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每667 m~2使用"激健"15m L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减量30%,与除草剂不减量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相当,建议在生产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优化水稻配方肥的施肥比例,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12kg/667m~2、纯磷5.5kg/667m~2、纯钾7.5kg/667m~2,相比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穗长和穗粒数,增产76.6kg/667m~2,增幅17.3%,增值185.9元/667m~2,产投比为11.1。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于豇豆播种覆土后,进行土壤喷施防除豇豆田杂草,防效最好是330g/L二甲戊灵EC150ml/667m~2,其次是330g/L二甲戊灵EC60ml/667m~2+激健15ml/667m~2,再次是330g/L二甲戊灵EC100ml/667m~2。330g/L二甲戊灵EC60ml/667m~2+激健15ml/667m~2处理比常规用药330g/L二甲戊灵EC100ml/667m~2处理用药量减少40%且防效稍好,施药后20d的总体株防效达95.7%;施药后30d的总体株防效达94.4%,总体鲜重防效达94.5%。  相似文献   

4.
以稗草和千金子为供试杂草,以南梗9108、南京11、K两优10号为供试水稻,通过室内整株生测法研究助剂GY-Tmax对双草醚、氰氟草酯防效和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90 mL/667 m~2助剂GY-Tmax后,双草醚对3~4叶期稗草的ED90由3. 651 1 g a. i./667 m~2降至0. 932 9 g a. i./667 m~2,这表明助剂GY-Tmax明显增加了双草醚对稗草的防效;双草醚对千金子的防效较差,且助剂GY-Tmax对双草醚防除千金子无明显增效作用。添加90 mL/667 m~2助剂GY-Tmax后,氰氟草酯对3~4叶期稗草和千金子的防效均有所提高,氰氟草酯对稗草的ED90由10. 903 5 g a. i./667 m~2降至5. 231 1 g a. i./667 m~2,对千金子的ED_(90)由6. 840 0 g a. i./667 m~2降至2. 873 6 g a. i./667 m~2。添加90 mL/667 m~2助剂GY-Tmax后,双草醚和氰氟草酯对南梗9108、南京11、K两优10号水稻的安全性与不添加助剂时相当。  相似文献   

5.
激健在稻田农药减量控害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药减量控害技术,2015年7月至11月在湖南浏阳晚稻上进行了减少农药常规用量30%~50%配合使用增效助剂激健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农药常规用量30%~40%,加入激健15 m L/667m~2处理的防效与常规用药不加激健处理的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河南滑县开展小麦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全程优化用药模式,即配套使用高活性种子处理剂与喷雾药剂,采用高效植保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在农药用量较农民自防减少12.4%~22.7%的情况下,病虫综合防效有所提高,单位面积每667 m~2纯收益增加83.2~104.3元,对病虫害的防控效果、经济和环保效益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养分含量的长效稳定肥料恩泰克、诺泰克、持力硼为材料,采取分期按需施肥方法,研究肥料及施肥方法对葡萄的增产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比较常规施肥与全营养肥料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全营养套餐施肥比常规施肥产量增产5.2%,葡萄糖度含量增加1.5%,每667 m~2纯效益增加83.1元。  相似文献   

