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了更好地提升盐池县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机械化方向发展,2017年9月中旬,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中卫综合试验站联合盐池县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拓明农业开发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举办中药材黄芪、甘草机械覆膜、铺设滴灌带、精量播种一体化种植技术及机械除草和机械采挖等机械操作技术培训班。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受机械化程度低、种植不规范、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抗疫过程中,中药材体现出了良好治疗效果,深入分析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态势,未来定会发生跨越式的发展。吉林省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长白山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为促进吉林省中药材产业振兴,抓住本轮产业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吉林省中药材产业现有基础,找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中药材产业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浅析定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玫宝,数千年来为我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人类呼唤天然思潮的涌起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医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大省的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工业强省"战略和"十五"计划之中,并列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定西地区是全省的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曾以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种植历史悠久而名扬中外.近几年来,地委、行署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抢抓机遇,把中药材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02年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占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2,占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6.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等地产药材种植面积达70万亩以上,占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的64%,中药材产量达到16.5万吨,产值达11.1亿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新宾、清原、丹东、本溪和沈阳等中药材产区五味子、细辛、穿地龙等经常受到相邻玉米田2,4-D丁酯漂移药害影响,成为限制辽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2020年,全国各省中药材种植规划面积已达520万hm~2,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7大道地药材产区优势聚集,强势推进,其中西南产区(云、贵、川)发展最为迅速,种植规模已占全国的1/4。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中药材种(养)业在云南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当地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构建云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万亿级支柱产业,对促进云南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定西地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种植中药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地委、行署把中药材列为全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形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基本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去年,岷县、陇西和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为了把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提高竞争力,以全新姿态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我们对全区的中药材生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就生产观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加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奈曼旗是蒙药鼻祖"占布拉道尔吉"的故乡,是蒙药的发源地,为传承和发展蒙药文化,当地决心发展蒙中药材种植产业。面对当前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了奈曼旗蒙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出了奈曼旗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全力推进蒙中药材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温岭是新兴的中药材产区,近几年依托政策扶持、市场引领、院地合作、企业主导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新"浙八味"上,温岭紧赶快追,换道超车;主推道地药材三叶青、传统药材铁皮石斛、订单药材毛地黄的优化种植和产业升级,谋求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中药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际医药市场上最有前景、最具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民权县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抓住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契机、打造道地中药材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发展建议。一、民权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种植现状民权县中药材种植发展较晚、面积较小。近3年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6,(10)
正2015年至今,玉米市场行情下滑,同期国家出台玉米产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作为国内主要的玉米产区,省内部分农民已开始尝试改种其他作物。中药材是辽宁省的一大特色产业,从事中药材生产,是省内农民调整生产取向的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中药材种植业是一个综合系统产业,其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齐抓共管,各方协调,密切配合,在政策、资金、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新宾、清原、丹东、本溪和沈阳等中药材产区五味子、细辛、穿地龙等经常受到相邻玉米田2,4-D丁酯漂移药害影响,成为限制辽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不少农民对除  相似文献   

12.
小血藤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在当地其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既没有对资源实行有效保护,更没有人实行栽培种植,呈现为原始索取状态,我县既是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也是"畲药"的发祥地。鉴之于小血藤的使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在今后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实践中,理应将其纳入到产业发展之中。于此,笔者参阅相关资料,试就当地对小血藤的资源养护及种植技术做一浅述,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承德地区具有发展中药种植产业的独特自然环境优势,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拥有黄芩、金莲花等多个道地药材品种,目前中药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是山楂、酸枣仁、苦杏仁等大宗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承德地区中药种植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国家蒸蒸日上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采用"果药间作"、"仿野生种植"等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创新模式,促农增收。文章针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秦皇岛满药本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主要从事野生药材采集,药材良种繁育及中药材种植、初加工、技术资讯服务,购销及中药材出口业务。近年来,公司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产业发展,结合精准脱贫项目,以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地初加工及购销业务,对推动青龙中药材产业发展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为落实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中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特色产业,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习俗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势利导,因村施策,大力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未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必将成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60-60
武定县把建设"白药之乡",做强做大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科技支撑、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了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有效整合资源,该县制定出台了《加快"白药之乡"建设的实施意见》、《武定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健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药材产区,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产量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在省内部分地区已经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组织了大规模开发生产。文章主要结合甘肃省中药材的生产优势,分析中药材种植技术。甘肃省的中药材有当归、党参、甘草、丹参、芍药等,而且当归、板蓝根等这一类药材在全国赫赫有名,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选地、栽培、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管理,就可以保证药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干姜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中药材 ,四川省犍为县、沐川县是药用干姜的主产区。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近年种植面积有 5 0 0 0hm2 ,干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产业。但在干姜产业中 ,姜瘟病一直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药材龙头企业和专业产销合作组织的带动下,榆中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年,该县计划种植中药材23万亩,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3 000亩。将中药材产业培育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推进富民强县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