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巨大芽孢杆菌1259对产蛋中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择450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设对照组(基础饲粮)及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106cfu/g巨大芽孢杆菌BM1259)。试验期为28 d,每天统计产蛋情况等,计算生产性能;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20枚鸡蛋测定蛋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壳颜色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日粮添加巨大芽孢杆菌1259可以有效地改善产蛋中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复方杜仲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及ND-HI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复方杜仲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及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效价的影响。[方法]1日龄AA肉鸡400只随机均分4组。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添加0 g/L、1.25 g/L、2.5 g/L和5 g/L的复方杜仲。每周末各组随机抽样8只称重、心脏采血、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称重。[结果] 1至6周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各组间无差异。14日龄脾指数Ⅱ组高于Ⅰ组(P<0.05);21日龄Ⅱ组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Ⅱ、Ⅲ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42日龄复方杜仲Ⅱ、Ⅲ组脾指数均低于Ⅰ组(P<0.05),Ⅳ组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21日龄Ⅲ、Ⅳ组ND-HI抗体水平高于Ⅰ组(P<0.05);28日龄达到最高水平,Ⅱ、Ⅲ组高于Ⅰ组(P﹤0.05),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 复方杜仲水煎液对前3周肉鸡脾指数有一定的影响,且以低剂量组效果最佳。对ND-HI效价有增强作用,呈现量效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肉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鸡生长性状、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第一批次5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第三批次5、6、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8、10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肉品质:在胸肌品质中:第二批次失水率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1)。第三批次水分网上平养模式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5);粗蛋白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模式(P<0.01)。在腿肌品质中:第一批次PH值发酵床模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剪切力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结论①发酵床养殖模式下鸡体重优于网上平养模式;②三批次试验鸡产肉性能均较好;③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质优于网上平养模式,腿肌品质优于胸肌。  相似文献   

4.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选取375羽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羽。第Ⅰ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常规微量元素;第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5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试验期为4周,测定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结果表明:试验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差异不显著,但Ⅱ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Ⅱ组粪便中Fe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Cu、Mn、Z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Ⅲ组粪便中Cu、Fe、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中的Fe、M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Ⅴ组中的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同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性提高(P0.05)。在黄羽肉鸡配合日粮中用包被复合微量元素代替常规微量元素可减少配合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而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并可减少其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其适宜用量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探索湿性发酵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及粪便成分的影响,为湿性发酵豆粕在蛋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75日龄蛋鸡1152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8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4.5%、6.0%、7.5%的湿性发酵豆粕替代3%、4%、5%的普通豆粕,试验期为90天。结果表明:(1)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均显著提高平均蛋重(P<0.05),Ⅲ组显著降低破蛋率(P<0.05),平均产蛋率、料蛋比、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Ⅳ组的蛋壳厚度、Ⅲ组、Ⅳ组的蛋黄比色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的蛋形指数比值显著低于Ⅰ组(P<0.05);(3)同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Ⅲ组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4)Ⅲ组粪便的粗灰分、Ⅳ组粪便磷含量同Ⅰ组相比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蛋鸡配合饲料中使用适量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能提高蛋重、改善蛋品质,降低粪便中氮、磷的排放量,其适宜替代量为6.0%~7.5%。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作为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探究发酵时间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由两部分组成,均为室温厌氧发酵:(1)发酵时间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加水量55 kg,发酵时间设48、72 h两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2)发酵水分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分别设加水40、55、70 kg三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发酵时间72 h。试验结果:(1)与发酵48 h的豆粕相比,发酵72 h的豆粕中游离氨基酸+寡肽、(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分别极显著提高了(P0.01)14.29%、12.92%;p H极显著(P0.01)降低了7.26%;(2)加水量为70 kg组的游离氨基酸+寡肽和(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均极显著(P0.01)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0 kg组,p H极显著(P0.01)低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5 kg组,益生菌活菌数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5),多肽/粗蛋白极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1)。结论表明: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复合菌种组合发酵豆粕,其合理的发酵时间为72 h,加水量为70 kg。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80只7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05%的蜡样芽孢杆菌PAS38制剂,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试验组鸡体质量及净增质量均比对照组高,但仅在28 d时差异显著(P 0. 05),空肠和回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试验组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在28,42 d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法氏囊指数在42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42 d时试验组血清中IL-2和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P 0. 05),IL-4含量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肉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IL-2、IFN-γ、GBP1、IRF1的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IL-10 mRNA转录水平低于对照组; IL-4 mRNA转录水平在胸腺组织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在法氏囊组织中则显著(P 0. 05)或极显著(P 0. 01)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PAS38具有促进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并且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9.
