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提高泵汽蚀性能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以良 《排灌机械》1998,16(3):56-58
众所周知,我们在设计水泵时,总希望得到较小的NPSHr,来提高泵的吸程,特别是在设计吸程要求较高的冷凝泵时更是如此。鉴于目前高汽蚀性能泵水力模型很少,又没有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法这样两个因素,我们利用现有的比转速见相同或相近的泵作为模型,进行了高汽蚀性能泵的研究和设计。一、问题的提出要求用目前杭州水泵总厂生产的成熟产品40HG12.5-12.5,汽蚀余量为3m的泵作模型(见图1),改造设计成流量为12.5m3/h,扬程为12.5th,转速为2800r/min,汽蚀余量为0.8m的65PN-12.5冷凝屏蔽泵。式中NPSH-一的汽蚀余量V。---…  相似文献   

2.
泵诱导轮理论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诱导轮设计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流量系数和扬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诱导轮的关键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设计步骤。具体设计实例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既能改善泵的汽蚀性能,又能保证泵的效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离心泵叶轮水力模型无过载设计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仁强 《排灌机械》1999,17(2):12-14
介绍了对IS150-125-400泵叶轮水力模型进行无过载设计的经验 。  相似文献   

4.
100-YQH油气混输泵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油气混输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海神泵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自行研制了100-YQH油气混输泵,并对泵及泵的压水室第八段面进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绘制了相应的曲线。结果表明:该油气混输泵输送介质含气率较高,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QW15-22-2.2型低比转速潜污泵的水力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QW15-22-2.2型低比转速潜水排污泵的水力设计过程,重点探讨了其水力设计方法。样机测试表明,泵的性能优良,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赵新明 《排灌机械》1994,12(3):63-64
编写了Q-BASIC与AutoCAD的接口程序,建立了泵图形库,并建立了有关的形文件和图块,实现了从泵水力模型设计到泵结构设计全部由计算机完成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结合空调泵的运行特性,通过叶片泵的基本方程来讨论H-Q,N-Q曲线走势的决定因素;从水泵生产厂家的认知出发,对于空调泵的水力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40ZCB—16型化工自吸磁力泵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瑞 《排灌机械》2001,19(6):17-19
阐述了40ZCB-16型化工无泄漏自吸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外混流式结构及其水力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设计合理,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泵喷嘴的实验装置及微机控制系统,并分别对电子泵喷嘴系统及喷油泵-油管-喷嘴系统的喷油压力及喷油规律进行了测量及对比,实验结果证实电子泵喷嘴与泵油管-喷嘴系统相比,在提高喷油压力及优化喷油规律等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重庆江津市敬泉水泵厂设计的WDBM50-125D型单相电动微型泵,可在120-240V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突破了单相电动微型泵在150V电压下不能正常工作的禁区,解决了目前农村电压低无法正常工作的难题。经农业部水泵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泵达到规定性能,现已申请专利。主要技术参数:配套电动机功率750瓦,规定点扬程18米,规定点流量10立方米/小时,规定点泵效率>57.7%(实测值63.63%),规定点临界汽蚀余量<2二5米(实测值1.8米)。低电压能正常工作的微型泵  相似文献   

