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在我地形成规模的蚕区推广速度很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促进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发生危害已日趋严重.据2005年春蚕笔者在桑园1734 hm2的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蝇蛆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对提高茧质,提高效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印桂庆 《广西蚕业》2005,42(4):67-67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普及较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据笔在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2005年春蚕期,家蚕蝇蛆病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蝇蛆对蚕的危害与在蚕体内的寄生数量有关,一条蚕体上被寄生的蛆愈多,则死亡就愈快,死后的尸体变黑腐烂。成熟的蛆,穿破蚕体壁而脱出,如蚕已结茧则破茧层脱出,或为蛆孔茧,不能缫丝。如茧层厚,蛆体不能咬破茧层,则成锁蛆茧,缫丝时断头多;若蚕因蛆死于茧内,则成污染茧(烂茧),亦不能缫丝,对茧质影响很大,下面介绍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印桂庆 《四川蚕业》2006,34(1):32-33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在我地形成规模的蚕区推广速度很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促进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发生危害已日趋严重。据2005年春蚕笔者在蚕桑重镇射阳县  相似文献   

4.
三种不同类型大棚家蚕室外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蚕业生产是湖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在传统蚕业生产中,桑园零星分散、小规模经营是影响蚕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蚕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因而必须推进桑地流转,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蚕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确立蚕桑生产的优势地位.而专业化、规模化养蚕必须首先解决适应规模养蚕的场所.为此,本所2001年开始了室外大棚养蚕试验,并对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活动蚕室3种不同类型大棚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5.
王玉云 《江苏蚕业》2010,32(1):33-34
近年来,室外省力化养蚕在射阳县重点蚕区专业大户已形成规模饲养,有效地解决了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对蚕桑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养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饲养中常常会大面积发生蝇蛆病,因此做好室外养蚕蝇蛆病的防治是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篷布大棚和聚乙烯网蚕台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是一个已形成规模的蚕桑专业村 ,该村共有464户 ,1468人 ,耕地178hm2,其中桑园96.7hm2,年育嫁接苗40hm2,年种实生桑苗20hm2,大多数农户期养蚕种达7盒以上 ,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严重不足的矛盾在该地明显突出。九十年代起该村80%的蚕农都是利用室外砖池育和简易大棚育养蚕 ,但由于温湿度难以控制和调节 ,结果产量一直低于室内。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于1998年春在该村一组王登兵等户原简易大棚地蚕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成了篷布大棚和聚乙烯网蚕台的室外配套养蚕新方法 ,并迅速在该地…  相似文献   

7.
王玉云 《蚕桑通报》2010,41(2):68-68
<正>近年来,室外省力化养蚕在射阳县重点蚕区专业大户已形成规模饲养,有效地解决了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但由于室外养常常会大面积发生蝇蛆病,因此做好室外养蚕蝇蛆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养蚕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在这种情况下,我县的室外大棚推广很快,凡养蚕两张以上的,都是大棚养蚕。2004年春,有大棚2100个,在重点养蚕区大棚蚕达95%以上,蚕农普遍反映大棚养蚕的产茧量从原来的25~30kg/张,提高到35—40kg/张,发病率下降了5%,蚕农真切体会到大棚养蚕的好处。现在又有蚕农为了更省事,待小蚕一出共育室就直接放进大棚。  相似文献   

9.
大棚养蚕     
郑素梅  刘志斐 《蚕业科学》1998,24(4):253-254
为了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省力化的养蚕方法,我们进行了室外大棚养蚕研究,现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室外大棚的骨架是用水泥钢筋等混和材料加工而成,其规格为中间高2m,两边高17m,宽33m,搭成框架后上覆塑料布及草帘等,长度随养蚕数量而定。蚕品种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植桑养蚕模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作为省力化、规模养蚕的新模式大棚养蚕,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蚕业产业在我市已成为部分农民的家庭经济支柱.现将适应大棚养蚕省力化要求,实现全年条桑育和几种条桑收获剪伐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新式轮伐收获法见示意图. 该剪伐技术是由山东省诸城市丝绸公司王永选等同志试验并推广的一种增产桑叶的剪伐形式,能增产桑叶20%~30%,该技术论文曾在1991年山东蚕学会第九届年会上交流,得到专家关注,现在全省推广.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1 第一年秋蚕桑树落叶后,将一户承包的园块平分为两区,其中一区实行重剪梢(留条高度为0.8m),另一区进行常规剪梢(条高为1~1.2m).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市涌现了一批 10亩以上桑园的养蚕规模大户 ,现有房屋已不能满足养蚕生产的需要 ,加上农宅装饰高档化 ,不愿用于养蚕。针对这一情况 ,2 0 0 0年我们进行了室外大棚养蚕的示范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 室外大棚搭建的方法首先要选择地势高且平坦 ,紧靠桑园的地块。材料可选用竹片或钢管两种 ,同时要配备防雨彩条布、草帘、绳、小木桩、纱窗等。搭建时大棚要南北方向 ,每隔 1m用两根竹片或钢管从东西向中间弯成拱形 ,两边插入土中固定好 ,棚正中用立柱支撑 ,上面覆盖防雨彩条布 ,布上面再盖草帘 ,并用绳拉紧用…  相似文献   

