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母猪种源急剧减少,很多猪场将三元母猪作为种用,生猪产能得到恢复,但三元母猪留作种用的生产效率与二元母猪相比低20%左右。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猪场加强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升生产效率成为猪场的主要目标。二元回交母猪数量正在逐步上升,二元母猪取代生产性能差的三元母猪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二元回交母猪的特点和营养、管理方案,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猪价格的节节攀升,极大的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规模化猪场中产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产房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保证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生长及提升猪场的养殖效益.本文着重对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志吟 《猪业科学》2022,39(6):55-57
在批次化生产中,产房管理是猪场的核心。近年来,受到非洲猪瘟影响,目前很多猪场都存在人员不足或者新员工比较多的情况,而产房又是猪场内周转最快、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环节,所以在产房管理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能有良好的仔猪成活率与断奶体重,同时提高母猪断奶7 d发情率,批次化生产产房管理目标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21年3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非洲猪瘟疫情187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导致生猪产能下降,特别是二元母猪供应出现了严重不足,价格一路飙升,引种风险极大。因此,在高价位、高风险的情况下,很多猪场将三元母猪作为了种用母猪进行繁殖,为"非瘟"形势下解决生猪生产中母猪短缺问题,快速恢复产能。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业在广西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玉林市是全区养殖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玉林市生猪出栏615.81万头,超过全区生猪出栏量的1/4。我国自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玉林市于2019年5月27日首次在生猪养殖大县博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紧接着于2019年7月5日在陆川县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整个生猪养殖链都受到沉重的打击,生猪存栏量也急剧下降,全市各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等各级部门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恢复生猪生产、增加生猪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造成的损失。2020年以来,通过对玉林市现存规模化猪场的调查走访,了解到虽然各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非洲猪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生猪生产仍恢复不到原先水平。为了查清困扰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主要疫病存在情况,本研究对玉林市规模猪场的环境进行了猪群主要疫病病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我市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短半年时间,全国生猪均价从36元/千克下跌到14元/千克,跌幅达61%,生猪养殖从暴利到亏损.上周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反弹.目前来看,猪价大幅下跌的核心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下半年猪价反弹可期. 产能恢复步伐放缓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挫,为促进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地养殖企业(户)也纷纷加大防疫力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浅谈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后备母猪初配标准和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已2年有余,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非瘟发生前的88%以上。但是,猪场在快速恢复产能过程中诸多问题会对猪场生产成绩造成持续影响,例如如何确立后备母猪初配标准,亟待建立和规范。文章从后备母猪初配标准的重要性、关键指标和改善措施3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为猪场建立最佳的后备母猪初配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成本和效益变化情况,2020年上半年从母猪繁殖性能、育肥猪生产性能、仔猪及饲料购买费用、医疗技术投入费用、防控成本以及收入和利润等方面,对抽检的19家规模养猪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别与2019年和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年份(以下简称正常年份)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200.1%,比正常年份增加372.8%;育肥猪年出栏量同比增长720.7%,比正常年份增长527.0%。仔猪平均购买价格同比增长49.2%,比正常年份增长167.8%;医疗防疫费同比增长4.1%,比正常年份增长11.6%;改造或新建防控设备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其中智能化系统、散装饲料塔、空气过滤系统、外墙防护设施的升级新建投入费用均超过1 600万元;血清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3.4%;病原学检测费用同比增加103.4%。断奶仔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59.9%,比正常年份增长148.4%;育肥猪平均售价同比增长24.4%,比正常年份增长127.0%;净利润同比增加63.2%,比正常年份增加1 125.8%。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但生猪产能显著提升,生猪养殖收益大幅增加,因而生猪生产恢复趋势利好。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暴发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确保生猪生产安全成为提高猪场生产力的根本。本文阐释了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依据非洲猪瘟防控的要求提出了生猪日粮饲喂安全策略,以期对提高猪的生产力、稳定生猪消费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曾勇庆 《猪业科学》2020,37(10):31-34
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产能断崖式下降,二元母猪价格居高不下,产能严重不足,而频繁引种不利于疫情防控,这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三元商品猪被迫留为种用;然而,三元母猪繁殖性能较差,如果选留、选配等管理措施不当会进一步降低其繁殖性能。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杂种母猪的利用原理以及三元母猪的轮回杂交闭群繁育选配策略,期望实现三元母猪的种用价值最大化,提高商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甄梦莹 《猪业科学》2020,37(10):142-143
