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提高鹅的产蛋量和种蛋的受精率,使每只种鹅生产出更多的健壮的雏鹅.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产蛋期种鹅产种蛋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做好种鹅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在生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养好种母鹅可以获得优良的种蛋,进而增加收益,促进养鹅业生产发展,而雏鹅的培育也是左右养鹅发展关键因素。实践证明,无论是蛋鹅饲养还是肉鹅的育肥,雏鹅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与产品的品质密切相关,也与产蛋率的高低和肉料比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雏鹅阶段对环境的要求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雏鹅就是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的小鹅,也常常称之乳鹅,这段时间的培育也叫育雏。要根据雏鹅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应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喂养、培育,为成雏鹅饲养创造先决条件。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的体会,就雏鹅的培育及饲养管理总结点滴经验,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鹅是草食水禽,具有食性广、耐粗饲、生长快、耗料少、好饲养等特点。它能像牛、羊一样。消化大量的青粗饲料,一般只需饲养60~70天,就可作为肉鹅出售。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鹅。雏鹅培育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养鹅的成败。 鹅虽然是粗吃粗长的家禽,但刚出壳的雏鹅必须精心饲养。除做好保温防潮工作外,必须加强饲喂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种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每年9~11月进入产蛋期,产蛋期后至次年5月进入休产期。种鹅的这一繁殖特性使得雏鹅及鹅肉的生产、供应也具有季节性。生产中利用强制换羽及控制温度、光照、营养等技术可实现种鹅5~9月反季节繁殖。1适时留种种鹅反季节繁殖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留苗培育,另一种是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节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培育反季节繁殖种鹅都要适时留种。留苗培育,留种时间要根据鹅种的开产日龄而定,如四川白鹅开产日龄一般为200~210日龄,其可在9~10月选留种鹅雏苗进行培育,选留的鹅苗在次年4~5月开产,6~8月进入产蛋高峰。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  相似文献   

5.
皖西白鹅强制换羽(拔毛)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鹅在上个产蛋年结束后,进入休产期,后备种鹅及肉用仔鹅180日龄前后,在环境湿度在20℃以上强制换羽是最佳时机。种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种鹅抗应激能力,不会影响下个产蛋年产蛋量。在下个产蛋年产蛋前50天左右,加强饲养管理,搞高营养水平,恢复体力,长齐羽毛,使下个产蛋年种鹅开产齐、蛋重大,孵化雏鹅健壮、肉鹅生长快,提高了种鹅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现将皖西白鹅强制换羽(拔毛)具体操作以及后期管理、防疫程序总结如下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养种鹅是为了使其产蛋供孵化育雏。在70日龄左右选留的后备种鹅仍处于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体质较差。只有在做好种鹅选育工作的同时,根据种鹅的生理特点和种用阶段进行科学饲养,才能培育出优良种鹅、获得较高的种用价值,从而增加产蛋量、提高雏鹅成活率,此乃进一步扩大养鹅生产的关键所在。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生产实践中,种公鹅与种母鹅的比例一般先按  相似文献   

7.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8.
陈静 《水禽世界》2014,(4):10-11
鹅有明显的繁殖和生产季节性,每年9月份进入繁殖产蛋期,至次年5月底停止产蛋,进入休产期,6-8月炎热季节基本不产蛋繁殖。这种明显的季节性繁殖造成了雏鹅及肉鹅的市场价格在7-10月份较高。而冬季1-2月份雏鹅上市高峰期与中国传统的春节休闲时节重叠,牧草短缺,农户养鹅积极性下降,雏鹅供过于求;只有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在夏季鹅苗价格高的时候,生产销售鹅苗,在冬季肉用鹅价格高时淘汰种鹅上市销售,才能使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其目的方法:在常规饲养的种鹅中适时留苗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但其饲养管理方式与常规饲养的种鹅有所不同,只有严格控制光照和温度,采用人工换羽和控料技术,才能适时开产,  相似文献   

9.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培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因此,根据雏鹅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和要求进行精心饲养、正确管理,以确保育雏的饲养效率,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1 严格做好雏鹅的选择 选择健壮的雏鹅是雏鹅高效饲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种鹅的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到繁殖性能,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为肉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雏鹅,因此,要加强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以提高产蛋量和蛋的质量。种鹅的产蛋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加强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产蛋性能,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鹅的饲养管理一般分为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三个阶段,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使每只种母鹅产出更多的健壮雏鹅,因此,掌握好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种鹅产蛋期一般分为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三个阶段.饲养种鹅的目的是使种鹅产出更多的健壮的雏鹅,因而搞好种鹅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在该阶段的饲养上要逐步投食,并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尤其要注意补饲矿物质饲料. 后备种鹅进入产蛋前期时体质健壮,生殖器官得到较好的发育.一般后备母鹅体态丰满,羽毛紧贴体躯,并富有光泽,其性情温驯,食欲旺盛.  相似文献   

14.
<正>天气渐渐转凉,大多产蛋鹅由休产期过渡到开产期。这时期要做好产蛋前及开产的饲养管理工作,使鹅的生产性能完全发挥出栏,打下良好的生产基础,确保产出又多又好的雏鹅。(一)加强种鹅的选择种鹅  相似文献   

15.
实现反季繁殖有2种途径,一是在常规饲养的种鹅中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二是适时留苗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但其饲养管理方式与常规饲养的种鹅有所不同,严格控制光照和温度,采用人工换羽和控料技术,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6.
魏农业 《水禽世界》2021,(2):45-46,48
雏鹅是指出壳至30日龄前的鹅,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代谢旺盛、喜水等生理特点,因此其培育要求同成年鹅有很大差异,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雏鹅培育,以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青年鹅也叫育成鹅,是指雏鹅长到4周龄以上,选留为产蛋鹅或者转入育肥前这段时间的鹅。青年鹅的生长特点是吃的食物较多,消化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都有所增强。该阶段也是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非常快的阶段,并且能够大量以青草、野菜为食,因此这段时间应加强对青年鹅的饲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提高肉用种鹅受精率是提高出雏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肉用种鹅产蛋少,一般年产蛋在30~80枚。为能当年出栏,又受出雏时间和饲养期限制,所以可利用的种蛋每只鹅只有30枚左右。只有提高种蛋受精率,才能提高出雏率。笔者在实践中采取如下措施,可提高种鹅受精率。  相似文献   

19.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友谊县的养鹅业已初具规模,村村有专业户,而且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数量已上升至万只左右,人们养鹅的积极性很高。但就其养殖技术水平而言,急需提高,尤其是种鹅的饲养管理知识急待普及。种鹅的饲养管理分为雏鹅、育成鹅及产蛋鹅的饲养管理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1雏鹅饲养管理雏鹅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新陈代谢旺盛,易扎堆,个体小,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差。1.1尽早饮水雏鹅运到育雏舍后,休息一会儿便可开水。雏鹅最好饮用凉开水,水温与雏舍温度接近,初次饮用的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能有效地降低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