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存能力强,天敌少,加之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了更好地捕捞克氏原螯虾种群且尽量少伤害水域中其他渔获种类,有效控制克氏原螯虾种群数量,防止形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克氏原螯虾捕捞网目进行研究。对6,20,30,40,50,60,70 mm七种网目的地笼网进行了室内试验,经比较对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和鱼类释放效果,结合线性拟合曲线与克氏原螯虾体长的关系,推算出20 mm网目为春季克氏原螯虾最佳捕捞网目, 30 mm网目为秋季克氏原螯虾捕捞最佳捕捞网目。  相似文献   

2.
为开拓克氏原螯虾养殖新模式、提高藕田效益、增加藕农收入的目的,项目组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的模式是可行的,在不影响莲藕生产、不投饵的情况下667㎡增效益可以突破1000元;要掌握好苗种放养和商品虾捕捞的时间;每年5月下旬克氏原螯虾捕捞结束后要迅速用药物对遗留在藕田内的克氏原螯虾进行灭杀,否则会对藕的生长产生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熊青海  陈婷  郭建英  黄成 《水产科学》2012,31(3):147-151
研究了洞穴、角落、空旷3种生境下,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的存活率和残肢率,以探究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采集在室外池塘下,虾蟹混养和克氏原螯虾单养的克氏原螯虾收获量、回捕率,分析自然条件下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显示,混养时克氏原螯虾在洞穴型和空旷型生境下,存活率显著提高,残肢率显著下降;而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则显著下降,在洞穴型生境下残肢率显著提高;在角落型生境下,虾、蟹混养会导致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显著降低,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在野外池塘条件下,虾蟹混养组最终的克氏原螯虾收获量和克氏原螯虾单养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项目组在江苏盱眙县明祖陵镇锡丰龙虾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克氏原螯虾池塘规模化苗种生产试验,试验池面积共130×667m2,为已养殖克氏原螯虾3年的池塘,秋季减小捕捞强度,留足亲本,同时向池中补充平均规格35g/尾野生亲本计750kg,翌年4月初开始捕捞出售,9月底结束,共计出售克氏原螯虾29860kg,1579.99万尾,平均667m2产229.7kg,12.1万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目前在我国开展克氏原螯虾人工增殖的养殖者逐年增加.为了便于养殖者更好地开展大水面人工增殖克氏原螯虾,笔者对近年来江西环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增殖实践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克氏螯虾与鲢、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派、原螯虾属.克氏螯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移入本国养殖,后又移至我国南京一带放养.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种群发展很快,以后扩展至我国多个省市,有的湖泊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优势种,以江苏为例,在90年代初的产量就达6万吨.近年来,克氏螯虾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以及利用虾壳提取的虾青素、几丁质等在食品、医药、保健、造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大量捕捞,致使克氏螯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许多地方已开展了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但由于克氏螯虾个体之间互相残食现象严重,特别是幼虾和刚蜕壳的虾容易被残食,所以,在生产上产量一直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克氏螯虾与鲢、鳙鱼的习性不同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种新的养殖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以为当前不太景气的淡水养殖业提供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我们的经验技术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田高效繁育克氏原螯虾苗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克氏原螯虾自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现已广泛分布于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品种。江苏省良田广沃,地处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与克氏原螯虾原产地纬度相近,十分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生长。针对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情况,结合国家现阶段着重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国克氏原螯虾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氏原螯虾,又称为淡水龙虾或小龙虾,是淡水鳌虾的一种。原产北美洲,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1918年,克氏原螯虾由美国引进日本,20世纪30年代又由日本传人我国,先在南京、安徽滁县等地繁衍,后逐步扩展至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克氏原螯虾在我国为外来物种,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2):40-41
第二讲 克氏原螯虾养殖场地选择与设计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一些常规的鱼、虾、蟹类不能存活的水域,克氏原螫虾也能生活。克氏原螯虾养殖追求最高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建立一个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首先要考虑场地是否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与生长,根据克氏原螯虾昼伏夜出,营浅水底栖生活,喜逆水,冬夏穴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洞庭湖区养殖克氏原螯虾的遗传多样性,从线粒体Cytb和COⅠ基因入手,经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序列测定和拼接,比较分析了岳阳华容县和益阳南县2处主养殖区内共11个采集点的克氏原螯虾遗传结构。试验结果显示,在华容县的6个采集点中,基于Cytb基因的克氏原螯虾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50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272 65;基于COⅠ基因的克氏原螯虾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25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136 1。在南县的5个采集点中,基于Cytb基因的克氏原螯虾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46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259 74;基于COⅠ基因的克氏原螯虾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24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122 3。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11个采集点的克氏原螯虾呈现交叉分布,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养殖克氏原螯虾近亲交配严重,遗传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11.
