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取梅花鹿的肾上腺,做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分为被膜、皮质和髓质.被膜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分布有类似未分化的细胞,并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皮质最厚,明显分为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其中束状带最厚,占皮质的绝大部分.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部位,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块状,髓质中央有一大的静脉,称为中央静脉.  相似文献   

2.
对成年的湖南滨湖水牛肾上腺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外面被覆一层较厚的被膜,内分皮质部和髓质部.四周为皮质部,呈深黄色,约占肾上腺70%,中央为髓质部,呈灰白色,约占肾上腺30%.H-E染色法将皮质部分为3个小区,即球状区,束状区和网状区.球状区薄,细胞染色较深;束状区厚,胞质呈蜂窝状,细胞染色浅;网状区细胞与髓质交界参差不齐,胞核呈退化变性现象,染色较深.髓质部比皮质部染色浅,常分为外区和内区.外区细胞大,呈高柱状,主要由肾上腺素细胞组成;内区细胞较小,呈立方或多边形,由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和肾上腺素细胞组成,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散于肾上腺素细胞之间.髓质部还有少数分散的大型交感神经节细胞,且内区比外区多.  相似文献   

3.
对9只成年中华竹鼠肾上腺的形态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位于肾脏外缘前部,呈半月形,表面包有被膜,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部。皮质部分3个带:多形带、束状带、网状带。髓质部分为外区和内区,外区为肾小腺素细胞,内区为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并有少数交感神经节细胞分散在其中。嗜银颗粒细胞在网状带内分布较多,在髓质部分布不多。  相似文献   

4.
对兰西民猪、红兴隆民猪、哈白猪、长白猪及三江猪共五个品种的猪进行了肾上腺形态年龄变化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腺的重量、长度、宽度、厚度及皮质各带的厚度大致随体重而增加。2.初生时皮质各带及髓质的组织结构与其他各期相比有明显不同。3.腺的宽度右侧明显大于左侧。4.腺的性别差异较小,仅30公斤时期,公的明显重于母的。5.腺的重量在各品种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长白猪优于其他各品种,哈白猪劣于其他各品种。其余三品种处于中位。6.髓质有两种实质细胞。7.明确了猪肾上腺球状带及网状带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摩杂一代水牛与广西沼泽型水牛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其肾上腺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两侧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不同,不同个体同侧的形状也不同,其被膜可清晰地分为外环层和内纵层,且广西沼泽型水牛被膜比摩杂一代水牛厚。广西沼泽型水牛比摩杂一代水牛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长轴长2.00~4.00μm,网状带细胞长轴长4.00~5.00μm、短轴长2.00~3.00μm。由于广西沼泽型水牛肾上腺的被膜、球状带和束状带均比摩杂一代水牛厚,且网状带细胞显著大于摩杂一代水牛。因此可以推断,广西沼泽型水牛在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压力、抵御冷应激、对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摩杂一代水牛。  相似文献   

6.
将健康的活体牛蛙、中华鳖的肾上腺、甲状腺取出,用Bouin氏液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法染色。比较观察后发现:牛蛙的肾上腺由成堆的细胞小体和管状体构成,中华鳖则由皮质和髓质构成,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甲状腺牛蛙和中华鳖都是由滤泡组成,滤泡周围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网状纤维构成,其间充满均质状的胶体物质。  相似文献   

