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谢甫绨 《新农业》2013,(13):24-25
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进行了沈农18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18号[辽审豆(2012)146号],并于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命名。一、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2.
根据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杂交高粱选育力度,育成了高粱新杂交种熊杂5号.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熊杂5号系利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239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321为父本,于1991年组配而成. 熊杂5号于1991年开始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4年参加省区域预备试验,1995~199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97~199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1999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3.
“辽豆三号”原品系名“辽77—3072”,又名“辽农三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用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该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效果比较显著,农艺性状和品质较好。1983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决定命名推广。一、选育经过选育出高产稳产、蛋白质或油分含量较高和抗病的新品种是当前大豆育种工作的攻关任  相似文献   

4.
辽春14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用铁春1号做母本,以81008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统选育的方法,历经六个世代育成的优质、高产、适于旱作栽培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已于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金冠1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经过人工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番茄优良新品种.已于2004年通过专家鉴定.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备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需要 ,几年来 ,我们加大了杂交高粱选育力度 ,育成了高粱新杂交种熊杂 5号。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熊杂 5号系利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 2 3 9A为母本 ,自选恢复系 3 2 1为父本 ,于 1 991年组配而成。熊杂 5号于 1 991年开始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1 994年参加省区域预备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1 997~ 1 99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 1 999年 1 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品种特征特性熊杂 5号芽鞘绿色 ,苗色浓绿 ,幼芽拱土能力强。株高 2 3 5cm ,茎粗 …  相似文献   

7.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铁麦1号是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高级讲师邹世杰以吉春289为母本、高代品系24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0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辽宁省目前重点推广的春小麦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农业局下属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的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引进选育,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并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现介绍如下。 1.西瓜利丰1号  相似文献   

9.
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襄糯一号,参试名称K糯59,(组合为K1245×K1128),于2003年组配而成。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通谷1号是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通辽地方农家品种白沙谷中选择天然优良单株,经过5代自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在各级试验和生产应用中均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6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1.1品种来源通谷1号是从通辽地方农家品种白沙谷中选择天然优良单株,经过5代自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  相似文献   

11.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登海20号(原代号DH9070)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玉米育种站于2003年以DHC22为母本、KL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2.
茄子新品种选育是以不同果形、不同果色、不同熟期搭配及高产、质优、商品性好、适应性强为选种目标,1975~1987年育成优良紫圆茄杂交种-辽茄三号.1988年6月被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辽茄三号是以中熟、抗病、丰产、长果形、果皮紫色、单株结果数较多的自交系H_2为  相似文献   

13.
王德生 《北京农业》2001,(12):11-12
辽葱1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利用冬灵白葱做母本,以三叶齐葱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葱新品种,已于2000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4.
"辽春12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用"辽春6号"做母本,以"铁春1号"为父本,采取品种间杂交的育种方法,经过8个世代的精心选择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春小麦新品种,已于1997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辽豆22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5年以辽8878—131-9—9为母本,用93010-1做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三高”(高产量、高脂肪、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13)。经过试种、示范、推广,表现良好,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东农冬麦1号(原代号东农024)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经过多亲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麦2007005。该品种的育成使黑龙江省冬小麦的种植向北推至第三、四积温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品种来源良玉6号是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冬在海南以SL09自交系为母本,以自选系S12为父本进行组配杂交育成。经过2001~2005年进行多点鉴定、试验、示范及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试,于2005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  相似文献   

18.
王德生 《农技服务》2006,(12):18-18
阜花8号(原代号8619)是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以79-1为母本、77/13-16-1为父本,采用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抗旱、耐瘠花生品种,已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椭圆,株高  相似文献   

19.
辽豆16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1年以新豆1号为母本,用辽8868-2-16做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之后育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2005年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的春大豆。  相似文献   

20.
辽粉杂三号番茄的选育报告许文奎,韩文华,张英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辽粉杂三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番茄课题组选育而成。于1994年11月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来源及选育经过1.1母本选育及特征特性母本83-58-1-2-26-1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