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铁路气象服务中,常规的短期预报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引入短时临近预报,对雷暴、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既提升了预报的准确率,又为服务用户应对和防御气象灾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文章分析了短时临近预报在鄂尔多斯市铁路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对铁路安全运行的意义,希望能够借此提高鄂尔多斯市专业气象服务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茜  王坤 《南方农机》2024,(5):89-91
本研究利用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汶川县2022年7月12日08时—13日08时出现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就此类大暴雨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气象服务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和高原低槽共同影响,低层偏南气流为这次过程提供水汽输送和850 hPa偏东气流在沿山的动力抬升作用,促使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产生强降水天气;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因此,各级气象部门应积极通过提前预防暴雨天气、提升暴雨预警预报能力等措施做好暴雨气象服务工作,以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详细阐述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包括强对流天气预测、短时气候预警、农业防灾预报等方面;之后提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加强灾害监测、缩短预报时限、开发气象软件等措施,提高我国气象服务质量,确保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更加精准,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未来相关部门应注重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更精准地获取气象信息,并及时传递至农户手中,根据气候变化做出相应预防,切实降低气候灾害对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发挥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最大化价值做出努力,提高我国气象服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贺小璐 《河北农机》2022,(4):111-113
2020年8月29日凌晨开始,鄂尔多斯市普降中雨,渐渐中雨转成大雨,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强对流性天气,如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直至30日夜间情况才开始好转.在整个过程中,市旗两级气象部门通力合作,很好地完成了服务保障工作.一是预报和预警信息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基础,二是雨情监测实况统计为决策服务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天气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农业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相关部门应结合气象服务现状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对极端天气发生的时间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业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完善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传播系统的建立完善,加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投入,提高天气气候预测水平和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气温上升,气象灾害频发,气候对都市农业生产影响显著。针对我国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基础还比较薄弱的现状,对现阶段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气候变化、气象监测、灾害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等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强调了气象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对气象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主要路径与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构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优化更新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对临近天气与短时天气的预报、持续强化建设气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展开力度,以期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升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助力。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能够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能够对大气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做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高观测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规避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丽红  张磊 《河北农机》2024,(5):136-13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日益加大。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由于信息传递效率低、预测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气象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挖掘、模式识别、预测分析等方面有着强大能力,使得农业气象服务在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将智能化技术与农业气象服务相结合,开展农业气象智能化服务的应用研究,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将探索农业气象智能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气象科技的不断更新,同时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一些作用的影响下,天气预报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多。在天气预报的协助下可以了解地区气象状况,而技术的先进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天气预报对严重的气象灾害进行的预报,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预防灾害带来一定的帮助。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雷暴天气的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天气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粮食减产日益严重。因此,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要实现到2030年全球人口零饥饿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极端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气象服务能为农业的生产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为此,文章主要阐述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同时重点分析了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一种与电力紧密结合的气象信息预警系统。该系统在充分利用电力和气象已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气象雷达数据采集、电力专用气象设施以及地方气象来更新实时气象信息和预报信息,利用建立电网事故预警模型,实现对极端天气例如:大风、暴雨雷电、冰冻等可能对电网造成的灾害的天气的观测,进行定时、定点、定量的短时临近预报和全方位、多层次的预警;根据对气象信息的预测,可以对电网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且有许多天气因素,主要受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暴雨洪涝、寒潮、大风、冰雹、雷电、低温冷害、干旱、沙尘暴等。吉林省的气候基本表现出春季,初春快速变暖,夏季强对流天气频繁,持续干旱,秋季频繁雾霾,冬季气候变化严峻的特点。干旱、暴雨洪涝和风雹导致农作物的收成减少和房屋受损严重,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文将围绕吉林省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和服务应对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李凝  王楚茜  赵军  孙可  范野 《农业工程》2021,11(7):52-56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不断增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辽宁省阜新市主要农业灾害天气包括冰雹、暴雨、大风、干旱、霜冻和寒潮等,利用2000—2019年阜新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各种灾害天气发生特点、分布情况进行总结,阐述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为更好地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气预报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天气预报能够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进行预测,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现阶段,极端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阻碍了某些行业的发展。当前,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提升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2—2018年甘南州181个区域站及自动站雨量、高空、地面、卫星云图、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分析甘南州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出现在雨季,8月最多,多发生于午后,中心位于玛曲县城;主要分为高原低槽切变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等3种天气形势,以高原低槽切变型为主。短时强降水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可分为西北、西路、西南路径,高原低槽切变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以西路路径为主;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中尺度对流系统落区较分散,少部分表现为西路路径及西北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天气预报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天气关系到出行安全和施工技术安全。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天气预测,导致天气服务出现严重误差,使得一部分居民不相信气象广播信息。传统气象服务相对单一,缺乏气象知识的宣传。本文针对推进气象业务综合转型展开分析,阐述了气象服务特点,分析了新时期气象服务的发展需求,希望对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17年7月5日-6日,鄂尔多斯市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5个区域站降雨量突破50毫米,2个区域站在100毫米以上。此次降水天气是受暖湿系统影响,在大范围的稳定降水云系中,不断出现强对流云团,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出现。通过雷达资料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来探讨这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并对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市气象局运用新媒体技术先后开通了鄂尔多斯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矩阵、气象直播等,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天气资讯的传播和气象科普的宣传。一方面有利于公共气象更好的为公众服务,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公共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的冲击性。本文着眼于全媒体时代鄂尔多斯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其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促进全媒体时代鄂尔多斯公共气象服务良性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