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柳瘿叶蜂Pontaniasp.在沈阳严重为害柳树。该虫在沈阳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于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生活于无毛、闪现着红色近卵形或近豌豆形虫瘿中;虫瘿表面具瘤状颗粒,着生于叶背中脉上。已知其寄生天敌2种,即啮小蜂Tetrostichussp.和沈阳宽唇姬蜂LathrostizusshenyangensisXuetSheng。以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于5月上旬至中旬喷洒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3.
云杉顶芽瘿蚊dasinrurasp.分布于甘肃省岷县、渭源、漳县、靖远等地。在甘肃岷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云杉piceacrassifolia顶芽虫瘿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在虫瘿中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中旬成虫产卵于云杉新芽上,下旬幼虫入嫩芽蛀食为害,形成虫瘿。幼虫期230一260天。  相似文献   

4.
花椒跳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跳甲Podagricomelashirahatai(Chajo)在河南林州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产卵,6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危害期13一20天。9月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取食10一15天,于10月中下旬开始入土越冬。化学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用溴氰菊酯、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喷雾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柳厚壁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厚壁叶蜂以垂柳为主要寄生对象,在吉林省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过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期5一7天。  相似文献   

6.
桦尺蠖Bistonbetularia(Linnaeus)在青海省大通县一年发生1代。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为成虫活动期,产卵于树干基部的苔藓下及树皮缝隙中,以卵越冬。5月初孵化出幼虫,7月上旬幼虫下树在土中化蛹,10月上旬羽化。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94~1998年研究表明,双棘长蠹是石家庄市的一个新害虫,仅危害国槐细枝干,1年发生1代,每代有4个虫态。成虫期近10个月,卵期5~8d,幼虫期30~40d,蛹期7d左右。4月中旬~5月上旬是成虫产卵、蛀食危害盛期,10月上旬~11月中旬新成虫开始迁移、蛀食危害、越冬。幼虫、新成虫具有群居和固守的习性。依据这些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加强检疫、清理受害枝以消灭越冬成虫、幼虫、新成虫的无公害新防治策略,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锈色粒肩天牛危害国槐的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锈色粒肩天牛在河南全省均有分布,2年1代,1年中在国槐上的危害期从3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虫啃食1~2年生新梢嫩皮;幼虫蛀食10年生以上国槐的主干或大枝,受害寄主3~5年即会死亡。防治办法可采取塞孔毒杀幼虫、人工杀卵和初孵幼虫以及加强营林管护等。  相似文献   

9.
桦尺蠖Biston betularia(Linnaeus)在青海省大通县一年发生1代。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为成虫活动期,产卵于树干基部的苔藓下及树皮缝隙中,以卵越冬。5月初孵化出幼虫,7月上旬幼虫下树在土中化蛹,10月上旬羽化。  相似文献   

10.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蛞蝓叶蜂Caliroaannulipes(Klug)在浙江西南1年发生3~4代,以预蛹越冬。第1、2代成虫分别于当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上旬出现。幼虫食害栎属树叶,对苗木及幼树可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桃仁蜂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lskaya在河北承德多数1年代,少数2年1代,老熟幼虫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1个幼果内产卵1至多粒,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同核内的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最终1个果核内仅存活1头幼虫,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越夏,越冬,2年1代者第2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
油松球果小卷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国外松种子园主要种实害虫之一。1年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下越夏过冬;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幼虫为害雌花、1年生球果和嫩梢;害虫各虫态出现与寄生物候关系密切;成虫产卵多选择长叶烯、海松酸含量低,枞酸含量高的无性系植株。在成虫羽化始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万倍液或前者2万倍与50%甲胺磷乳油0.4万倍混合液喷雾,能有效防治害虫,而且对雌花、球果正常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卫国 《湖南林业》2001,(11):14-14
一、生活习性 竹小峰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主要为害毛竹、箬竹,幼虫取食小枝管壁,刺激小枝管壁膨大成瘿。竹林为害后,营养不良,长势减弱,发笋减少,立竹头重脚轻,以致衰败枯死。 竹小蜂1年1代,蛹在虫瘿中越冬,次年3月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卵期8-10天,幼虫期4-5月,8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化蛹越冬。 二、试验方法 我们于5月上旬在祁阳县阳明山林场进行试验,采用钉子或铁钻在毛竹莞部离地6-9厘米的背风面打一孔,用注射器将40%的氧化乐果原液按每株2毫升注射,利用竹液向上运输将药液送到竹枝节,…  相似文献   

15.
蛞蝓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蛞蝓叶蜂在浙江西南1年发生3 ̄4代,以预蛹越冬。第1、2代成虫分别于当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上旬出现。幼虫食害栎属树叶,对苗木及幼树可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云杉线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线小卷蛾系中国新纪录种。在甘肃渭源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2~3年生枝条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孵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羽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为害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用25%增效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效果达85%;用10%敌对或敌马烟剂防治成虫的效果达98%。  相似文献   

17.
锈色粒肩天牛在河南全省均有分布,2年1代,l年中在国槐上的危害期从3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虫啃食1~2年生新梢嫩皮;幼虫蛀食10年生以上国槐的主干或大枝,受害寄主3~5年即会死亡。防治办法可采取塞孔毒杀幼虫、人工杀卵和初孵幼虫以及加强营林管护等  相似文献   

18.
柳枝瘿潜蝇Hexomyzasimplicoides(Hendel)在豫南一年1代,以2龄幼虫在潜道中越冬。4月上中旬3龄幼虫老熟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补充营养,在枝梢叶基芽苞周围皮层下产卵,引发多片黑褐色皮伤。幼虫蛀食形成层和韧皮部,引起皮层组织增生膨胀成瘿。4-7月引起柳树枝梢千孔百疮或枯死。卵孵化期、幼虫取食期于树根基注药和老熟幼虫化蛹期于枝梢喷药,防治效果均达95%。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保护天敌柳枝潜蝇金小蜂和长尾金小蜂  相似文献   

19.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20.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