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宁在‘红富士’苹果管理中,采取了"顺其自然,适当调控"为主的树体管理措施,实现了4年成花、5年挂果、6年丰产的生产目标,盛果期666.7m^2产量保持在4000kg以上,有效地克服了‘红富士’难成花、进入结果期迟、早期产量低的弊端,形成了早果、优质、丰产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红富士’苹果在当地的大发展。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测定贵州省2个苹果主产区‘红富士’苹果常温贮藏下失重率、病果率、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项指标的变化,比较2个产地‘红富士’苹果常温下贮藏性能。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果实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长顺‘红富士’苹果失重率明显高于威宁‘红富士’果实;常温贮藏15~20d未出现病果;长顺‘红富士’苹果常温下耐贮性好于威宁‘红富士’苹果。  相似文献   

3.
前所果树农场拥有‘红富士’结果树11万株,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栽植4万株,现部分树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2008年开始对弱残‘红富士’低产园进行改造.经过5年的实践,累计改接2000株以上,品种为‘乔纳金’.改接后2年结果,3年丰产,实现了老树快速复壮,树体的粗皮病、轮纹病明显减轻,连续结果能力增强,株产100kg以上,666.7m2产量4000kg,创经济效益1.2万元.通过高接改造缩短了果树更新周期,综合性状良好,年增经济效益60万元.农场计划再用3年将现有的8000株弱残‘红富士’改接完毕,前景看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红富士’作为苹果优良品种,自1980年代初开始在辽宁推广栽培,至1990年代前期曾两度大发展。由于其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加之对栽培管理要求高,很多地区发展‘红富士’未获成功。于是,这些地区转向发展‘寒富’,2005-2015年的10年间‘寒富’发展迅猛。但自2016年‘寒富’市场价格走低,有些人又想到栽植‘红富士’,一些育苗商也积极转向培育‘红富士’苗木,  相似文献   

5.
对‘红富士’‘红将军’‘2001红富士’‘昭锦’4个苹果品种套袋和不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富士’‘红将军’‘2001红富士’3个品种套袋和不套袋均表现为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属于优质果品,但不套袋果内在品质更优;‘昭锦’可滴定酸含量偏低,风味受到影响,建议慎重发展。应利用昭通高海拔地区特点,加强无袋化栽培技术研究,逐步淘汰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年来,为适应市场,果农普遍对‘红富士’苹果过早采收,果实以含糖量为主的内在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严重伤害了品种本来的品质风味和外观形象,败坏了品牌声誉。1‘红富士’苹果早采之误1.1早采的‘红富士’套袋果没有合格的9月中旬采收的‘红富士’苹果,因第2个膨大期刚开始,根本未开瓤,虽然具有漂亮的粉红色,却不是‘红富士’的本来面貌。国庆节前,市场上的所谓‘红富士’  相似文献   

7.
以14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均为大冠疏层形,选择树体相近,12个主枝左右,南北成行的‘红富士’苹果树,进行调冠改形试验,设三主枝‘定位’开心形、四主枝‘X’开心形2种处理,以大冠疏层形为对照(CK),同时进行"提干、降高、疏密、缩裙、减数、减量、垂帘、夏剪"技术研究,探讨苹果盛果期树调冠改形增效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苹果结果树由‘大冠疏层形’改成三主枝‘定位’开心形和四主枝‘X’开心形,同时采用"提干、降高、疏密、缩裙、减数、减量、垂帘、夏剪"8项增效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原来树体结构不合理,光照条件差,产量低,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三主枝‘定位’开心形和四主枝‘X’开心形平均优质果率提高了35.7%,7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2.53万hm2,获纯增产值7.77亿元。  相似文献   

8.
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沈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 1978年春,采用树体抗寒的‘东光’和‘金红’为母本,果实品质优良的‘富士’等多个品种作父本.在辽北西丰凉泉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从万株杂种实生苗中筛选出7个优系,全部是‘东光’和‘富士’的大果型后代。  相似文献   