7.
引言关于肾上腺在胚后时期年龄变化的问题,前人进行过不少研究。Jackson,C.M.(1919)研究过小白鼠的肾上腺的生后发育。Cooper,E.(1925)研究过人的。Meyers,W.M.等(1956)研究过金山鼠的肾上腺的年龄变化,指出,金山鼠的肾上腺,公的重于母的。在形态学上的年龄变化是,球状带增宽,囊加厚,空泡增加,褐色素及脂肪增多。(1958)研究过牛肾上腺在性周期及孕期的变化,他指出球状带在孕期及发情期皆发达。细胞核在此期也大。藤冈(1961)对于猪肾上腺髓质组织做过细胞学的研究,他说明猪肾上腺髓质有二种分泌细胞,一种是强嗜铬性细胞,另一种是对苏木紫强染的细胞。(1963)研究过猪胚胎期肾上腺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H.E染色,观察鹌鹑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鹌鹑法氏囊黏膜层有6~10个大小不一的皱襞,每个皱襞由10~12淋巴小结组成;2)胸腺被结缔组织分成许多不完全分开的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髓质连在一起,髓质内含有胸腺小体,还有许多网状细胞团;3)脾脏包括被膜和实质,脾脏的被膜较厚,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血管。该研究揭示了8日龄鹌鹑免疫器官的具体发育状况,为鹌鹑发育生物学提供资料,为其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雏番鸭胸腺实质由许多小叶构成,每个小叶可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主要由大量密集排列的淋巴细胞组成,髓质淋巴细胞数量较少,排列也较疏松,上皮性网状细胞清晰可见,髓质部常见弥散型胸腺小体,偶见象哺乳动物那样典型的胸腺小体,电镜观察表明:(1)胸腺淋巴细胞根据其大小和超微结构分为大、中、小3型;(2)上皮性网状细胞形态多样,有突起,核较大,呈圆彤或椭圆形,核仁大而圆,胞质内含各种细胞器,核周和细长突起中存在张力丝柬,相邻细胞藉桥粒连接在一起;(3)巨噬细胞多位于内皮质、皮髓交界区和髓质,细胞大而外形多样,常有粗钝的伪足伸出,胞质丰富,细胞器发达,含有各级溶酶体,溶酶体内常见有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细胞器,细胞核外形不规则,异染色质很少,有明显核仁。  相似文献   

