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整地方式与直干桉造林早期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退耕还林的荒地上对大穴整地、全垦整地、撩壕整地(20×40cm、40×40cm、60×40cm、80×40cm)进行试验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对直干桉高生长影响显著,造林早期效率差异明显,以撩壕整地方式早期效益最佳;不同撩壕规格整地对直干桉高生长影响也显著,以60×40cm规格直干桉造林早期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造林整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夺取林木速生丰产,适应林业大干快上的形势,广大群众创造性地发明了撩壕整地。撩壕整地是一种新的整地方式,它综合了带垦和全垦整地的优点,又在二者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的优点,能加速林木的生长,缩短成材期,适合于任何种类的土壤造林(包括紫色页岩),为多快好省地发展以杉树为主的用材林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3.
整地方式对水土保持及杉木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不同整地方式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杉木幼林生长效果,进行了5年的连续定位观测。整地方式的水保作用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前期降雨以及地形和抚育措施等均有密切关系。水保能力以穴垦最大,其次为水平带垦,再次为撩壕,全垦最小。平均每年每ha的固体迳流分别为0.023t,0.06t、0.454t、3.144t,液体迳流分别为0.92mm、1.76mm、4.68mm、9.68mm。全垦坡度超过25°,流失量急剧增加。但杉木幼林高生长,以撩壕的为最好,分别比全垦、水平带垦和穴垦高10.8%、35.5%、65.5%。单位面积以撩壕投工量最多,分别比全垦、水平带垦和穴垦多37.5%、53.8%、76.3%。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怀集县林科所在创造撩壕种杉六年成材的基础上,对撩壕的整地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将挖大撩壕改为筑大撩壕。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先用草皮泥筑一条撩壕基,然后挖平壕底,将黄土填在基边(图1),再将撩壕上的表土填入壕内,最后在靠山边处开一条排水沟(图2)以防雨水冲崩壕基。这种新的撩壕整地方法,既能确保土、肥、水和造林后三年内不用除草抚育的优点,又能节省一半以上的劳力。过去挖撩壕一亩需40~50个工,改进后只要20个工,同时这种整地方法,可以保持壕内土壤疏松,使土壤有良好的通气条件,促进林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5.
我县在以往的造林整地中,多采用全垦整地和全垦成梯打大穴.这两种方式各有弱点,全垦整地水土保持能力较弱,抚育管理不便.全垦成梯打大穴虽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但因在成梯中把绝大部分表土推到梯埂,还入植穴的极少,因此不利于幼树的生长.在去冬今春整地造林的群  相似文献   

6.
李永红 《湖南林业》2008,(11):22-22
一、造林地的选择与垦复。一般要求低山丘陵区土层厚度不少于60厘米,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质地中壤土较粘,石砾含量少的黄棕壤、黄壤、红壤或黄红壤。风害严重的山口、迎风面和山顶冈头,低洼积水地,均不能选作造林地。坡度小于25度,可采取全垦整地,定植穴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坡度大于25度,采用水平梯地,大穴栽植。立地条件较好的小面积造林,宜全面割灌,水平带状全垦整地,丘陵还提倡撩壕整地,带宽1米。  相似文献   

7.
一是整地挖穴关 :整地方式要根据不同地点、山场、坡度、树种和经营水平 ,分别采用全垦、撩壕、条垦、穴垦等四种方式。凡是全垦山场要作成平台或梯田 ,实行农果间作。全垦、条垦深度 2 0~ 2 5厘米。条垦要挖成水平条带 ,带宽 80~ 10 0厘米。撩壕深、宽各 80~ 10 0厘米。全垦、条垦、穴垦都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密度 ,在确定定植点之后开挖植树穴。植穴的长、宽、深为 80~ 10 0厘米 ,并将表土、底土分别堆放 ;底部要挖平 ,底部宽度与上部接近。整地结束后 ,在植树前每穴施用已腐熟的厩肥 1担或枯饼肥 1公斤。并分别与表土、里土拌匀后 ,先将…  相似文献   

8.
等高撩壕整地造林是山区造林的一种很好的整地方式,造林不但容易成活,而且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1995年奉节县在草堂镇樊家村、石马村采用等高撩壕整地方式进行建园造林180hm~2,效果很好。1996年推广到朱衣镇的大瓦村、双碾村撩  相似文献   

