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验探讨了早期断奶仔猪的适宜饲粮类型及营养水平。试验一,将24头35日龄断奶的长×内F_1仔猪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四种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中含少量动物性饲料可提高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试验二,将36头35日龄断奶仔猪分成6组,分别饲喂六个不同能量蛋白比的全植物性饲粮。结果表明,日粮中Cp为20%,DE/Cp为17.3—19.5(大卡/克)时,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仔猪早期断奶前后消化道发育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酸化饲粮对改善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效果;根据现有试验结果,探讨了饲粮酸化的可能机理;并提出了酸化饲粮在仔猪营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建昌成年公鸭探讨了不同类型饲料(豆饼、菜籽饼、小麦麸、统糠、牛鞭草粉、玉米、小麦)TME测定的适宜消化道排空期和排泄物收集期。排空处理为24和/或32、40小时,收集期为24、32、40、48小时。结果表明,除牛鞭草粉外,各饲料排空40小时组累积排泄物质和各收集段出能量均显著(P<0.05)低于24、32小时排空组,AME、TME值高于(P<0.05)32、24小时组。不同收集时间的TME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AME值的影响因饲料而不同。鸭强饲麸皮和基础饲粮后消化道残留干物质量在饲后40小时低于24、32小时,48、56小时最低。综上结果,鸭TME测定的消化道排空时期以40小时为宜,收集期视饲料性质而异,能量蛋白质饲料可在32—40小时,粗饲料、粮麸类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4.
选用长白×雅南杂交生长猪60头,探讨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蛋白质节约效果。试验1,在谷物—菜籽饼(G—RSM)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试验2,在低蛋白(低二个百分点)G—RSM饲粮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和一个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两个试验均以谷物—豆饼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作对照。结果表明: G—RSM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前期(35—55kg)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P<0.05),后期(55—90kg)有改善趋势。保证充足的有效赖氨酸供给,生长肥育猪饲喂G—RSM饲粮可取得接近于相同蛋白水平谷物—豆饼饲粮的生产性能。低蛋白G—RSM饲粮,平衡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后,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浆尿素氮下降,每公斤体增重所耗蛋白减少,具有明显的节约蛋白质效果。验证试验表明,低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较标准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更有利于氨基酸平衡效应的发挥。低蛋白(低二至三个百分点)G—RSM饲粮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理利用菜籽饼蛋白的有效途径。有效赖氮酸是衡量G—RSM饲粮中蛋白质质量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用五种分别含酒糟0、5、10、15和20%的等能(DE 13.0—13.3MJ/kg)等氨(CP14%)饲粮研究酒糟使用比例对46—96kg长白×成华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五种饲粮使用同一酒糟专用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60kg前及60kg后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均以5%酒糟组为最高。在使用酒糟专用添加剂预混料后,生长肥育猪饲粮酒糟用量,前期以5—10%为宜,后期可用到15—2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1—5周龄“AA”肉用仔鸡的玉米——豆饼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钠或米糠,在不同钙水平下进行因子试验。试验期5周,期间进行了钙、植酸磷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钙水平对肉用仔鸡增重、胫骨灰分及其中无机磷含量均无不良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含量和钙、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回肠瘘管法是测定猪对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的较为准确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些年的报告中用该方法测定的生长猪对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豆饼、菜籽饼、血粉、肉骨粉等饲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几个主要氨基酸的平均表观消化率约为75%。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6、82、72、75、71和77%。单个饲料以血粉,酪蛋白、豆饼和小麦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有些可高达90%以上;肉骨粉和高粱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低,有些甚至低于50%。文中对影响氨基酸消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360只父母代经铝耗竭的一日龄红布罗雏鸡观察了采食自然低铝饲粮情况下,钼的不足、适量和过量对雏鸡生长、死亡、红细胞溶血、组织中钼含量,肝脏、粪尿中钙、磷含量,临床症状和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食低钼饲量(1.38ppm)的雏鸡,羽毛呈结节状,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红细胞溶血较严重。补钼3 ppm时,结节状羽毛恢复正常,红细胞溶血现象消失。补钼7ppm时,生长最快,死亡率最低,但与补5ppm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补钼50ppm时,生长受阻(P>0.01),死亡率增加(P>0.05)。补铝100pdm时,大小肠出现出血点,红细胞发生溶血。随着钼水平的提高,肝脏、肾脏、心脏中的钼含量也随之升高。当补钼3—7ppm时,组织中钼含量趋于稳定,低钼及过量钼时,钙在肝脏中沉积减少,粪尿中排泄增加,而对磷无显著影响。雏鸡饲粮中添加5ppm左右钼较为适宜。补钼50ppm即可引起雏鸡中毒。  相似文献   

9.
