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年,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家禽的饲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饲养经济效益增幅并不明显,老病新发的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重点介绍禽霍乱的流行与防治。禽霍乱也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败,病原主要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分年龄所有的家禽都对禽霍乱具有比较强的易感性,感染患禽呈急性败血症和急性下痢等临床症状,个别的患禽也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在腐败尸体和潮湿的土壤中存活几个月,所以家禽饲养场应该加强禽只禽霍乱的合理免疫。  相似文献   

2.
养鸡技术讲座第五十九讲现代化鸡肉生产中的卫生与检验(下)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刘通山鸡重要疫病的鉴定与处理一、禽霍乱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禽业危害较大。1.宰前鉴定最急性型:患鸡突然发病死亡,鸡冠呈蓝紫色。急性型:病鸡精神委顿...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该病流行过程中,我曾用盐酸黄连素稀释链霉素对已患禽霍乱病的鸡、鸭、鹅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是家禽共患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疾病。近几年来,禽霍乱在我县流行较普遍,尤其秋季更为严重,危害较大,影响着养禽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禽霍乱,我们在1989年拟定了全县禽霍乱免疫程序,采用了两次注射法,即春、秋各一次。从而稳定和控制了禽霍乱疫情。一、禽霍乱免疫程序根据禽霍乱疫苗的免疫期为3.5—6个月,及其我县禽霍乱普遍存在和流行的特点。采用了一年两次禽霍乱疫苗注射方法。第一次(春季)于3月25日开始,对所有的鸡、鸭进行禽霍乱疫苗注射。全县春季注射为193,792只,占应注射的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是鸡、鸭、鹅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下痢、急性白血病为基本特征。鸡禽霍乱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率高,病情严重时会造成死亡。鸡场应有效控制和预防鸡禽霍乱,提高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鸡禽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为鸡场防控禽霍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禽群的急性发病死亡。随着临床上疫苗的免疫接种及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该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尤其水禽的发病率较低。但近一两年来,部分地区鸭群的禽霍乱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卫生条件差的鸭群,如有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的场的鸭群常暴发,有时经禽霍乱疫苗免疫的后备鸭群也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得元 《中国家禽》2002,24(8):23-23
1病因 产蛋鸡突然死亡,除了患急性禽霍乱外,较多见的是鸡出血性脂肪肝综合征,这种病对蛋鸡饲养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0.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霍乱,是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之一。发生在鸡、鸭、鹅、鸽等家禽中比较多见,而美洲雁属于飞禽,感染禽霍乱却属少见,现将2003年9月2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乐业镇万发村的一起  相似文献   

11.
猪源抗禽霍乱高免血清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源抗禽霍乱高免血清的研制与应用丁建平刘旭光蒋长苗(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230036)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较大。我省中西部地区是禽霍乱高发区,可能由于菌株差异和/或菌型变异以及疫苗保护期短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霍乱苗免疫效果试验报告纪福海徐丙华丁力民柳显文纪士勇(五常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200)禽霍乱又名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出血性败血病。近年来,鸡新城疫由于采取了较合理的免疫程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而禽霍乱疫情还较严重,尤其是农村农...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是家禽常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对家禽危害相当严重。临诊主要以患禽精神委顿、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腹泻为特征,死亡率较高。近期,由于天气温度的降低,许多种禽场、养殖大户因管理不善,致使鹅群发病。从诊断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为禽霍乱。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该病急性者表现为败血症和炎性出血等变化,慢性者则表现为皮下、关节以及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一般以鸡、火鸡和鸭最易感,鹅、鸽较低。但是,近年来随着养鹅业迅速地发展,鹅禽霍乱在我区邻近地区时有发生。2003年4月我区泖港镇一种鹅场饲养的1500羽种鹅发生了禽霍乱,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急性型病禽发生剧烈下痢和败血症;慢性型病禽以鸡冠、肉髯水肿和关节发炎为特征。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及阴雨连绵季节,是禽霍乱发病高峰时节,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均有,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笔者现以一宗鸡场禽霍乱的诊治报告为例,就家禽的禽霍乱防治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1 禽又称禽霍乱,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9天。 患鸡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病鸡无前驱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急性型最为常见,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不愿走动,离群呆立。病鸡常有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  相似文献   

17.
熊玲玲 《中国家禽》1998,20(8):16-17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区从1991年至1993年三年调查统计数字看,每年因禽霍乱引起的死鸡达400万只,占家禽疫病死亡数的50%。它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威胁我区家禽生产的安全发展。为了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对全区的禽霍乱...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又叫禽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呈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病症.禽霍乱对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鸟类都有易感性.在鸡群中常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成年鸡.我县哈尔套镇张某家饲养散养鸡4500只,6月1日送检死鸡5只.经过剖检确诊为最急性禽霍乱,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为家禽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侵害鸡、鸭、鹅、鸽等禽类,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人将临床门诊中一起因禽霍乱引发肉鸭大批死亡的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又称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患鸡无明显症状,剖检变化为肝脏有坏死灶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主要经鸡的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l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某肉鸡养殖场曾多次发生顽固性禽霍乱,发病期间鸡群采食正常,仅个别鸡突然发病,接着不断有鸡只死亡,且死亡者均为个体较肥、日龄较大的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