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别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对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及反复实践验证 ,总结出了一种准确而实用的光肩星天牛成虫的雌雄性别识别方法。文中用对比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雌雄性别进行识别 ,以期读者能从中获益 ,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旨在找到呼和浩特地区园林生产应用中控制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0%±5%的室内环境下,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不同虫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低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高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低。同时研究了不同虫蜂比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接蜂量下,在虫蜂比为1︰1、1︰5、1︰10、1︰15时,寄主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4%、5.10%、15.88%和16.68%。经过分析,认为在呼和浩特地区,可于9月份根据虫口密度以1︰10的虫蜂比防治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3.
中国光肩星天牛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科研及生产部门广泛开展了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试验研究。宁夏、山西、河北、山东等地都开展了大规模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就该虫的寄主选择和偏好、杨树抗光肩星天牛品种序列、重要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动态、危害损失及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作一回顾,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植被覆盖率、郁闭度、林分位置对光肩星天牛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及林分位置对光肩星天牛有显著影响,随着覆盖率和郁闭度的提高,光肩星天牛数量越少,并且林缘的数量大于林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从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进行了一些探索,为今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释放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新疆杨光肩星天牛幼虫,测定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试验确定,在放蜂15d后,光肩星天牛幼虫开始停止排粪,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寄生率为46.6%,防治效果为45.2%。管氏肿腿蜂对新疆杨农防林带中的光肩星天牛幼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林木萌芽更新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王翠连光肩星天牛是危害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已盟于1990年在局部地区首次发现零星光肩星天牛,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对防治光肩星天牛的指示精神,立即组织了247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盟217万亩人工林进行普查。经过...  相似文献   

8.
由于光肩星天牛生活隐蔽、化学防治难等因素,不仅使许多林木遭到毁灭性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本文就林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工作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随着绿化面积的扩大和林木的成长,光肩星天牛的为害比较严重。但是,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隐蔽性的树干害虫,为害初期常不易引人注意,任其繁殖蔓延的结果,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光肩星天牛的幼虫蛀食枝干韧皮部,同时在木质部内蛀坑道,严重影响树干输送养分和水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利用辐射不育和化学不育2种技术防治焉耆盆地光肩星天牛,并筛选出最适辐射剂量以及最适不育药剂,进行了焉耆盆地光肩星天牛不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80、120与160 Gy等3个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对光肩星天牛的生育力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60 Gy辐照剂量影响最为显著;2种不育药剂(灭幼脲悬浮剂、CSⅡ可湿性粉剂)中以CSⅡ25倍液对光肩星天牛雄虫进行处理,与其配对的雌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显示出了较好的不育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生物学特性,更好地防治光肩星天牛,我们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情况进行了挤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成熟卵发育规律光肩星天牛5月下旬在树体内已能发育为成虫,6月中旬咬通木质部、皮层,钻出树体,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自然死亡。第一阶段,营养补...  相似文献   

12.
"注射法"防治光肩星天牛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一种防治光肩星天牛切实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对光肩星天牛进行了“注射法”防治实验。结果表明,其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喷雾法”,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同时省工、省力,方便实用,对于防治光肩星天牛及其他乔木树种害虫不失为一种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被害状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光肩星天牛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严格检疫、营林措施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途径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危害,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区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光肩星天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dae)的HB-NJ品系线虫和斯氏属(Steinernematidae)的S.glaseri、S.feltiae和Sc-All 4个品系线虫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HB-NJ品系线虫和Sc-All品系线虫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均有较高致病力,侵染5d后对幼虫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3.3%。并对哈尔滨市绿化树种糖槭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HB-NJ品系线虫和Sc-ALL品系线虫在林间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14d后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2000—2014年在乌拉特前旗国家级杨树蛀干害虫中心测报点固定标准地设置试验样地,连续调查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情况,对光肩星天牛世代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拉特前旗每年的光肩星天牛羽化数量有较大差异,呈现2年高峰、1年低谷的规律;连续观察标注光肩星天牛刻槽内的卵,成虫羽化规律呈现1年羽化1代与2年羽化1代交替,6...  相似文献   

16.
<正>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兖州县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发生普遍、危害重。为了巩固绿化成果,摸索有效的防治途径和方法,1982年我们承担了林业部和省林业厅联合下达的“防治光肩星天牛开发试验研究”项目。四年来,我们对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及效益等方面做了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压低了虫口,控制了危害,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哲里木盟奈曼旗等地的光肩星天牛危害比较严重,如新镇林场8.18万亩林地,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达1 00%,虫口密度在17~30头/株.光肩星天牛是林木蛀  相似文献   

18.
光肩星天牛对世界各地多种林木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全球性防疫难题。20世纪90年代,在纽约布鲁克林的阔叶树上发现了光肩星天牛。此后,光肩星天牛蔓延到长岛、皇后区和曼哈顿,并逐渐向美国各地扩散。以内蒙古柳树中的光肩星天牛防治为案例,介绍了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和真空/蒸汽处理的热力学原理,提出采用真空/蒸汽技术在真空水平46 662 Pa和蒸汽温度90℃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到500 min的时间内,杀死直径10~26 cm原木中的所有光肩星天牛,60℃保持60 min适中于原木中心,足以杀死所有现存的光肩星天牛幼虫、蛹和成虫。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以及不同防治方法的总结和研究得出: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手段,同时做到无虫时防虫,有虫时治虫。  相似文献   

20.
巴彦淖尔市光肩星天牛防治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二十年的防治,巴彦淖尔市的光肩星天牛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生面积由过去的25万亩下降到现在的13.71万亩,过去由于光肩星天牛危害,林木成片成带抽梢死亡的现象没有了。但是,光肩星天牛仍然可能再度暴发成灾,稍不重视就会扩大发生面积,而过度大面积使用化学防治势必会杀伤天敌,带来生态灾难。因此,在光肩星天牛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调整防治思路,合理使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