11.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生长于砒砂岩区10-40°沟坡上2-8a的人工沙棘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区域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取样分析。砒砂岩区种植沙棘之后,土壤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的保肥能力显著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负压给水对小白菜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南方冬季蔬菜小白菜(brassica)主动式供水灌溉(负压灌溉)最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地区2种典型蔬菜土壤—红菜园土和潮菜园土,3个不同负压给水(-5.0、-7.5、-10.0 k Pa)对土壤含水率、小白菜生长情况、耗水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菜园土种植冬季小白菜,最适宜的负压灌溉值为-10.0 k Pa,土壤质量含水率为18.7%,潮菜园土最适宜的负压灌溉值为-5.0 k Pa,土壤质量含水率为25.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自吸时间快、泵外特性高的轻小型射流式自吸喷灌泵,其工作原理是在普通离心泵的基础上集成一套自循环射流系统,用来加快泵自吸过程中气液混合速度、气水分离速度及自吸时间.新的设计方法将叶轮出口直径增加4%-6%,出口宽度加大10%左右,压水室第Ⅷ断面面积加大4倍.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喷灌泵具有较好的外特性和自吸性能,泵性能曲线稳定平坦、高效率区范围宽,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效率比国家标准规定值提高10.5%-11.1%,自吸时间比机械行业标准规定值缩短37-48 s.重量比传统自吸喷灌泵平均减轻20%.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引汉济渭工程重要调蓄枢纽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利用实际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分形理论汛期分期方法对三河口水库汛期进行分期,并进行相应洪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以期充分利用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基于分形理论得到三河口水库的汛期分期结果为:6月1日至6月30日为前汛期,7月1日至9月30日为主汛期;在分期汛限水位基础上,基于1954年7月至2008年6月共55年的长系列径流资料,拟定了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方式,进行多元化洪水资源化调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分期汛限水位后进行水库调度运行,将增加供水与发电效益,同时对下游河道生态供水满足程度有较大提高。本文结果表明分形理论可满足三河口水库洪水分期需要,可作为进行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移栽机的覆土装置受地面不平整的影响,导致覆土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栽机覆土量自动调节装置.装置由覆土滚筒、覆土圆盘、覆土厚度检测机构、覆土量自动调节机构和覆土圆盘角度调节器组成;控制系统由PLC和组态屏组成,实现移栽机膜上覆土量的自动调节控制.利用覆土厚度检测机构,获取膜上覆土厚度信息,借助PLC自带PID模块...  相似文献   

16.
离心筛网一体式微灌式过滤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新忠 《排灌机械》2006,24(3):20-23
含砂水流是微灌水源中一种常见的水质形式,目前国内对于含砂水流的过滤主要采用的是离心筛网组合式过滤器,但此种过滤器普遍存在构造复杂、水力损失大、造价较高等不足.针对其不足,通过试验对比,研究出了一种适于Q=80—140m^3/h流量范围段应用的新的一体式结构过滤器.测试结果表明,该过滤器的滤砂效果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水平,而水力损失仅相当于同类产品的32.5%-68.6%,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30%-40%.考核结果表明,使用情况与试验结果相符。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辛舟  杨志儒 《排灌机械》2007,25(3):31-33,63
碟式分离机的转鼓是一个复杂的锥体,按照传统算法进行其强度计算,得到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质量富余,从而影响到分离机的综合经济指标.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转鼓的总质量为目标函数,以其部分结构参数为优化参数,建立了转鼓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该模型为多维约束优化问题,选取了惩罚函数内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算法流程图.对实际转鼓的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可使分离机的转鼓质量减小24.2%,可提高机械效率,延长转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履带拖拉机负荷试验台在测试状态下的拖拉机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法,井采用∑-Δ技术对拉力信号实现有效滤波,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川径流量显著减少,这已引起严峻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等方面问题。本文基于SWAT模型,成功构建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皇甫川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1990-1999年月径流资料进行参数率定,2000-2004年月径流资料作为模型验证,对模型的适用性做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率定期的Nash-Sutcliffe系数Ens值和相关系数R2均为0.80,相对误差Re为-4.6%,验证期的Ens值为0.66,相关系数R2为0.67,相对误差Re为10.1%,总体模拟结果较为满意。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皇甫川流域未来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A kinematic wave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simulates the hydraulics of continuous flow furrow irrigation was linked with a crop yield model and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conomic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inflow rate, water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urrow length on uniformity of infiltrated water, runoff, gross profits and optimal number of 12 hour irrigations for corn (Zea mays) assuming other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be constant. Higher uniformity of infiltrated water but more runoff and, in some cases, more deep percolation resulted from increased flow rates. Increases in uniformity of infiltrated water leads to greater profits, which are however offset by the associated increases in runoff and deep percolation. The study shows economically optimal water management for furrow irrigation can be obtained with proper balance between changes in the input variables and runoff and to some extent deep percolation.Contribu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So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92521.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California State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Board Contract # 2-043-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