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两系超级杂交稻品种。兴宁市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每667m2产量平均在660-700kg之间,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是目前在生产上极具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至2008年晚造,培杂泰丰推广种植面积比例占兴宁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为兴宁市的粮食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两系超级杂交稻品种.兴宁市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每666.7m<'2>产量表现平均在660~700kg左右,各种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是目前在生产上极具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至2008年晚造止,兴宁市培杂泰丰推广种植面积比例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为兴宁市的粮食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介绍了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强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优质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培矮64S为母本,与该中心选育的优质新恢复系泰丰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介绍了培杂泰丰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超级稻培杂泰丰主要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栽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培杂泰丰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优质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培矮64S为母本,与该中心选育的优质新恢复系泰丰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介绍了培杂泰丰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级稻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播种、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培杂泰丰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超级稻培杂泰丰晚造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培育嫩壮秧、抛秧、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超级稻培杂泰丰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质超级稻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杂泰丰是由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的优质两系杂交稻.兴宁市白2005年成功引进种植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技术成熟,适于操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是兴宁市重点加快超级稻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引进、示范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天优998、天优122、培杂泰丰、二优培九等品种,面积达1 000多hm2,均表现出高产优质、茎秆粗壮、抽穗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的特点.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适时早播、规范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于2004、2005年相继通过广东省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蕉岭县引进种植后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佳。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蕉岭县耕作栽培制度,提出培杂泰丰在蕉岭县的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航天育种新技术、以培矮64S与泰丰占作亲本育成的感温型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早造在兴宁市宁中镇陂丰村进行培杂奉丰100亩连片种植示范试验,7月15日,该示范片田块在由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及梅州市农业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监督下进行实割测产,结果平均亩产达到657.9公斤(折干谷),得到现场所有专家的肯定,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培杂泰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时早播与培育壮秧、重施基肥与适时匀抛、科学管理与确保丰产等方面介绍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高产示范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具有适应性广,抗逆力强,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施足基肥,科学肥水管理,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优势,主要表现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的特点.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高产高效栽培,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学》2006,(10):14-14
近日,根据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确认品种的通知》(农办科[2006]36号)文件通知,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等人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培杂泰丰被确认为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培杂泰丰于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粤审稻2004013),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赣审稻2006044),并于2004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040228.5)。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兴宁市2004~2007年,大面积进行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片核心区经由国家农业部等组成专家组验收,核心区获得年产量为20.459~22.548t/hm2的高产量。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选用优良品种,天优998、培杂泰丰,选择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种植。采用先进的化学调控,科学肥水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业科学》2006,(9):30-30
近日,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天优122、桂农占和华南农业大学育成的培杂泰丰3个品种,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农业部此次发布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确认品种共21个。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栽插孔穴直径(栽插孔径分别为20、28、35 mm,依次记为D1、D2、D3)限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研究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产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D3相比,D2显著提高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的成穗率和每穗总粒数,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D2、D3处理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D1处理,D3处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抽穗后叶面积大,茎鞘非结构性碳含量高,但主要供给营养器官,对产量贡献少;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幼穗分化期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培杂双七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2001年兴宁市农业局组织实施了由广东省农科院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两系稻培杂双七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面积66.7hm^2。兴宁市农业局根据培杂双七的品种特性,运用两系稻优质高产栽培措施、平衡施肥方法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示范成功,示范片培杂双七生长平衡,转色正常、无病虫为害,每667m^2产量2000年早造为656.2kg、晚造为664.8kg,2001年早造为595.72kg、晚造为691.92kg,充分发挥了培杂双七的高产稳产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水稻倒伏指数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行距20 cm)进行开沟起垄,试验以杂交稻品种培杂泰丰和常规稻品种玉香油占为材料,比较分析人工穴播和人工条播2种播种方式下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生长动态以及抗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与条播方式相比,穴播方式显著降低了培杂泰丰的重心高度和基部3节总长,显著提高了培杂泰丰分蘖期的根系干质量和孕穗期的单茎根系体积以及玉香油占分蘖期的平均直径和单茎根系体积。说明开沟起垄方式下穴播较条播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