9.
以25个矮化砧木苹果树和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矮化砧木1年生枝条和不同矮化中间砧‘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以及17个矮化中间砧对‘宫藤富士’树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H系矮化砧木抗寒性最强,同系内砧木半致死温度相近,‘SH8’‘SH9’‘SH12’‘SH28’与其他砧木差异明显,M系和MM系砧木抗寒能力最差;17个矮化中间砧嫁接的‘宫藤富士’1年生枝条半致死温度的差异与其中间砧枝条有相似的趋势,中间砧影响栽培品种的抗寒性。不同矮化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7年生树高度、干径、覆盖率和总枝量等差异较大,以‘GX’和‘MM106’为中间砧的树最高,以‘MM106’和‘SH3’为中间砧的树体覆盖率最大,以‘M7’为中间砧的总枝量最大,以‘SH40’和‘SH6’为中间砧的平均株产最高,以‘SH18’和‘SH6’为中间砧的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嫁接在‘冀砧2号’自根砧上的‘天红1号’(普通型红富士)、‘天红2号’(短枝型红富士)1年生盆栽苹果幼树为试材,以‘冀砧2号’/‘冀砧2号’为对照,研究不同生长类型品种接穗嫁接在‘冀砧2号’自根砧上的根系构型和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天红1号’接穗植株新梢长度、地上部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和根冠比最高。‘天红1号’接穗植株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天红2号’接穗植株和对照植株。‘天红1号’接穗植株根系体积、根尖数最大;对照植株的根系长度、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分叉数最大。‘天红1号’接穗植株叶片IAA含量,根系IAA、ZR和GA3含量最高。‘天红1号’接穗植株根系MdPIN1a、MdAUX1、MdARF7和MdYUCCA10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和‘天红2号’接穗植株。综合研究结果,与短枝型红富士‘天红2号’相比,普通型红富士‘天红1号’嫁接在‘冀砧2号’自根砧上的树体长势旺,根系发达;不同生长类型接穗梢尖产生生长素的多少及向基运输的生理生化机制差异是造成同一自根砧根系构型差异的主要原因,ZR和GA3参与了根系构型的建成。  相似文献   

11.
用‘红星’、‘全家红’、‘荷红’、‘美红’、‘火焰’、‘绚丽’、‘道格’、‘雪球’和‘粉芽’做授粉品种,为‘富士’苹果授粉,探讨不同的花粉源对苹果果实品质的直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糖度、酸度、着色等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果实直感现象均有表现。‘美红’和‘火焰’可作为专用授粉树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西南端,属‘红富士’苹果适栽区。沙河镇(处于1月份平均气温-8℃线)曾于1987年大量发展‘富士’苹果栽培,实践表明,‘富士’表现不够理想。主要是定植后幼树期抽条较为严重、枝干轮纹病及干腐病严重。幼树期间就开始发病,七八年生开始死  相似文献   

13.
<正>‘盖富士’是笔者2010年在‘福岛短枝富士’和‘仲秋王’栽植园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该变异叶片黑绿厚大,结果早,果实光滑、鲜红亮丽,肉细脆,汁液特多,香甜可口,风味绝佳。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新疆、云南各省果农的试栽观察,表现良好,树势中庸健壮,基本无粗皮病、轮纹病、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比富士系容易管理,果实比‘富士’漂亮,口感好于‘2001富士’,更优于同期成熟的‘红将军’‘清明’‘中秋王’  相似文献   

14.
于2011~2013年,在贵州省遵义地区,以‘腾稔’、‘美人指’、‘红高’、‘水晶’、‘温克’、‘摩尔多瓦’、‘红富士’、‘巴拉迪’、‘红玫瑰’、‘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中短修剪措施对各葡萄品种结实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当地葡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冬季中短剪结果母枝后(以剪留4~8芽为主,剪留1~3芽为辅),各葡萄品种结实特性间存在差异,结果枝总数、新梢结果枝率、果穗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中短修剪方式适宜‘腾稔’、‘红高’、‘水晶’、‘温克’、‘摩尔多瓦’、‘红富士’、‘红玫瑰’、‘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但不适宜‘美人指’、‘巴拉迪’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建昌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位于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1998年定植,株行距4 m×5 m,品种为‘国光’。2001年全部高接换头,改为‘红富士’,配以少量‘金冠’为授粉树。现有‘红富士’苹果490株,占地1 hm^2。该园位于山地,海拔700 m左右,沙壤土,是一个典型的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结果的旱作果园。  相似文献   

16.
分析‘红富士’苹果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施肥管理、正确的修剪方法、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措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总结解决‘红富士’苹果大小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砧穗组合对苹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9-T337’和‘M26’为中间砧和自根砧,基砧为八棱海棠,对照为乔化砧八棱海棠,接穗品种分别为"富士"与"嘎啦",比较各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自根砧和中间砧砧穗组合树体矮小,中短枝比例均显著高于乔化砧砧穗组合,且自根砧短枝比例也高于中间砧。"富士"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富士/M9-T337’/‘八棱海棠富士/M9-T337’‘富士/M26/八棱海棠’‘富士/M26富士/八棱海棠’,"嘎啦"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嘎啦/M26/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嘎啦/M26’‘嘎啦/八棱海棠’。"富士"与"嘎啦"各砧穗组合产量表现,自根砧中间砧乔化砧,其中‘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5年累计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砧穗组合在陕西千阳地区表现最佳,适宜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沈红’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苹果新品种,2010年通过品种审定。母本为123(‘金红’),父本为‘富士’,1978年进行人工杂交。由于当时选育目标偏重于大果型,该品系未能入选。后来发现该品系除果个较小外,树体抗寒性强于‘寒富’,果实品质优于‘寒富’,自2004年开始区域试栽,2007年引到铁岭。  相似文献   

19.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5个有机肥施用水平对威宁‘红富士’苹果的产量以及生长结果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威宁‘红富士’苹果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26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