家禽饲料评定的代谢能体系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代谢能体系在家禽饲料评定中的有效性。AME及AMEn均低估了饲料的生物有效能(BE),且变异很大,主要受采食量的影响(AMEn稍优于AME)。TME高估了BE,特别是在低采食量时,但变异幅度大大低于AME和AMen。TMEn最接近BE,不受采食量的影响,变异最小。在测定方法上,TME和TMEn比AME和AMEn简单,需时短,成本低。生产实践中,用真代谢能来配制饲粮能准确地反映家禽的的生产成绩,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真代谢能,特别是TMEn是评定家禽饲料营养价值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用72头45~50日龄的长白×成华杂交一代仔猪,采用Ⅰ型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一个月的饲养试验,探讨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以及各种处理因素对血浆铜兰蛋白浓度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30kg一仔猪的饲粮中含消化能14.6MJ/kg,赖氨酸1.05%,蛋白质18%,铜125ppm,抗菌素组合a时可获得最佳增重效果。血浆铜兰蛋白浓度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1)。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地受饲粮铜浓度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开食料采食量断液体饲粮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开食料采食水平断液体饲粮(代乳品)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羔羊最佳断代乳品时间,为羔羊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断代乳品时开食料采食水平为试验因子,选取体重接近的纯种湖羊羔羊64只,分为4组,每组16只,每个重复1只。于1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品,于15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开食料自由采食。当羔羊连续3d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达到200、300、400和500g时分别断掉代乳品,对应地分别为A、B、C和D组。动物饲养试验过程中,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包括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并计算饲料转化率。在羔羊9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羔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1)90日龄羔羊体重,B和C组有高于D组的趋势(P=0.0563);日增重方面,在10至90日龄期间,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代乳品采食量方面,A和B组羔羊显著低于C和D组(P<0.05),其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开食料采食量方面,整个试验期,A和B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C和D组(P<0.05);饲料转化率方面,断代乳品至90日龄和10-90日龄期间,B和C组羔羊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2)瘤胃重量A、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虽然瘤胃占复胃总重比例及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数值上B和C组均高于A和D组;C组网胃和瓣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C组全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B、C和D组全胃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小肠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C组大肠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和B组大肠重显著高于D组(P<0.05),大肠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3)B和C组心脏重量显著高于D组(P<0.05),C组脾脏重量有高于B和D组的趋势(P=0.0806),其余内脏器官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在90日龄,A、B和C组羔羊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和24h胴体重均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空体重显著高于A和B组(P<0.05),C组胴体重和24h胴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B和C组羔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和D组(P<0.05)。【结论】当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连续3 d达到300和400g时断代乳品,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较好。因此,湖羊羔羊于开食料采食量达到300g时断代乳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投喂活饵鱼和配合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消化功能及肠道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摄食配合饲料后的消化、吸收生理变化,为提高鳜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5.92±1.41 g)和未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6.06±1.73 g)各300尾,分别使用配合饲料或活饵鱼喂养3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配合饲料组鳜的终末平均体质量、总摄食量、尾摄食量、饵料系数、日增重量、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存活率及肥满度均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P< 0.01,下同),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P< 0.05,下同)。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鱼投喂鳜,对其肌肉成分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鳜肌肉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配合饲料组鳜的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但肝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 0.05,下同);配合饲料组鳜的肝细胞排列松散,肝细胞间有脂肪堆积,胃、肠道肌层及胃黏膜下层厚度极显著小于活饵鱼组鳜,肠道单个褶皱绒毛层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多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褶皱间距极显著大于活饵鱼组鳜。PepT1基因在鳜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前肠>中肠>后肠,且在前肠表现为配合饲料组鳜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在中肠和后肠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结论】鳜对配合饲料的摄食量和利用率均低于活饵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也因摄食配合饲料发生适应性变化。