银翘天甘对猪链球菌Ⅱ型病理模型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观察银翘天甘中药制剂体内抗猪链球菌病的效果。用猪链球菌Ⅱ型对18~22 g昆明鼠攻毒并开展预防和治疗实验。预防试验是用猪链球菌Ⅱ型对18~22 g昆明鼠攻毒同时口服银翘天甘中药制剂0.5、1.0、2.0 g/mL,1次/d,连用3天,观察7天后的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保护率;治疗试验是先用猪链球菌Ⅱ型攻毒并建立昆明鼠疾病模型后口服上述药物,2次/d,连用3天,观察7天后的动物死亡率、治愈率和有效率。预防试验结果表明:银翘天甘中药制剂组实验动物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给药组实验动物发病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银翘天甘中药制剂组昆明鼠死亡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有效率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口服低剂量银翘天甘中药制剂能够在昆明鼠猪链球菌病理模型上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黄芪多糖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黄芪多糖的组合应用,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360只艾维茵肉鸡分为6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复合微生态制剂;Ⅴ组每周前3天在基础日粮中连续添加0.3%黄芪多糖;Ⅵ组同Ⅴ组每周前3天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同时在日粮中每天添加0.4%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42天。结果表明Ⅱ、Ⅲ、Ⅳ组均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Ⅲ组和Ⅳ组作用显著(P<0.05),Ⅱ组在42日龄作用显著(P<0.05),其中Ⅲ组效果最好;Ⅴ组在42日龄作用也显著(P<0.05)。Ⅵ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功能(P<0.05),且效果稳定,Ⅵ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其作用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高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与Ⅴ组比较,其作用显著(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微生态制剂益多宝和黄芪多糖均可提高肉鸡免疫机能,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1.
将70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头,在口蹄疫免疫过程中按1%添加剂量使用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开始连续饲喂3天,Ⅳ、Ⅴ、Ⅵ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饲喂1天。对照组(Ⅶ组)不喂药。分别于免疫前一天和免疫后14d、21d、28d和二免后28d,采血检测NK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投药组NK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Ⅰ、Ⅱ、Ⅲ组NK细胞数量高于Ⅳ、Ⅴ、Ⅵ组,Ⅱ组NK细胞数量最高,其中Ⅰ、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Ⅳ、Ⅴ、Ⅵ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添加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血清谷草转氨酶等酶活性的影响,来判断其能否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试验将8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20头。其中试验I组为对照组,试验Ⅱ、Ⅲ、Ⅳ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25、45mg/kg的GABA,试验期28天,统计试验全期的生产性能指标,并测定试验结束时血清蛋白水平和酶活性。结果显示:试验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45 mg/kg添加组稍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添加组和25 mg/kg添加组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 mg/kg添加组料重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TP、ALB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15 mg/kg添加组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GO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15 mg/kg添加组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显著低于(P<0.05) 45 mg/kg添加组。说明日粮中添加15 mg/kg GABA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可有效降低血清尿素氮的水平和GOT、AL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期70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以高腐烂(Ⅲ、Ⅳ、Ⅴ)等级的长苞铁杉倒木作为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基质和覆盖物,探讨倒木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长苞铁杉的更新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研究中选择直径>20 cm、Ⅲ~Ⅴ腐烂等级的长苞铁杉倒木为试验材料,分不同等级倒木与黄壤土按质量比例2:8、5:5、8:2、1:0、CK(对照,只有黄壤土)探讨倒木作为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等级倒木按照覆盖住种子的不同覆盖厚度2.5、5、7.5、10 mm、CK(对照,只覆盖绵沙)研究倒木覆盖对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倒木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第Ⅲ等级和第Ⅴ等级的倒木在木:土=5:5处理下种子发芽率与幼苗根长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2)第Ⅳ等级的倒木在木:土=8:2时长苞铁杉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在木:土=5:5处理显著影响长苞铁杉幼苗的根长和叶长;各腐烂等级(Ⅲ、Ⅳ、Ⅴ)的倒木在木:土=1:0处理下,长苞铁杉幼苗CAT活性、PPO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第Ⅴ等级倒木对长苞铁杉幼苗POD活性影响显著。(3)第Ⅲ等级倒木覆盖7.5 mm处理下,长苞铁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K),覆盖5 mm处理下幼苗根长显著高于对照组(CK);不同腐烂等级(Ⅲ、Ⅳ、Ⅴ)倒木覆盖5 mm处理对长苞铁杉幼苗的叶长有显著影响;第Ⅲ等级倒木覆盖处理下长苞铁杉种子发芽率优于其他等级,但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作云  杨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163-16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包括前期(Ⅰ)、中前期(Ⅱ)、中后期(Ⅲ)和后期(Ⅳ))不同土层(包括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 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每个恢复阶段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先升后降,呈现出倒“U”形规律,TN和TP的含量显著减小(P<0.05),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每土层的4个恢复阶段的SOC的大小具有“波动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N和TP的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后期(Ⅳ)>中后期(Ⅲ)>中前期(Ⅱ)>前期(Ⅰ),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随着植恢复的进行, 0~100 cm土壤SOC、TN和TP显著增加(P<0.05), C/N、C/P和N/P显著减小(P<0.05);(3)相关分析说明: C/N与SOC、SE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N、TP、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P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P与SOC、TN、TP、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SBD、SE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中N和P两种元素的需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选用1日龄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1~4组饮水中肌肽的添加量分别为0、20、40、60mg/L,每周末测定各组肉鸡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观察肌肽对肉鸡肌纤维直径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周龄肌肽试验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周龄,中、高剂量组的胸肌肌纤维直径分别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周龄,高剂量组的胸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周龄,低剂量组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5周龄,中剂量组的胸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的腿肌肌纤维直径分别极显著或显著地小于对照组(P<0.01,P<0.05)。6周龄,肌肽试验组肌纤维直径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1~3周龄肌肽各剂量组肌纤维直径的发育速度快于对照组,而4~6周龄肌纤维直径的发育速度低于对照组,1~3周龄肌肽处理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五倍子对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南大学水产与水文学院,重庆 400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