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单用氯胺酮、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副作用及术后苏醒情况。方法:选择6 0例ASA ~ 级腹部或会阴部择期手术小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单用氯胺酮,B组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观察两组术前、术中不同时段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术毕氯胺酮总用量、清醒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5min后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下降,B组术中呼吸、循环情况相对稳定,两组SBP、HR、RR、SPO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短于A组(P<0 .0 5 ) ,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A组(P<0 .0 5 ) ;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明显优于氯胺酮单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
6种麻醉药和化学保定药剂对虎的保定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氯胺酮、氯胺酮 安定、麻保静、复方麻保静、鹿眠宁、846合剂等6种麻醉药和化学保定药对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等3亚种虎22头共进行163次麻醉或化学保定,根据临床效果观察对其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方麻保静、鹿眠宁对3亚种虎的化学保定效果最佳;麻保静、氯胺酮 安定次之;氯胺酮、846合剂较差。且同一种药剂对不同亚种虎的麻醉或化学保定效果没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复合麻醉对免疫缺陷动物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理盐水即时配取不同浓度的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剂,根据体重对裸小鼠和NOD/SCID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期、浅外科期、深外科期和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评价联合应用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对免疫缺陷动物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复合麻醉剂对裸小鼠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诱导时间短,起效快,能使动物很快地恢复自主意识,麻醉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的特点.但不同浓度的复合麻醉剂都会导致不同周龄的NOD/SCID小鼠出现死亡.因此,盐酸氯胺酮配伍咪达唑仑的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对不同周龄的裸小鼠进行短期麻醉,但不适合对NOD/SCID小鼠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4.
846麻醉合剂对犬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46对5只家犬分别以高、中、低3个剂量组进行105次实验观察。结果发现:846对犬有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作用。其推荐剂量为0.04~0.05ml/kg,肌注。犬卧时间为3.8~3.1±1.64~1.14min,麻醉维持时间59.60~64.00±6.66~8.94min。呼吸、脉搏、体温等变化均在生理范围以内。该药用量少,给药途径简单,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可应用于犬的保定、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5.
陆眠宁对藏犬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19-6320
[目的]探索陆眠宁对藏犬的麻醉效果。[方法]通过肌肉注射,利用麻醉剂陆眠宁对藏犬进行麻醉,评价其麻醉效果。[结果]陆眠宁对藏犬的麻醉效果切实可靠,有效麻醉剂量范围为20~50μl/kg。给药后2~10 min为诱导期,部分藏犬有呕吐和流涎现象。大多数藏犬在给药9~15 min后进入麻醉期,一般可维持1.5~2.0 h。陆眠宁对藏犬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使用苏醒灵4号作为拮抗剂,能使藏犬在短期内达到苏醒效果。利用陆眠宁进行动物肌注麻醉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少、麻醉效果切实、麻醉时间长、安全范围广等优点,其拮抗剂可随时控制藏犬苏醒和麻醉深度。[结论]陆眠宁尤其适于难以实施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的野生动物或烈性动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上猫的麻醉用药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6只家猫,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0.05ml/kg舒泰和0.05ml/kg犬眠宝对猫进行复合麻醉,2,1min后猫进入麻醉期,麻醉时间可维持118.5min,给药后150min猫全部苏醒。[结论]舒泰与犬眠宝复合麻醉猫效果显著,可适用于临床上猫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氯胺酮麻醉复合骶管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尿道下裂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和复合骶管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记录氯胺酮术中总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复苏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在氯胺酮总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临床效果确切,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证明静松灵(Zing songnini)可以作为大额牛(Bos Frotalis)的保定、麻醉药。有较好的镇静、镇痛、肌肉松驰作用。该药用量小、作用迅速、效果确实、使用方便、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0.05~0.2mg/kg体重作为保定剂量,0.3~0.6mg/kg体重作为中麻醉剂量,0.8~2mg/kg体重为深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较理想的小白鼠全身麻醉药物,选健康成年小白鼠32只,随机分成4组,用氯氨酮进行全身麻醉,观测麻醉前后小白鼠的呼吸变化及其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时间.小白鼠腹腔注射氯氨酮1~1.5mg/10g体重,4~8min可平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诱导快,小白鼠无呕吐、躁动等现象,呼吸次数变化不明显,可持续20~40min.氯氨酮用于小白鼠的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鹿眠宝是针对养鹿业及野生动物医学、科学在鹿科动物麻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试验主要研究该复合制剂的麻醉效果及其对鹿主要生理机能的影响,为鹿眠宝下一步在临床、科研及生产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选取7头梅花鹿,颈部肌肉注射鹿眠宝,剂量为0.02 mL.kg-1,于注药前和注药后5、15、30、45、60、75、90、105 min,进行麻醉监测,监测镇静、镇痛、肌松等麻醉指标。