克氏原螯虾含肉率及蜕皮周期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地区的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地点、不同月份的克氏原螯虾的含肉率,以及同时期部分小虾和超大型虾的含肉率,分析了螯虾的营养成份,并测试了蜕皮周期中的虾体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含肉率与食料的丰欠、季节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人工饲养的螯虾含肉率是野外生长的1.4倍,春季含肉率最高,可达(15.33±2.31)%,秋季含肉率最低,仅(5.38±2.15)%,雌雄螯虾含肉率总体差别不显著,雌性比雄性略高。另外,蜕皮周期中克氏原螯虾不同部位的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明显,在螯虾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有助于螯虾的生长、发育。文章最后还比较了红、青壳螯虾的含肉率及营养成份,青壳螯虾的含肉率较红壳螯虾的高出1.6倍,但红壳螯虾食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及美国南部地区,1918年左右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目前已归化为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广阔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品种。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起步于美国的路易安娜州,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已超过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文宗  赵风兰 《水产科学》2007,26(5):271-274
研究了在<100 lx的弱光条件下雌、雄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克氏原螯虾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P<0.01),并且不受性别的影响(P>0.05)。克氏原螯虾在18:00-19:00时摄食量最高(P<0.05);其次为19:00-20:00和14:00-15:00时(P<0.05);克氏原螯虾在其他时段摄食较少。但克氏原螯虾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鱼类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克氏原螯虾的投喂管理、鱼虾混养和水质调控等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8月在鄱阳湖区的鄱阳、都昌以及余干县(瑞洪镇)水域,对1683尾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最大体长11.2cm,最大体重64.6g;最小体长4.4cm,最小体重3.6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综合)=0.020 L3.291(r=0.9460,n=1683)、W♂=0.013 L3.516(r=0.9482,n=762)、W♀=0.025 L3.158(r=0.9600,n=921),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克氏原螯虾肥满度(k)平均为3.71%,雌虾肥满度平均为3.89%,雄虾肥满度平均为3.53%.雌虾的肥满席大于雄虾;在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捕捞季节,其捕捞规格以7.5-8.9cm为主,占55.85%。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克氏原螯虾特殊的繁殖习性,养殖者只要在宜养水体中投放少量的克氏原螯虾,第2年或第3年就可以有一定的产量。但是,即便是使用工厂化设施,克氏原螯虾也难以像河蟹、罗氏沼虾那样容易地获得大批量的苗种,因此难以解决规模化养殖的苗种供应问题,成为其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克氏原螯虾怀卵量很少,而且其打洞繁殖的习性给工厂化繁殖工作带来难度,近年来的研究仅可以做到小规模市场供应。健全、配套的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体系,一定会对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和产量的大幅提高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虾壳不同部位虾青素的含量,分析克氏原螯虾甲壳颜色与虾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尾肢壳虾青素总量高于其他部位,头甲壳和钳壳含量相近,足壳中含量最少;克氏原螯虾壳色与游离虾青素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游离型虾青素和酯化虾青素的比例可能随着龙虾性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指出,未来可以通过研究虾青素形态变化的基因,进一步探究克氏原螯虾体色变化的具体调控机制,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池塘高密度苗种繁育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量急剧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福尔马林、高锰酸钾、食盐、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等5种常用的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亲虾进行消毒试验,测定亲虾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用这5种药物对克氏原螫虾亲虾浸泡消毒后,亲虾的成活率分别为55%、70%、35%、40%和45%.由此可以看出,采用高锰酸钾消毒可较好地提高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成活率.再采用盐水诱导、雌虾去单侧眼柄诱导和盐水刺激+雌虾去眼柄双重诱导等三种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亲虾进行人工诱导,促进其性腺发育,以探讨不同人工诱导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抱卵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这三种诱导方式,亲虾的抱卵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0%、31%和39%.采用双重诱导方式的平均产卵率要高于单因子诱导方式,其诱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克氏原螯虾主要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进行养殖,多年来这种养殖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种质退化,规格越养越小,疾病一年比一年严重,每年的"五月瘟"常导致大量死亡。每年5-6月,稻田养殖和池塘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大量上市,价格十分便宜。7月以后克氏原螯虾开始打洞避暑,捕捞量迅速减少,虾价开始回升,越往后越高,但没有虾出售。单纯养殖克氏原螯虾,土地从8月至第2年2月共有6个月基本处于闲置期,土地利用率较低,养殖效益有限。  相似文献   

20.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又称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食性杂、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较快,同时也扩大了对虾苗的需求量,由于克氏原鳌虾天然资源已越来越少,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