9.
桉树生长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整地。良种桉(指尾叶桉、巨桉、柳桉、邓恩桉以及巨尾桉、尾巨桉、柳窿桉、雷林一号桉、柳州、横县的柠檬桉、山口83002号窿缘桉等)在我区主要栽培于平原台地和低丘地区。整地多为机耕、全垦挖大坎。而来宾县根据本县多为低山和丘陵,不适宜搞机耕的实际情况,采取撩壕整地造林,收到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桉树造纸,开发新的造纸原料资源,通过可行性论证,选择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和柠檬桉(E. xitriodora)林纸结合,定向培育。造林规模8000亩,其中柳桉7530亩、柠檬桉470亩。3.5—7.5年生,总体年均生长0.87m~3/亩。新引种的柳桉比柠檬桉早期更速生,以1987年造的2864亩柳桉生长最快,3.5年生胸径8.1cm,树高9.7m,年均生长1.03m~3/亩,速生丰产效果显著。本文结合在大面积造林的同时开展了辅助试验,总结了容器育苗、撩壕整地、适当密植、全垦抚育、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造纸中试结果表明,用全柠檬桉硫酸盐浆或加20%马尾松浆生产的胶印书刊纸各项物理指标达国家标准,印刷性能良好。试验基地的成功,为今后推广桉树造林、发展造纸原料基地提供良好样板和科学依据,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桉树在不同地区的整地方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目前桉树人工林成片造林的实际情况,将桉树造林地分为A类:海滨平原、台地、丘陵和小盘地;B类:台地、中低山丘陵;C类:云贵高原三种类型。对其中的造林整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出:A类以机械整地为主,在各种机械整地方式中,拨桩裂土的投资额合理,经济效益较好;人工拔桩后再行机械全垦,开沟造林是人工整地和机械整地结合的模式,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B类地区人工全垦能获得较大生长量;大穴(80cm  相似文献   

12.
对湘西喀斯特地貌区域3种不同整地方式(撩壕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营造的杉木纯林生长进行动态监测,研究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幼苗成活率随着整地规格的提高而提高;整地规格越高,连年生长量越大,但是其影响一般在12 a左右消失,3种整地方式下杉木的主伐年龄均为21 a;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均极其显著,撩壕整地的杉木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大穴整地和小穴整地;另外,整地规格越高,越有利于生物量的累积。综合结果表明:撩壕整地方式是提高杉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土壤发育良好的湘西喀斯特地貌区域杉木造林最理想的整地方式是撩壕整地,其规格为:100 cm×100 cm×50 cm。  相似文献   

13.
通过挖穴、全垦、撩壕3种不同整地方式,分析整地对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pa)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经营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整地方式对厚荚相思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无影响,树高、胸径和1.5年生时的蓄积生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不显著;对林分结构和2.5年生时蓄积的生长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性。综合分析认为,较理想的整地方式为挖穴。  相似文献   

14.
撩壕种杉     
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怀集县林科所广大革命职工,对杉木速生丰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经过反复地实践,总结出了“撩壕”整地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好方法。一、“撩壕”造林的方法按等高线挖长坑,去心土后填入表土的造林方法叫做“撩壕”造林。坑沟宽0.67米,深0.5米,长数丈的叫做“大撩壕”;坑沟宽0.5米,深0.33米,长数丈的叫“小撩壕”。挖坑先从山下挖起,把黄泥放在沟下边,按规格挖好后,将沟上边的表土产入沟内填满。完工后按一定距离再挖一条,方法同上。挖壕过程中,将清除的石头黄泥放在沟间,防止杂草蔓生,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造林整体的特点及重要性,并以桉树为例,对桉树造林整地方式——全垦和不整地对桉树生长和对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全垦优于不整地,科学的整地方式,对桉树的生长和土壤性质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丘岗地引种桉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桉树在江西中部低丘岗地引种栽培及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桉树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带营养袋种植、撩壕整地、基肥深施等技术措施,可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桉树的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造林地选择 桉树适应性强 ,在脊薄的土壤也能生长。但只有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要想丰产 ,必须选择好的造林地。桉树适宜疏松、深厚 (>80cm) ,肥沃的土壤 ,赤桉无性系要求海拔 6 0 0m以下 ,邓恩桉 80 0m以下 ,柳桉 10 0 0m以下 ,千万不要将有机质贫脊 ,板结浅薄的土壤及风口处作为桉树造林地。2 栽植密度 赤桉无性系 3m× 1 5m ,每亩 14 8株 ;邓恩桉、柳桉 3m× 2m ,每亩 117株或 3m× 3m ,每亩89株。3 整地 桉树丰产林或工业原料林基地 ,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必须全垦大穴整地。穴大 6 0cm× 6 0cm×…  相似文献   

18.
1.土壤条件 杜仲造林地宜选择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冲、山的中下部,山腹谷地、山间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氮、磷、钾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才能促进杜仲植株的良好发育。贫瘠之地,植株生长发育受制约,易形成“小老头”树,整个生长期体现出未老先衰。 2.整地 杜仲为深根性树种,整个根系极为庞大,造林地要尽量做到全面深翻,至少也要挖深30cm。整地方式有全垦后挖大穴、撩壕、鱼磷坑等。整地方式的选择,应视造林地现状而定,如果是退耕地的,只是全垦挖大坑;若是荒山、灌丛生林地,则要先砍杂  相似文献   

19.
试验地在海拔500米的云务坪林场,为撩壕整地.规格:高深各为40厘米,用上方表土埋入壕中至水平.外侧为穴状整地,规格为50×50×20厘米.1976年3月整地,1977年2月造林,苗木未经选择.1980年12月10日连续选20株,每年进行树高、胸径的测量,生长情况如表:造林后3—5年内幼林根系扩张很快,撩壕整地加深了松土层,为杉木根系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丘陵地区广大干群,破除迷信,大胆创新,在杉木造林时,推广了撩壕整地的新技术.它对促进杉木速生丰产的重大意义,已为人们所充分肯定,在这点上并无分歧.但是,在关于撩壕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上,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撩壕的深度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撩壕深翻土壤,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从而影响杉木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