结果表明,鹿眠宝对梅花鹿的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应均衡,脉搏血氧饱和度(90%以上)充裕,对机体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胸部手术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42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21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2h、术毕、术后1d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内皮素、C-反应蛋白、皮质醇的水平。结果:GEA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和血清皮质醇,术中、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G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血浆肾上腺素,术中、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术中、术后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硬膜外腔阻滞可以减轻胸部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给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成腰硬联合(A)组和硬膜外(B)组,每组50例,A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入7.5 g/L布比卡因1 mL,根据麻醉效果,硬膜外加16 g/L利多卡因5~10 mL;硬膜外组给予16 g/L利多卡因10~15 mL.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麻醉效果 ,监测术前及用药后5、10、30 min的 BP、HR、ECG和SPO2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A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短于B组(P<0.01), A组血压和心率先于B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组麻醉肌松效果好;2组麻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且并发症不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丁香酚乳液和醇溶液对鲤鱼麻醉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温80、司盘80、无水乙醇和水为原料制成丁香酚乳液,对鲤鱼进行麻醉,对比测定丁香酚乳液和丁香酚醇溶液对鲤鱼的麻醉开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LD50。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丁香酚乳液对鲤鱼的麻醉开始时间比丁香酚醇溶液慢,作用较平缓,但麻醉持续时间长5倍。丁香酚乳液的半数致死量比丁香酚醇溶液大2.15倍。因此,丁香酚乳液对鲤鱼的麻醉作用较缓和,麻醉维持时间长,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大棚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棚烟粉虱成虫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的聚集强度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成虫始终处于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动态过程之中.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植株上部充分展开的幼嫩叶片上数量最大;烟粉虱在大棚黄瓜上呈指数增长,其模型为Nt=2.5642e0.532t,(r=0.9858**).应用最优分割法将烟粉虱成虫动态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建立期、发展期和暴发期,在种群建立期对烟粉虱实施控制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实验室内培养杨树烂皮病菌金黄壳囊孢菌菌株CC1,确定了其孢子萌发有一定的物候期,产孢规律与自然条件下杨树烂皮病的发病季节一致,其菌丝生长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菌株CC1的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蔗糖20g,酵母膏2g,蛋白胨2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1.5g,维生素B1100mg,琼脂20g,水1000mL。对菌株CC1进行ITS序列的测定,结果显示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907bp,GenBank登录号为EF101159,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确认了试验菌株CC1为Cytospora chrysosperma。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黑龙江省大葱的最佳育苗期是3月20日,最佳定植期是5月20日-31日;定植期比育苗期对大葱产量影响大;不同定植期对大葱的质量(葱白长度)亦有显著影响,以5月20日为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绿豆生育期性状遗传特性,以早熟材料‘VC2917’为母本(P1),晚熟材料‘鹦哥绿’为父本(P2),构建的包括261个株系的RIL群体为材料,在4个生境条件下对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调查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生境下,母本和父本的开花期均值分别为53.8 d和41.0 d,群体的开花期平均为47.4 d,最大值为61.8 d,最小值为35.3 d;两亲本成熟期均值分别为83.1 d和56.3 d,群体内成熟期平均为72.3 d,最大值为90.0 d,最小值为48.8 d;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均呈正态分布且两个亲本和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5和0.954。以上结果表明,绿豆开花期和成熟期是一个受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平图书馆史料,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组(科)业务发展历程,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及为党政军服务的最早记录咨询、典型服务案例,馆员出版论著及发表文章,全面展现这一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取得的成果,更正学者提出的抗战期间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中断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对21只初生至90日龄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目的是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试验结果,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粗蛋白质需要量(CPR):Ⅰ期,初生~23日龄全哺乳期,CPR(克/日/只)=0.24W 0.72W~(0.75)W 294.50W~(-0.0621)×LWG 5.53;Ⅱ期,24~90日龄补饲期,CPR(克/日/只)=0.31W 1.55W~(0.855) 381.10W~(-0.0621)×LWG 7.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