大小年的发生,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花芽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花芽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苹果的产量。本文主要概述了苹果花芽分化规律和分化时期的划分,从影响苹果花芽分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论述了苹果花芽分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指导苹果花芽分化生产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观赏植物花芽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赏植物的花芽分化是迄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因素是对观赏植物花芽分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章主要综述温度影响观赏植物花芽分化的机理,低温、高温以及昼夜温差对花芽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温度对观赏植物花芽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葡萄一茬果采收后,用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阳光玫瑰和夏黑2个葡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片蒸腾速率(Tr)。分析表明:葡萄一茬果采收后结果枝中下部叶片的光合能力低,净光合速率甚至是负值,而新梢叶片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能力。因此,在南亚热带葡萄产区下半年良好的温光资源的气候条件下,可采用破眠技术使葡萄休眠芽在夏秋季萌发当年完成花芽分化,当年开启并完成葡萄第二个生长结果周期,即使不挂果也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积累养分以保障翌年正常花芽分化,并且提高南方产区温光资源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对大棚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南方大棚葡萄发展迅速。但由于在葡萄生长期以阴雨天气为主,葡萄(尤其是欧亚种葡萄)容易徒长,花芽分化较差,产量低下,品质下降,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合理施肥能很好地控制葡萄的生长势^[2],但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研究欧亚种葡萄在大棚保温栽培条件下的需肥特性,以及氮、磷、钾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欧亚种葡萄在南方气候条件下保护地模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着重研究玫瑰香葡萄与一年多次结实有关的花芽分化规律,在利用冬芽、夏芽一年多次结实情况下,不同的夏季修剪技术对其萌芽生长及结实性的影响以及各次果生长发育的规律,为制定一年多次结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阐明葡萄生长与结实的规律。本文系系统研究的初步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7.
由于温室栽培的条件改变了葡萄固有的生长规律,原结果枝形成的冬芽受棚内光照和营养的影响,花芽分化不良,以致于完不成良好的分化,使得多年一栽的大棚葡萄出现了扣棚以后当年丰产,以后绝产的情况。为此,我们应该加强除棚后的树体管理,防止树势衰弱,以促进枝条的花芽分化,规范越夏树体修剪技术,运用综合管理措施,保护树体,扶壮树势,实现连年丰产、稳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
以4年生‘贝达’砧耐弱光的‘京蜜’与不耐弱光的‘夏黑’为试材,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采取呼吸抑制剂法测定其呼吸代谢变化,研究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进程中呼吸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盛期和花序二级轴发育盛期是设施葡萄冬芽呼吸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期消耗物质和能量最多。三羧酸循环(TCA)途径的高比率运行为设施葡萄花芽孕育提供了较多物质和能量,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Protein and fat-TCA)途径运行比率的迅速上升促进了冬芽始原始体向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的方向发育;随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EMP-TCA)途径运行活性的增强为冬芽由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进一步向花序二级轴的发育提供了物质与能量保障;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夏黑’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交替途径(抗氰呼吸)的活化与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的形成和花序二级轴的分化及第二花序形成等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三羧酸循环途径和交替途径的活化为设施葡萄的花芽孕育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保障,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葡萄粒大,汁多,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水果。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采用大棚种植葡萄是当前露地栽培的必要补充,也是今后葡萄生产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葡萄大棚栽培面积日渐扩大,栽植户的收入增加,温室大棚栽植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由于温室栽培的条件改变了葡萄固有的生长规律,大棚葡萄与露地葡萄的生产受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葡萄挂果后。文章总结了大棚葡萄挂果后的管理措施,即加强除棚后的树体管理,防止树势衰弱,促进枝条的花芽分化;运用综合管理措施,保护树体,扶壮树势,实现连年丰产、稳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0.
薄膜温室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薄膜温室2~4年生巨峰、无核白鸡心葡萄整个生育期花芽分化的观察,研究薄膜温室葡萄花芽分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巨峰与无核白鸡心在早期升温条件下,花芽分化比例低,二轴分化程度较浅,不能形成完整的花芽;花芽的形成与树体的营养状况有关。花芽分化开始时磷素水平下降明显,蛋白质含量也有下降,二轴分化期后开始回升,磷素水平也显著提高;更新后花芽的分化与叶龄有关,当叶龄达15d时,开始出现花序原基,叶龄达27d时出现二轴分化期,二轴分化盛期为叶龄46d,花芽分化率平均为91.1%。温室巨峰、无核白鸡心葡萄栽培时,花芽需要靠更新后的新梢形成,因此,加强更新后的新梢管理是达到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据《北方园艺》2013年第19期《短梢修剪对葡萄花芽分化及碳氮物质代谢的影响》(作者高秀岩)报道。为研究短梢修剪对葡萄花芽分化进程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作者以1年生“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分5个不同修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葡萄品种高节位花芽分化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芽分化一直是包括葡萄在内的所有果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理论认为 ,果树枝条上的芽具有异质性 ,葡萄的花芽分化集中在枝蔓中部一定的节位上 ,不同品种花芽在枝蔓上分布的部位不同 ,因此相应提出了葡萄长、中、短梢的修剪概念〔1〕。 2 0世纪 60年代 ,前苏联学者曾发现葡萄品种佳里酿具有在枝蔓高节位分化花芽的现象 ,并将其称为“花序芽外分化”〔2〕。 2 0世纪 90年代初 ,作者曾报道了巨峰系葡萄品种枝蔓高节位花芽分化的现象 〔3〕,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葡萄枝蔓高节位花芽分化的普遍性 ,尤其是近年来新选育、新引进…  相似文献   

