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养猪业的具体情况,对2010年年底石河子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免疫情况及血清学做了详细的调查,主要调查商品猪44至170日龄初免后猪瘟、口蹄疫抗体的规律。经过定期采样监测抗体和大量试验,获得了真实可行的数据。监测结果发现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在145日龄以后迅速下降,至170日龄时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水平以下,必须在16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猪群中口蹄疫、猪瘟、高致病型蓝耳病这3种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以及40个散养户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生猪耳静脉血或者是前腔静脉血后对猪群三种主要疫病(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 20个规模生猪养殖场采集200头生猪血液样本,40个散养户采集400头生猪血液样本,对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后对比发现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散养户,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规模生猪养殖场还是养殖户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70%)。结论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普遍好于散养户,二者均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规定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故强化防疫监管以及免疫疫病抗体监测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徐彩娟 《畜禽业》2023,(7):86-89
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要求,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域内的畜禽实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小反刍兽疫等疫苗免疫及集中监测,并展开免疫抗体效价评估与分析,以及时掌握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总体免疫质量、疫情风险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由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非典型猪瘟、日本乙型脑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布氏杆菌和衣原体等引起。对A、B两种猪场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采取其他的防制措施之后,母猪受胎率分别提高了16.3%和2.8%;流产率下降了6.8%和4%;死胎率下降了6.6%和3.3%,每窝产仔数提高了2.7头和0.2头。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8种传染性疾病:猪瘟、猪支原体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分别从病原、流行规律、诊断方法、预防疫苗、免疫时间等方面做了论述,以期在规模化养猪中降低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县在春秋两季计划免疫中的猪的免疫注射程序上,按照商洛市动物疫控中心安排,先免疫猪瘟疫苗,1周后再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和蓝耳病疫苗,28 d再加强免疫1次,间隔1月后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较低,尤其是今年春季全县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95份,合格61份,合格率64%,低于国家规定保护率70%的标准。为此今年7—9月,我们进行了猪口蹄疫疫苗两种剂量注射免疫的跟踪抗体检测试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6)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四川省口蹄疫免疫效果,于2020年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每个市(州)随机抽取一个县(区)的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屠宰场的猪、牛、羊血清共4 428份,其中包括猪血清1 650份,牛羊血清2 778份。通过ELISA方法进行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四川省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5.95%,全省A型口蹄疫合格率为79.50%,全部达到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王国富 《畜禽业》2012,(3):62-63
为了分析潼南县猪瘟免疫效果,于2011年10月在22个镇(街)的规模化猪场和和散养猪场共采血786份,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瘟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0.99%,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部分散养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并对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祖其  范铎 《畜禽业》2005,(4):42-43
应用血凝试验和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无锡市滨湖区4个规模猪场911例血清中的猪瘟、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结果表明,规模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合格率达85.6%,其中母猪免疫合格率(92.6%)高于种猪(78.2%)和肥育猪(62.4%);猪蓝耳病抗体阳性血清数为362份,占39.74%,其中种猪最高,为50.6%。其余依次为肥育猪(48.3%)和母猪(35.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涪陵区2015-2017年猪口蹄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部分猪群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近3年全区规模场与乡镇散养户的生猪血清17 920余份、组织样品776份,按猪群阶段分别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病原学监测,得出合格率、阳性率,用SPSS统计学方差显著性分析;结果:同一年的规模场合格率要高于散养户合格率,且差异显著(p0.01);规模场病原学监测阳性0.33%;散养户病原学监测阳性3%。结论:涪陵区散养户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差,有部分散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华坪县动物防疫中猪口蹄疫、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偏低的问题,笔者围绕疫苗冷藏、运输、保管和免疫操作方法、程序、剂量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牛、羊口蹄疫、猪瘟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低。分析有疫苗、注射技术等5个方面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免疫效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龚小莉 《畜禽业》2013,(5):75-76
为全面监测南川区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准确把握动物疫病流行趋势,科学分析评估防控形势,2012年,南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34个乡镇的2881份家畜血清进行了抗体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区2012年各月猪瘟、口蹄疫抗体水平较高,蓝耳病抗体3、4月未达到规定标准,其余各月抗体水平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南川区在2012年推行的免疫程序是科学的,免疫效果显著,为有效控制家畜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11)
正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已成为目前防御疫病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群体接种疫苗前后对抗体水平的监测,我们可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根据免疫抗体水平科学地进行综合免疫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意义。1抗体监测抗体监测是通过血清学试验的方法,用已知抗原检测被检血清中有无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免疫动物抗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9,(4):7-8
于2018年春、秋季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每个市(州)随机抽取一个县(区)分别采集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牛、羊血清共4 318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口蹄疫O型、Asia 1型、A型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全省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8.81%,其中猪血清的合格率为90.82%,牛、羊血清的合格率为85.14%;全省Asia 1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5.48%;全省A型口蹄疫合格率为98.03%。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8,(3):17-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免疫抗体的监测对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疫病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四川省201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分别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采集血清样品共3 160份,使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的血清有2 877份,平均合格率为91.04%,21个市(州)中免疫合格率最高为100.00%,最低为79.44%。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的血清有3 076份,平均合格率为97.34%,21个市(州)中免疫合格率最高为100.00%,最低为83.33%。结果表明四川省201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疫苗免疫均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1)
为全面掌握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使猪体长期保持有效免疫状态。蒙自市自2005年开始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方法(IHA),每年2次对猪瘟免疫抗体进行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效果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2013年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达64.69%(491/759),其中规模猪场免疫合格率达77.8%(136/171),散养户免疫合格率达60.37%(355/588),免疫抗体合格率逐年有所提高。发病率平均达5.59%(378/6 756),死亡率平均达3.92%(265/6 756)发病死亡率逐年有所降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血清学监测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5—6月份,本镇养猪户黎某养有110头40~50kg的育肥猪,已做过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苗注射,5月20日开始发病,期间出售45头,截止6月16日,实际存拦65头,发病14头,死亡4头,发病率21.5%,死亡率为百分之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9)
目的为了解四川某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及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猪场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猪群血清进行猪瘟、猪蓝耳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0.21%,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4.41%,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2.52%;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为22.38%。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1)
正近年来,猪口蹄疫一直各地散发,去冬以来,也出现了猪口蹄疫散发疫情,不排除2016年在一些地区发生和流行的可能。目前,猪口蹄疫的防控仍应以O型为重点,选择高质量的O型口蹄疫疫苗,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但对A型口蹄疫不应忽视,受到A型口蹄疫感染的地区或猪场,可以考虑使用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另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情况也比较复杂,呈现毒株多样性的局面。应加强防控,切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猪场的循环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是当前国家强制免疫的生猪病种,在我国农村许多地方一直存在3种疫苗免疫程序混乱,抗体水平达不到国家标准,疫情形式严峻的现实。为了找出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提高免疫质量,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