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鼠害发生面积年均达163351hm2,占全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年均发生面积的71-2%,直接危害人工林的保存和生长。为有效地防治森林鼠害,自1989年以来,在省森工总局所属40个林业局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技术,截止到1998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应用纸包法防治森林鼠害已累计达1438673-3hm2,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保护了生态环境。1 森林害鼠种类及防治指标1-1 黑龙江省林区害鼠种类黑龙江省林区森林害鼠主要有:红背鼠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银恒快速捕鼠器、新型环形捕鼠夹和“鼠道难”(20.02%地芬·硫酸钡)3种无公害技术对林业鼠害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银恒快速捕鼠器射杀中华鼢鼠,触发率为34.89%,触发捕获率为99.52%;新型环形捕鼠夹防治大沙鼠、达乌尔黄鼠,发弓率为4.47%,捕获率为1.88%;“鼠道难”防治中华鼢鼠,使林木受害株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5%和2%,防治大沙鼠和达乌尔黄鼠,效果明显,有效洞口较施药前下降72%以上。建议防治地下害鼠使用银恒快速捕鼠器,防治地上害鼠使用“鼠道难”,新型环形捕鼠夹适用于害鼠种类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省林区鼠害严重,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植物不育剂能干扰乃至破坏害鼠的生殖器官或生殖过程,影响其生育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森林害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 鼠害是林区的主要兽害之一。据在黑龙江省调查,林区的害鼠主要为害人工红松林、落叶松和樟子松林,特别是对新造的幼林,威胁更大。据调查,带岭林业试验局20年生的红松林鼠害率达60—70%,林木死亡率达20%左右。因而,防治林区害鼠也是当前森保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应予以足够地重视。防治害鼠的适宜时期为春秋两季,这时正值春耕、造林大忙或秋收劳力紧张之机,加之林区偏远,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采用一般的人工防治或药剂防治方法,成本高,功效低,易于贻误防治时机。为改变防鼠工作的被动落后局面,我局1978—1979年同黑龙江省林业鼠害防治协作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了飞机播撒药丸防治林区害鼠试验的工作,确定了适合于飞机播撒且效果好的药剂剂型,摸清了有关飞行技术数据,积累了经验。经有关单位多方检查,确认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飞机播撒设备试验所用飞机为国产运五型飞机。飞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即每秒钟飞行44.5米。播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重点林区的鼠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了加强对森林害鼠防治技术的指导,提高各林区防  相似文献   

6.
<正> 近些年来,我国林区鼠害严重,年发生面积约达67万公顷以上,林木受害重、损失大,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又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须连续不断地投药,才能达到减少害鼠种群密度,减轻为害的目的。且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因此,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灭鼠技术方法,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最近,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东北师范大学、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单  相似文献   

7.
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贾翠萍,贾福平森林害鼠以其适应性强、食性杂、密度大和防治困难,成为影响造林成败的重要因子之一。1989年全国发生森林鼠害面积达1193万亩,一些严重发生的地区,林木受害率高达80~90%。吉林省林区每年森林鼠害发生面积达22万...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塞罕坝地区森林鼠害危害,为森林鼠害综合治理及林木保护提供有效依据,调查研究了塞罕坝地区森林害鼠种类、分布以及地理区划,分析了森林害鼠在不同林地受害率及防控效果,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坝上地区共有害鼠种类15种,4科,11属;地下鼠5种,其余均为地上鼠,地下鼠达乌尔黄鼠和草原鼢鼠为优势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这2种害鼠为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东洋区、古北区广布两界种,其余13种均为古北界种,小家鼠为原古北界种,现全球广布;分析连续3 a森林鼠害在不同林分的发生及防治,森林鼠害受害率逐年略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分类型危害中阳坡危害程度轻于阴坡,混交林危害程度轻于纯林,表明综合防控效果明显;森林鼠害综合防控策略应侧重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相结合,适时辅以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9.
对昌吉市荒漠林鼠害危害情况、害鼠及其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害鼠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荒漠林区平均被害率达到了49.78%,主要害鼠种类3种,即子午沙鼠、毛脚三趾跳鼠和大沙鼠,其中子午沙鼠为优势种,鼠类天敌有21种,赤狐、红隼、棕尾鵟等为优势天敌种.对鼠害的防治结果表明,大面积招引猛禽栖架利用率90%以上,防啃剂、金属防鼠网树体保护防治效果达到100%.毒饵保护器和溴敌隆饵料防治效果为88.2%.防治试验区林业鼠害蔓延危害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百夹日捕获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10%,被害株率由原来的35%下降到5%,死亡株率由原来的26%下降至2%.  相似文献   

10.
对浑河源林区森林害鼠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按照生态规律,以营林措施为主,实施有针对性的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其他鼠害发生区的科学防控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