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猪水肿病常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引起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症状,发病率10%~30%,但病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猪水肿病常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引起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症状,发病率10%~30%,但病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3.
王春 《饲料研究》1995,(6):30-31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仔猪水肿病是自农村中广泛使用高蛋白高能量颗粒饲料以来而逐渐多发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只发于断奶仔猪,引至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神经症状,有时伴有呕吐、拉稀,剖解后可见胃肠充血水肿,此病突发性强,死亡快且死亡率极高不易治疗。目前...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某猪场有能繁母猪60头,仔猪130头,其中有4个圈舍45头仔猪发病,平均体重12~20千克,就诊时有9头猪全身麻痹,共济失调,四肢呈游泳状,眼睑水肿,诊断为水肿病,并很快有4头猪死亡.另有36头症状较轻,稍有跛行.对这些仔猪马上进行隔离治疗.经过5天紧急治疗,症状较轻的36头仔猪,只有1头死亡,其余35头痊愈,且没有新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笔者在2005年5月份在吉林省梨树县金山乡养殖场,饲养32头仔猪(体重为13 ̄20千克),分圈饲养。有1圈共10头仔猪,有9头发病,其中1已经死亡;另外两圈仔猪未发病。2临床症状1头仔猪于发病半天内死亡,不见任何症状。其8头仔猪已发病1天多,可见精神沉郁,不愿走,采食量降低;有的突然发病,呼吸困难,抽搐,口白沫;眼睑、前额、颜面部水肿,有的眼球外突;发前2 ̄3天,有的猪腹泻,排灰色便,有的不见腹泻然发病;无继发感染时,体温正常,临死时体温下;病程稍长的则出现神经症状,即兴奋不安,冲撞做圆周运动,共济失调,前肢或四肢麻痹,甚至卧不起做划泳…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猪的生理特点,对猪病的诊断一向比较困难,临床上多依赖于感观上的认识和畜主的主诉,做出初步诊断。在畜主主诉中,特别是观察仔猪症状,约有60%~70%提及四肢不随意运动。认真分析不四肢运动变化,结合其他症状,对正确诊断猪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以来,在兰坪县金顶乡范围内,5周龄至3月龄的仔猪发生一种以眼睑肿胀,视物不明,四肢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及一系列神经症状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为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以前不常见的猪病近年来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就是其中之一。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猪肠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传染病。又称为塔番病、猪脑脊髓灰质炎、猪病毒性脑脊髓炎等。临诊上以四肢麻痹和感觉过敏、震颤、轻瘫、惊厥等脑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常可导致哺乳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能引起240多种动物发病,对于猪主要引起繁殖母猪的流产、死胎、产弱仔、返情及屡配不孕;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  相似文献   

10.
<正>1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10%~35%,发病后仔猪表现为先腹泻、后便秘,眼睑、颈部、腹部等皮下水肿,并出现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和划水等神经症状,由于临床发病迅速,病程短,治疗效果不佳,发病猪往往以死亡为转归,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该病血清型众多,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用于免疫,因此本文结合养猪生产,从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疾病病因,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高热传染病,多发生在1~4月龄的仔猪,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慢性病例为坏死性肠炎或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015年4月中旬我县某生猪养殖户发生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耳尖、四肢末端及腹部发绀,伴有黄色下痢并死亡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救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水肿因大肠杆菌诱发急性、致死性疾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为:先腹泻、后便秘,眼睑、颈部、腹部等皮下水肿,并出现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和划水等神经症状。考虑到仔猪水肿发病急,病程短,治疗效果不佳,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视,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简要介绍该病的防治措施。1临床症状猪群突然发病,病猪精神沉郁,绝食,体温38.5℃~39.5℃,眼睑水肿下垂,下颌及颈部水肿,有的头盖部也出现水肿;眼结  相似文献   

13.
一、流行病学不同品种、年龄、用途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天气骤变时易发 ,外采仔猪易发。二、临床症状仔猪一般病情严重 ,尤其是外采仔猪呈急性经过 ,死亡率相对较高。病的初期 ,呈现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达41℃左右 ,喜饮凉水 ,不吃食 ,先便秘后腹泻 ,粪便稍带黄绿色 ,恶臭 ,耳后及四肢下皮肤有出血斑点 ,有的连成块 ,指压不退色 ,后期四肢麻痹站立不稳 ,一般10天左右死亡。调查发现有的仔猪未进行免疫接种 ,有的仔猪免疫情况不明。成年猪症状不太明显 ,体温略高、食欲不振、消瘦行走无力呈摇摆状、便秘与腹泻交替 ,皮肤出现暗红色斑点 ,指…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猪伪狂犬病是猪群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脑膜脑炎型链球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损伤感染,大小猪都可感染,以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发病和发病率最高。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发生较多,并以除全身症状外,很快表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为典型特征。由于闷热、潮湿、多雨的夏季来临,在转群、受伤、通风不良、排湿降温不及时等管理不善的情形下,为细菌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仔猪因体质弱、免疫力低极易得此病,故笔者结合临床病例及多年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神经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从精神状态上看,主要表现为兴奋或抑制;从运动机能上看,主要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瘫痪,更多地表现为强制运动,如转圈运动、盲目运动、暴进暴退、滚转运动等。猪患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食盐中毒等疾病后,都可能会表现出神经症状,主要的表现有:共济失调、阵发性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样划动等,临床上应注意进行仔细的鉴别,才能确保不会出现误诊、误治。1 鉴别要点1.1 脑脊髓炎引发猪脑脊髓炎的病原有两种,即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和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前者引起猪的传染性脑脊髓炎,后者引起猪的血凝性脑脊髓炎。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发生于仔猪,尤其是4~5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病初体温高达40℃~41℃,不久即出现各种神经症状,严重者眼球震颤、头颈后弯、肌肉抽搐、昏迷不醒,随即发生麻痹,呈犬坐姿势或一侧横卧,有响声出现或触摸机体时,四肢会出现不胁调运动或头颈后弯。轻型病例主要出现兴奋、发抖、平衡失调、运动失控、肢体麻痹等症状。少数病例为最急性型,在24小时内死亡,多数为急性型,于3~4日内死亡。血凝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2周龄以下的仔猪,更多见于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常常听到畜主描述患畜症状时,提及不随意运动,特别在仔猪有60%~70%具有四肢不随意运动症状。应认真分析,结合其他症状,对猪病做出正确诊断。1单纯四肢变化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是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引致断奶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痊挛和昏迷等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因且称之为“水肿病”。现巳证实,该病与某些大肠杆菌菌株所产生的物质——Vero毒素(VT)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3月,宝应县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15日龄仔猪发生大批死亡的疫病。发病仔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运动失调,痉挛、间歇性抽搐,呕吐或腹泻,有的仔猪作转圈运动,最后四肢麻痹而死。经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疫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免疫研究概况朱庆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世界上4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报道,在我国也有2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