投喂配合饲料显著影响鳜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生长性能,因此,还需针对其摄食和代谢特性进一步改良配合饲料的营养组分或优化鳜的配合饲料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条件下分别用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GA)、谷氨酰胺(Glutamine,GN)、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后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窝1日龄仔猪,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42 d.分组情况: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60 mg/kg抗敌素、75 mg/kg金霉素);GA组为1 kg基础日粮中加GA1.5 g;GN组为1kg基础日粮中加GN2 g;GA+ GN组为/kg基础日粮中加GA 1.5 g+GN2 g.仔猪28日龄断奶.以窝为重复单位.在第1、21、28和42 d早晨逐头空腹称重.记录仔猪每天的投料量、剩料量,同时记录每窝的仔猪数、腹泻数以及死淘数.计算各阶段及全期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死淘率.[结果]21~42 d,GA组、GN组、GA+ GN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8.00; (P >0.05)、16.00; (P <0.05)、8.00;(P>0.05);全期各组仔猪腹泻头次分别为37、31、27、18,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平均体重、饲料转化率、死淘率方面,试验组仔猪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仔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用抗生素组仔猪21~42 d的平均日增重要好于各替代组,但各替代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活体重及料重比等指标上与饲用抗生素添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与饲用抗生素组仔猪相比,各替代组的仔猪腹泻发生频次有降低的趋势.试验为在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实际中用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或葡萄糖酸+谷氨酰胺替代仔猪日粮中饲用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 (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 SFH)和发酵床饲养组 (deep-litter house, 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于仔猪68日龄时,进行24 h录像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挑选3头仔猪用于行为学观察,观察时间为07:00-17:00;于69日龄上午9:00-10:00,每个重复选择3头仔猪用于唾液采集,测定其皮质醇激素含量。【结果】①SFH和DLH组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SFH组相比,DLH组仔猪站立和犬坐行为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躺卧行为显著降低(P<0.05);仔猪主要活动时间为08:00-10:00和12:00-15:00;DLH组中仔猪运动和探究行为(特别是翻拱垫料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SFH组(P<0.05),操纵圈舍行为和攻击行为显著低于SFH组(P<0.05);与SFH组相比,DLH显著提高了仔猪饮水时间比例(P<0.05),但对排泄(排尿和排便)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DLH组仔猪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SFH组(P<0.05),但因采食次数的显著增加(P<0.05),使DLH组仔猪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显著高于SFH组(P<0.05)。③DLH组仔猪唾液中皮质醇激素含量显著高于SFH组(P<0.05)。【结论】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舍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5.
喹乙醇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3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9.36±0.045)kg左右],试验期为39d,随机分成3个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含任何药物添加剂,即基础日粮组),第2组为基础日粮+喹乙醇100mg/kg组,第3组为基础日粮+喹乙醇200mg/kg组。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随喹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3个组间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料增重比随喹乙醇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日采食量、粗蛋白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血清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喹乙醇对仔猪的生理效应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试验中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表明,妊娠期间,民猪每天采食消化能6183千卡,可消化粗蛋白质186.4克。哈白猪为7011千卡和206.8克。哺育期间,民猪每天采食消化能13435千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68.4克,哈白猪为15608千卡和634.8克。在本试验饲养水平下,民猪每窝平均产仔17.2头,存活仔猪15.2头,哈白猪为13.3头和11.5头。双月断乳时,民猪仔猪每头平均重13.91公斤,哈白猪仔猪每头平均重为15.7公斤。  相似文献   

17.
选择初始重(16.26±0.78)kg的6周龄断奶仔猪20头,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0头仔猪分为5个处理组,饲喂不同塞里维辛酵母和粗纤维素含量的日粮,探讨其对猪生长、进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每周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每周平均进食量差异显著,饲喂由0.3%酵母、17.5%木薯皮和17.5%棕榈核饼组成的日粮,可促进仔猪生长和改善仔猪进食量.  相似文献   

18.
黑麦草粉大体积日粮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为研究以青刈黑麦为纤维原料的大体积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而,设计,以消化试验测定青刈黑麦草粉的数据为基础,配制粗纤维含量依次为3.65%,7.69%和11.9%,3种日粮处理,其主要营养物质日采食量相同,不同日粮处理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仔数的影响均不显著,从仔猪21d窝增重来看,处理2组比对照组和处理1组约高10%,处理2组仔猪的生后生长速度相对提高,总之,青刈黑麦草粉大体积日粮粗纤维水平在12%左右时,对繁殖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是为23—92公斤阶段生长肥育猪筛选配合饲料最佳配方的单因子饲养试验.选用当地猪,按同窝、同性别、产期和体重相近等愿则配对分为5组(一个对照组),每组5头.分23—35、35—60、60—92公斤体重三个阶段.试验4套饲料配方.根据增重、饲料报酬、饲料价格和增重盈利四项指标综合评定最佳配方.经按阶段评定,23—35、35—60、60—92公斤阶段的最佳配方分别为配方2、配方1、配方1.按23—92公斤全期评定,配方1为最佳配方.本试验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具有增重快、节省饲料和盈利多的优点.经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A system is described for automatically monitoring the individual feed intak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feeding, and live weight of group housed pigs fed ad libit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