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磺胺药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长期使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株已逐年增多,导致抗菌药物的疗效越来越差。如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开始使用时仅有8%,近年来已达77%,有的报道认为在90%以上。因此,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细菌性疾病化学治疗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在临床兽医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人们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也很多,即使是同一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其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也…  相似文献   

2.
陈志华  张福英 《中国家禽》2005,27(20):56-58
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在不同年代菌株耐药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递增趋势,不同年代菌株耐药谱向多重耐药递增的趋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药物的无效治疗,文献报道大肠杆菌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在三年时间内从10%上升到100%,药物有效率从100%下降到33.3%。解决致病菌耐药的出路,一是不断研究和生产新的抗菌药物,二是重视继续发挥已有抗菌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使用14 种抗菌药物对近三年临床分离的34 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率试验及几种抗生素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较好的药物有复方硫酸阿米卡星、恩诺沙星纳、头孢唑啉、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氯霉素等。三年来大肠杆菌对 “盐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从10 % 上升到100 % ; 药物有效率从100 % 下降到333 % , 长期频繁使用该药治疗大肠杆菌病, 导致大肠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而使得药效降低。  相似文献   

4.
耐药性又叫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前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后由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使其结均和功能发生改变所致,一旦产生耐药性,药物的疗效显下降或完全消失。当某一微生物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有时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这种情况称为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黄颖然  叶欣晴  刘娟  于洋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10):3316-3325
交叉耐药性(cross resistance)是指细菌耐药性进化过程中,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也会对结构或作用机理相似的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现象。附属敏感性(collateral sensitivity)则指细菌对某一药物敏感性下降时,反而对其他药物敏感性提高的现象。在抗菌药物的持续压力下,细菌会选择性地发生交叉耐药性或附属敏感性两种不同的进化路径。在后抗生素来临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治疗思路:借用细菌对药物的附属敏感性特征进行治疗方案的设计或优化。然而,细菌附属敏感性进化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其发生概率不稳定且规律性不强。为更好地认知细菌附属敏感性的进化规律及应用前景,本文对影响细菌附属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及附属敏感性的产生规律进行综述,并以此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重庆市荣昌和江津两地采集了220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201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86株。对1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6种抗生素敏感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16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青霉素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阿米卡星抑制作用最强(76%),其次为头孢唑肟(72%)。150株菌中,多数为8耐以上。占供试菌株的70.6%。因此,猪场应定期对大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病,或根据具体情况交替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54株奶牛子宫内膜炎链球菌对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链球菌对小白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除了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100%敏感以外,对其他13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较高的是苯唑西林、氯霉素、多西环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噻吩和红霉素。54株链球菌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在死亡动物内脏组织中均检测到链球菌。  相似文献   

8.
耐药性又叫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前者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后者由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所致。一旦产生耐药性,药物的疗效就会显著下降或完全消失。当某一微生物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有时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会产生耐药性,这种情况称为交叉耐药性。畜禽耐药性一直是困扰兽医临床用药中的一个常见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动物机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抗菌药物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同样使人也长期与药物接触,导致人体内耐药菌的增加。如今,不管是在动物体内,还是在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为此,加强和控制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现象,避免或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和相关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食品动物使用抗菌药物后物菌耐药性增加已引起国际重视,文章就国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调查研究、国际会议情况,以及某些国家和组织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综述,希望对国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日趋严重,这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就FQs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即药靶的改变,药物在菌体内蓄积浓度下降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等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球虫病对养鸡业危害非常大,应用药物对预防球虫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球虫耐药性产生,球虫耐受药物显著增多.出现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许多药物推荐浓度已不能有效预防球虫病发生,这给预防工作带来了较大麻烦。  相似文献   

13.
在家禽疾病临床治疗失败的病例中,用法与用量不当占50%以上;盲目用药、滥用药所致耐药性造成的治疗失败占30%以上,其中药物超大剂量使用导致细菌相对耐药性产生占50%以上;治疗不对症占10%以上;其它约10%。由此看来,同一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用药正确与否,治疗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在禽病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和措施来消除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及R质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肠杆菌耐药性及R质粒研究进展赵静*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随着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和生产,许多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同时也出现了细菌的耐药问题,特别是多重耐药现象更加严重。关于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001年在山东农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按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进行了24种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试,结果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性在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常用药物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等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很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养殖场细菌消毒剂耐药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选择临床分离的104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进行了消毒剂敏感性试验,并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消毒剂耐药性比质控菌明显提高,qacE△1-sulⅠ基因检出率高达95.19%.结果说明,受试消毒剂耐药性在养殖业中已日趋严重,进一步研究细菌消毒剂耐药及与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的机制迫在眉睫,以期对细菌消毒剂耐药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使用种类有限的体内驱虫药物,世界范围内肉牛羊消化道寄生蠕虫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肉牛羊消化道寄生蠕虫耐药性的现状及其产生机制,从基因突变、生存压力和药物使用等因素,分析了耐药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总结了粪便虫卵减数试验、体外检测试验和分子检测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寄生蠕虫耐药性检测提供了参考;提出了科学用药建立“避难所”、研发新型驱虫药物、加强饲养管理等缓解耐药性形成的可行性措施。本文旨在引起肉牛羊产业对消化道寄生蠕虫耐药性的重视,并为精准高效进行耐药性检测和逐步减缓肉牛羊消化道寄生蠕虫耐药性提供依据,从而提升肉牛羊科学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推动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对山东、河南及安徽共5个养禽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进行耐药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非常高,并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也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组成和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过程控制,包括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耐药性检测结果汇总分析等,并介绍了我国取得的成就,如建立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平台和耐药性细菌资源库、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摸清了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状况等。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规范我国兽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动物处方药的管理并建立治疗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畜禽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年在山东农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按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进行了21种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试,结果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性在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常用药物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等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