13.
设施葡萄与露地葡萄新梢抽生时期不同,其花芽分化状况也不一样。本文调查了吐鲁番市大棚葡萄不同时期抽生的新梢花芽分化状况,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葡萄二星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为刺吸式口器害虫。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破坏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果实成熟及着色,阻碍了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严重时叶片苍白或焦枯,以致脱落。  相似文献   

15.
影响苹果花芽分化的因素和促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洁 《山西果树》2007,(6):35-36
1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树体贮存营养。树体贮存养分的多少,决定前期新梢和叶片的生长,从而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花芽分化。2)枝叶的生长。苹果的花芽分化是在新梢生长减缓或停止之后开始的,新梢顶端是生长素(IAA)的主要合成部位,它形成顶端优势,调动营养物质向新梢顶端运输;新梢上部的幼叶是赤霉素(GA)的主要合成部位,GA和IAA共同作用,促进新梢生长,GA又加速淀粉水解,使之消耗于新梢生长。因此,除去嫩叶,留下成熟叶,可以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3)开花坐果。开花消耗大量的贮存养分,造成根系生长低峰并限制新…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果实中绿叶气味组分(GLVs)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叶气味组分(GLVs)是葡萄果实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能为白葡萄酒带来"清新"的香气,也是红葡萄酒中果香气味组分乙酸己酯的直接前体物,其组成与含量对葡萄及葡萄酒香气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综述了葡萄果实中主要绿叶气味组分(GLVs)的种类、香气特点、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关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调控机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温室葡萄作为一种新兴的栽培形式,在河北滦县得到广泛的采用。5月中旬到6月初葡萄上市,既填补了市场上鲜果供应的空缺,又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但经观察,花芽分化不良的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葡萄的花芽分化是从花后的两周开始,由第三到第四芽向先端依次进行。基部一、二芽与七、八芽分化同时进行,现根据多年观察,提出温室栽培葡萄花芽分化不良的原因及对策,供生产者  相似文献   

18.
以"银香白""早熟黑叶杏""串枝红"3个杏品种为试材,观察了杏花芽分化和开花规律,研究了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多胺(PAs)的含量变化,以期为杏丰产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3个品种的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精胺(Spm)含量变化相对复杂,未呈现一定的规律。从花芽分化期到花芽露瓣期,3个品种的内源PAs含量呈高低起伏的变化,并在初花期均有一个最高峰,"银香白""早熟黑叶杏""串枝红"内源PAs含量分别为5 747.2、3 048.0、2 433.6nmol·g-1FW。内源PAs含量对杏花芽分化和成花具有一定的影响,且高水平的Put和Spd有利于杏花芽分化的启动和成花。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以二年生87-1葡萄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夏季摘心对葡萄冬芽和夏芽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掌握摘心后葡萄花芽分化的规律和形态特征,从而进行人为调控,生产出优势的反季节果品,试验结果表明,摘心前花芽分化速度较慢,甚至未分化,摘心后,夏芽在2天内,甚至在冬芽与夏芽未分开时就已分化出一个花序原基,平均2d可展一片叶,6d就可看见第三叶对面的小花序,在未除去副梢的情况下,冬芽12-14天也可分化出一个花序原基,如果完全除去副梢或留一片叶反复摘心,其分化速度会更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葡萄小叶蝉在新疆叶城县葡萄上大量发生危害,造成葡萄品质下降,产量低,同时还影响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使下一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