12.
室外塑料大棚养蚕具有投资少、用工省、保湿好、通风畅等优点。大棚采用地面少回育,可节省蚕匾等蚕具和养蚕用工各50%以上,解决了农户蚕室、蚕具不足和劳力紧张的问题,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现将室外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14.
王明霞 《江苏蚕业》2006,28(1):58-58
<正>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涟水县南集乡长浦村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和小康示范村 ,该村蚕农具有多年的养蚕历史 ,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接受能力强。全村共有桑园 45hm2 ,年养蚕数量在 1 80 0张以上。 1 996年笔者在该村进行室外塑料大棚养蚕小区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 ,1 9 97年又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养蚕效益和社会效益皆十分理想。 1 997年 ,全村共养蚕 1 860张 ,其中1 530张在室外进行了大棚饲养 ,平均张单产达 36.5kg,最高张单产达 42 .7kg。现将室外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的构置大棚要选择在地势较高 ,通风日照条件好的地方 ,以座北朝南为宜 ,…  相似文献   

16.
记录了大棚养蚕上蔟24 h~48 h之间的棚内温湿度变化.并对蚕茧丝质的影响比较分析表明,春蚕期上蔟28 h出现38.2℃的最高温度,夏蚕期在上蔟后32 h出现38.7℃的最高温度.棚内湿度春、夏期在上蔟28~30 h时出现最低值,40~48 h时出现最大值.春蚕期高湿的持续时间长于夏蚕期.大棚养蚕上蔟初期的通风排湿比室内饲养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7.
<正>建湖县从1998年逐步开展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建成电热化小蚕共育室120座,室外大棚1500个,推广使用方格蔟90万片,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运城市东北部,是中条山腹地的一个边远山区县,蚕桑业是垣曲一大传统产业.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蚕桑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蚕桑发展辐射9个乡镇、97个村,桑园面积达13.5hm2,盛产期桑园2004年养蚕1万张,涉及1万余户蚕农.在蚕桑生产上多数蚕农采用的仍是以普通育为主体的室内养蚕方法,要占用大量房屋蚕具,投资大、用工多,很不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为了改革现行养蚕技术,经过3年来在部分重点村搞了室外大棚省力化饲养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经验,现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牟静  牟润生 《蚕学通讯》2001,21(1):9-10
目前养蚕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仍是以普通育为主体的室内养蚕方法 ,要占用大量房屋、蚕具 ,投资大、用工多、大蚕期一个劳力只能养一张蚕 ,成本高、消耗大、效益低、质量差 ,很不适应当前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形势 ,严重制约了茧丝绸生产的发展。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讨 ,摸索出家蚕全龄室外大棚省力化饲育技术 ,现简述如下 :1 室外塑料大棚的建造1 .1 建造时间 春蚕期 :4月上旬~中旬 ,夏蚕期 6月中旬~下旬 ,秋蚕期 8月上旬~ 9月上旬 ,也可建立一劳永逸的大棚 ,一年内多次使用 ,连用几年。1 .2 建造地点的选择 地势较高 ,土地平坦 ,交…  相似文献   

20.
吴永余  程言宽 《北方蚕业》2009,30(4):36-37,39
结合汉阴县近年实施塑料大棚养蚕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塑料大棚养蚕前的准备、塑料大棚大小蚕饲育技术、塑料大棚养蚕上簇技术和塑料大棚养蚕注意事项,为汉阴县及秦巴山区推广应用塑料大棚养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