编者按:9月21-23日,“『猪场之旅』2020行生猪产能恢复关键年巡回报告会”第三场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鹿归国际酒店隆重举行。本场活动中,共有7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围绕母猪批次化管理、轮回杂交、猪场生物安全与非洲猪瘟防控、三元母猪营养调控、猪场设计新思路等生猪产能恢复期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精彩报告。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贡献了精彩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做法,观点清晰、贴近养猪业生产实际、契合生猪产能恢复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方静 《猪业科学》2014,(5):110-111
<正>生猪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猪场产房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母猪分娩与仔猪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猪群整体成活率,从而保证猪场效益、提高养殖收益。1母猪管理产房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母猪护理工作,饲养环境适宜、干净卫生,母猪健康才会有充足的奶水,小猪才能茁壮成长。1.1待产母猪上产床前注意事项1)将产房清洗干净,待床体干燥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重防控压力下,安徽省太和县生猪产能曾出现下滑的现象,为了恢复生猪生产、提高产能保障生猪产品供应,笔者采用下乡调研、开展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太和县生猪产能恢复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太和县目前养猪业的基本情况;排查出太和县恢复生猪产能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总结了太和县恢复稳定生猪产能的经验:建设完善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系统,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工作,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进行奖补,县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和生猪生产的实施意见》等;提出了太和县恢复稳定生猪产能的建议:保障养殖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科学合理开展环境评价和管理,给予小规模养殖场户一定的宽容度,认真研究非洲猪瘟疫情、进行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5.
《甘肃畜牧兽医》2019,(3):75-76
针对当前生猪产能下滑、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的形势,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提出七项政策措施稳定生产。一要加快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地方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等政策资金,支持生猪养殖场户尽快恢复生产各省要尽快研究出台对种猪场、地方猪保种场和规模猪场的临时性生产救助补贴政策.切实稳定生猪基础产能.  相似文献   

16.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多省区相继暴发,对生猪产业链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生猪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相关部门多措施并举,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猪产能恢复成效明显,但非洲猪瘟对中小规模养猪场的影响仍然较大.文章阐述了当前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自非洲猪瘟入侵我国开始,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遭受巨大的损失,生猪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出现大幅减少。现阶段恢复生猪生产,恢复或者扩大饲养规模,是生猪养殖产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生猪饲养规模的恢复与扩大,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很强的依赖性,能繁母猪良好的繁育性能可以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将介绍能繁母猪的饲养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全国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养殖行业对生物安全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成为防疫复产的重要保障。2020年,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高效养殖岗位与保定综合试验推广站合作,积极响应河北省重点工作部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稳定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给上,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与推广优势,从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优化猪舍清洗消毒工艺技术、优化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断奶育肥一体化饲养模式等方面发力,通过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助推全省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并实现稳定生产。截止到目前,河北省生猪产能已恢复至2017年正常水平的86%以上。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高效养殖岗位专家张秋良研究员和保定综合试验推广站颜国华站长,对其团队一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为其他地区加快生猪产能恢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其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我国目前研发、应用情况,以期提高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20,(5)
生猪养殖业在经历非洲猪瘟的沉重打击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对行业发展阻滞的严峻形势后,急需恢复产能,使行业再次焕发生机;但如何才能够有效防范疫情的传播、控制疫情暴发成了复产复工的首要问题。文章根据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疫情防治现状和国外的先进防控经验指出,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实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疫情暴发和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