8.
使用BCM-101高渗透剂6 m l/667m2和12 m l/667m2,或F-101高渗透剂12g/667m2和24g/667m2,与10%草甘膦铵盐水剂较常规用量降低20%即640 m l/667m2和降低40%即480 m l/667m2混用,其除草效果较10%草甘膦铵盐水剂800 m l/667m2单用,提高5%~10%。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咸宁市中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咸安区向阳湖镇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商品有机肥与复混肥配合使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其中,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kg、复混肥30kg和尿素10kg效果最佳,产投比最高,相比对照可增产23kg,增收54.8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和经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宜昌市植物保护站在夷陵区小溪塔街办"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社"柑橘基地开展了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通过综合运用人工释放捕食螨、悬挂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3次,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效均在80%以上;与周边橘园相比,667m~2增产1 000kg,优质果率和商品果率同步增长10%,每kg增值0.3元~0.5元,667m~2增收1 000元以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大力推进减量增效,开展了甲维盐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制剂5%甲维盐6 g/667m2,有20.8%的幼虫从玉米芯叶爬出且死亡;单独施用制剂5%甲维盐分别4 g/667m2、3 g/667m2、2.4 g/667m2时,从芯叶爬出且死亡的幼虫比率均≦6.3%,而加入助剂后,幼虫从芯叶爬出并死亡比率均超过20.8%,且防效与单独施用高剂量的5%甲维盐6 g/667m2差异不显著,均超过91.7%;推荐在对草地贪夜蛾虫害防治中添加增效助剂,可以提质增效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噁嗪草酮悬浮剂(SC)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或10%双草醚悬浮剂(SC)桶混使用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混用,1%噁嗪草酮SC 350 m L/667 m~2与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混用,在水稻移栽后7 d毒土撒施及移栽后13 d茎叶喷雾施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优于对照移栽前2 d 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8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7 d 50%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 75 g/667 m~2毒土撒施处理、移栽后20 d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D 100 m 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移栽后7 d施药处理对杂草的防效高于移栽后13 d施药处理。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或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桶混在水稻移栽后7 d或13 d处理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17年,驻马店市开展了综合应用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花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示范结果显示,对花生茎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96%和78.37%;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83.53%,对2代和3代棉铃虫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1.94%、76.92%;对田间自生麦苗、马唐、马齿苋等杂草群体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测产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花生果单产347.87 kg/667m~2,比常规防治区增产13.23%;花生售价高于常规防治区,总收益2087.22元/667m~2,比常规防治区提高27.21%。示范区减少使用农药2次,减少农药折百量189 g/667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的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明确了2017年和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种植农作物的农药平均使用量、使用次数、农药使用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农药减量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向日葵的农药使用强度最大,甜瓜的农药使用次数最多,常用农药共有28种。与2017年相比,2018年玉米、向日葵的农药平均使用量分别减少7. 57g/667m~2和5. 21g/667m~2。甜瓜的农药平均使用量增加了106. 13g/667m~2。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在北京市大兴区针对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病害开展了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微生物菌肥+1.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的处理,较性诱剂+化学防治的处理,增产450 kg/667m~2,增收587元/667m~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92 g/667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矿物油、激健、GY-T1602、GY-WS10、GY-W07、GY-S903和NF-100等7种助剂对双草醚、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双唑草腈、嘧啶肟草醚等7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除草剂桶混不同助剂对稗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矿物油、激健、GY-T1602、GY-S903、GY-WS10和NF-100等6种助剂对嘧啶肟草醚、双草醚和氰氟草酯等3种水稻除草剂具有减量增效作用,可减量25~50%;供试7种助剂对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双唑草腈等4种除草剂均无显著增效作用。根据生物测定结果筛选了11种具有良好减量增效作用的除草剂+助剂组合,分别为双草醚+GY-W07/GY-WS10/GY-S903/矿物油/激健;嘧啶肟草醚+GY-T1602/GY-WS10/NF-100;氰氟草酯+GY-T1602/GY-S903/激健。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莴笋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生物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1)、100%常规施肥(CK2)、8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1)、8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2)、7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3)、7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4)。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莴笋的株高、茎长及茎粗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2效果最优;在相同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下,化肥减施20%较减施30%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增强;T2处理莴笋叶绿素总量分别比CK1处理和CK2处理提高17.32%和1.74%;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高于其他处理6.90%~49.35%和6.26%~58.64%;与CK2相比, T1、T2、T3和T4分别增产4.76%、15.31%、11.06%和4.11%,其中T2产量最高,达8 277.00 kg·667m~(-2),其经济效益比CK2增长11.64%;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肥料贡献率均显著高于CK2处理, 100%常规施肥供大于求,供需平衡破坏,导致肥料的浪费;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莴笋硝酸盐含量降低, T3处理降低幅度最大,茎、叶中硝酸盐含量较CK2分别降低26.53%和20.96%;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提高莴笋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配施400 kg·667m~(-2)时效果更优。化肥减施20%的条件下配施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可增强莴笋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可食用部分品质,是实现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良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冶市稻田袋料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地和农林废料,安排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农业转型发展新途径,通过引进稻-菇轮作模式,进行黑木耳稻田袋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916"抗性好、产量高,产干黑木耳可达800 kg/667m~2左右,产值达4.6万元/667m~2,纯利润达到1.6万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小麦茎叶除草剂组合,并明确农药增效剂激健的应用效果,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施药试验,比较4个小麦除草剂组合(每个组合中含两种除草剂)的常规用量处理和对应的60%常规用量+激健的减量处理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组合减量与常量处理对小麦田杂草均有较高防效,药后30 d,除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的常量与减量组合外,其他药剂处理的株防效均达90%以上;含有相同药剂种类的常量与减量组合防效间差异不显著。苯磺隆+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的常量处理均对小麦叶片造成轻微药害,但对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且上述两组合添加激健的减量处理未出现药害。测产并分析效益,加入激健的减量用药处理区小麦产量较对应的常量用药处理区增幅更高,增收4.60~12.51元/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压泵喷雾机、电动喷雾机4种新型机械施药并加入助剂激健后农药减半的示范,调查上述处理对水稻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结果显示,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一定优势,高压泵喷雾机可作为后备选择。农药减量50%的情况下加入15mL/667m~2激健,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与常量用药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