10.
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苏木精-伊红(H-E)、甲苯胺蓝(TB)、阿尔辛蓝-藏红(AB-S)、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改良的Gordon-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淋巴结外包被膜,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又分为淋巴小结、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髓质又分为髓索和髓质淋巴窦。其特点是:(1)被膜较厚,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和同一淋巴结的不同部位,其厚度有所差异;(2)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其皮髓质比、髓质部的致密程度不同;(3)淋巴小结除分布于皮质外,也偶见于髓质,且其大小、形状、数目等有差异;(4)个别淋巴结的髓索内见到一类特殊的细胞:单个或成群存在,多为圆形,个体大,最大者直径可达23μm,有的可见突起;核圆形,较小,多偏于一侧,核仁清晰;细胞质内可见异染性颗粒,H-E染色为黄色,AB-S为红色,TB为紫红色,镀银为黑色,笔者认为这种细胞可能是处于应激状态的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的方法,观察了成年健康雄貂的肝、胰、肺、肾、睾丸、付睾、脾、肾上腺等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 1.肝的江管区内小叶间胆管分支很多(2—10个)。此区有大量的界限不清的细胞。 2.胰腺各部的小叶内都有比较多的胰岛。 3.肺中隔细胞、尘细胞形态很清楚,吞噬了大量颗粒。有的视野可见到4—7个尘细胞。 4.睾丸曲细精管内支持细胞数量很多,而且明显,一个管腔断面上多达十九个左右。 5.肾上腺多形区界于球形和弓形之间,皮质染色浅,髓质染色深,髓质内交感神经节很少。 6.脾脏被膜互相垂直的平滑肌很丰富。鞘动脉非常发达,红髓白髓结构典型。其他基本结构与一般哺乳动物相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Golgi镀银法对柄海鞘神经复合体的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甲硫氨酸脑啡肽在神经复合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神经复合体由神经节、神经腺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神经节分为皮质部、髓质部和过渡带;神经腺位于神经节背侧面,由腺小叶组成;神经细胞呈深蓝色,神经纤维呈浅蓝色,与背景反差较大。Golgi镀银法显示的结果不理想,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着色不明显。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ENK在神经复合体中分布广泛,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上皮细胞均有Met-ENK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对凯湖松瘤锈病(Cronarlium quercuum)的组织病理学的研究表明,组织中菌丝多年生,有隔,单核,3.6μm粗,网状分布在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和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间。吸器单细胞,单核,顶端钝圆棒状,径3.6μm,长14.4μm。瘤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均增生肥大,木质部的垂直管胞发生变形且变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从胚胎小鼠额叶皮质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孕13~15d小鼠胚胎额叶皮质脑组织,经消化及机械吹打成单细胞后接种于含有B27、bFGF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生长状况;机械分离法传代;10%血清接种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和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昆明小鼠胚胎中脑腹侧与额叶皮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差异,为更好的研究和利用神经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胚鼠中脑腹侧组织与额叶皮质,经消化及机械吹打成单细胞后接种于含有B27、bFGF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生长状况;机械方法传代;10%血清接种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并作比较。结果:小鼠胚胎中脑腹侧与额叶皮质均存在神经干细胞,其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均呈Nestin阳性;但额叶皮质所含神经干细胞明显多于中脑腹侧,也更宜成球;结论:同样条件下,额叶皮质神经干细胞比中脑腹侧神经干细胞更易培养与增殖,但分化较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麋鹿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麋鹿卵巢、子宫、输卵管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麋鹿的卵巢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中含有各级卵泡和黄体,髓质中含有大量的血管;子宫壁从内向外可分为内膜、肌层和外膜,内膜层中分布着大量的腺体和血管,肌层由环肌层和纵肌层构成;输卵管中央有明显的褶皱,管壁包括黏膜层、肌层和外膜。麋鹿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与其他鹿科动物相似,为进一步研究麋鹿的生殖繁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齐口裂腹鱼胸腺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体解剖及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齐口裂腹鱼胸腺进行观察 ,发现齐口裂腹鱼的胸腺位于鳃腔背侧上角深处 ,第四鳃弓背侧 ,紧贴鳃腔膜下 ,左右各 1个 ,对称分布。胸腺实质分叶不明显 ,可分为 3个区 ,即外区、中区和内区 ,中区和内区分界不明显。中区染色深 ,细胞排列紧密 ,内区细胞排列疏松 ,两区主要由淋巴细胞和网状上皮细胞构成 ,有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皮质和髓质区域。在齐口裂腹鱼胸腺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浆细胞和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马鹿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旨在为马鹿繁殖育种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用FSH对母马鹿进行超数排卵,采用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卵母细胞,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在光镜下,马鹿卵母细胞的平均直径为172.958±17.298μm,卵丘细胞厚度为67.750±33.107μm,透明带厚度为13.782±2.516μm。电镜下,卵母细胞外的卵丘细胞紧紧包裹卵母细胞,且与卵母细胞之间有大量细长的微绒毛相联系;卵丘细胞核呈卵圆形,其长径为4.250±0.042μm,短径为2.750±0.071μm;透明带均匀,与卵母细胞结合紧密;在皮质区集中分布大量的多嵴型线粒体、脂滴和空泡,线粒体长径为0.600±0.106μm,短径为0.490±0.117μm;细胞核中颗粒状的核质分布非常均匀。  相似文献   

19.
狍胎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目微尺和光学显微镜测量比较了距出生还有10~15d的狍颈部、背部、腹部、臀部、后肢上部的胎毛密度、毛长度、髓质长度、毛细度、髓质细度,并对鳞片和髓质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狍胎毛的发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顺序性,即毛的发生从头颈部向体后扩展。不同部位胎毛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臀部>颈部>背部>腹部>后肢上部;毛直径和髓质指数都为颈部、背部、臀部显著大于腹部、后肢上部(p>0.05);腹部与后肢上部胎毛髓质指数的平均值都为0.67,皮质层发达;腹部毛长度和髓质长度最长,分别为(7146.5±713.0)μm和(5150.0±652.8)μm;胎毛毛干先端鳞片类型都为扁平型。不同部位之间胎毛形态出现的功能分化,为狍出生后加强对身体的保温和对抗机械损伤做了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发情期蓝狐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集发情期蓝狐的左侧卵巢共计10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30个原始卵泡3、0个初级卵泡、15个生长卵泡、15个囊状卵泡、15个成熟卵泡及各级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蓝狐卵巢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内分布着大量的间质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位于卵巢的外周;髓质位于皮质下层,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卵泡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为45.45~974.55μm,卵母细胞为30.23~147.27μm),在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透明带物质。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的皱缩,细胞核固缩;颗粒细胞松散、退化。[结论]为揭示雌性蓝狐的生殖机理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