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生育进程 9月20日~10月5日播种.9月下旬~10中旬出苗,带蘖越冬.3月10~20日返青.4月15~25日拔节.5月25日~6月5日齐穗.6月20日~7月1日收获.  相似文献   

2.
一、茬口安排头茬主作旱黄瓜,品种为绿银。1月5-10日播种,2月15-25日定植,3月20-25日始收,6月5-10日拉秧,每亩产7000千克,产值1.7万元。第二茬为大白菜,品种为夏丰或阳春。5月5-10日播种,6月10-15日定植,7月20-25日收获,每亩产5000千克,产值0.4万元。第三茬为番茄,品种为中杂9号或中杂11号。6月20-25日播种,7月25-30日定植,11月20-25日拉秧,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3.
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6月12日播种,设9月10日、9月15日、9月20日、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共6个收获期处理,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20-25日收获,苞叶变干,千粒重较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强,种子根条数、根鲜重、主根长度均达到最大值;秃尖小,霉变率低,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为该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9月20-30日播种越冬大蒜,在大蒜畦间播种菠菜,4月5-20日收获菠菜,4月20-30日在原菠菜行直播1行冬瓜,同时育芹菜苗。6月5-10日收获大蒜,6月20-30日在冬瓜架之间定植芹菜。四种作物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又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新单29为试验材料,于9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6个时期进行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新单2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新单29的最佳收获时期应在9月20日至25日,此时期收获玉米比当地习惯收获期(9月10日-15日)平均可增产11.3%。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山东省曹县实行大蒜、菠菜、架冬瓜、芹菜一年四作高效立体种植。9月20-30日播种越冬大蒜,在大蒜畦间播种菠菜。翌年4月5-20日收获菠菜,4月20-30日在原菠菜行直播一行冬瓜,同时育芹菜苗。6月5-10日收获大蒜  相似文献   

7.
博州作为北疆片区主要产棉区,近年来,在陆地棉栽培技术上积极探索,高产栽培理念逐年更新,大力实施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棉花单产连年上新台阶。生产中充分运用滴灌技术,抓好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达到滴灌棉田有效集成。一、生育进程播种期4月10~25日;出苗期4月20日~5月5日;现蕾期5月25日~6月10日;开花期6月下旬~7月初;吐絮期8月下旬~9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1.栽培模式 该模式为甘蓝(或洋葱)、玉米 芹菜(或白菜),茬口安排为:甘蓝11月20日-12月5日播种,次年2月5日在中棚覆地膜定植(2月10日在露地覆地膜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洋葱9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覆地膜定植,次年5月底-6月上旬采收);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9月初收获;芹菜6月中下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中旬以后收获.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浚单20为试验材料,6月10日直播,于9月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5次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浚单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浚单20苞叶变黄白时收获,占最高产量的91.3%,自此晚收10d,每亩可增产72.0kg,晚收15d,每亩增产77.5kg。适期晚收可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照和日夜温差,有效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该模式为甘蓝(或洋葱)、玉米+芹菜(或白菜).茬口安排为:甘蓝11月20日-12月5日播种,次年2月5日在中棚覆地膜定植(2月10日在露地覆地膜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洋葱9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覆地膜定植.次年5月底-6月上旬采收);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9月初收获;芹菜6月中下句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中旬以后收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科尔沁沙地生境中不同末次刈割时间紫花苜蓿抗寒性及其与低温胁迫下糖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关系,为科尔沁沙地苜蓿抗寒越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于2020年8月25日-11月5日进行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处理,每处理间隔10 d,以未刈割为对照;于封冻前期(11月15日)挖取不同处理苜蓿越冬器官(根颈)分别进行-10,-15,-20,-25,-30 ℃低温冷冻处理,以4 ℃处理为对照,测定各处理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利用相对电导率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半致死温度与糖类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未刈割和8月25日、9月5日、9月15日、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及11月5日末次刈割处理苜蓿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8.03,-17.61,-17.03,-16.59,-15.80,-15.82,-16.83,-16.34和-17.12 ℃,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不同末次刈割时间苜蓿的抗寒性表现为:未刈割>8月25日刈割>11月5日刈割>9月5日刈割>10月15日刈割>9月15日刈割>10月25日刈割>10月5日刈割>9月25日刈割;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颈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蔗糖含量变化因刈割时间不同表现有别,果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双峰型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根颈的半致死温度与-10,-20,-30 ℃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5和-20 ℃下的蔗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15 ℃下果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5和-20 ℃下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末次刈割时间可调控苜蓿根颈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进而通过蔗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协同作用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进而提高苜蓿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果实套袋对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选择不同的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研究在砀山地区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2)5月25日套单层塑料膜袋后,6月15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3)5月5日套单层木浆纸袋处理;(4)9月1日或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油光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5)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木浆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均达到兼顾内在品质,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1茬口秋冬茬7月15-30日播种,9月5-10月初定植,11月25日-12月15日收获;冬春茬:9月5日-10月15日播种,11月30日-12月25日定植,竖年2月初-3月初收获。2品种选择美国大肉、美国PS-F1等西芹等品种。3播前准备施腐熟有机肥10-15方/亩、磷酸二铵50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撒施后深翻、耙细耱平,按3米打埂做畦播种育苗或定植待用。4播种播种200克/亩,按15-20厘米行距开沟,沟深2-3厘米进  相似文献   

14.
一、茬口安排 头茬主作旱黄瓜,品种为绿银.1月5~10日播种,2月15~25日定植,3月20~25日始收,6月5~10日拉秧,每亩产7000千克,产值1.7万元.第二茬为大白菜,品种为夏丰或阳春.5月5~10日播种,6月10~15日定植,7月20~25日收获,每亩产5000千克,产值0.4万元.第三茬为番茄,品种为中杂9号或中杂11号.  相似文献   

15.
茬口安排为,9月25日~10月5日种植大蒜,翌年6月1日收获;6月5日种植花生,9月25日前收获. 1大蒜栽培要点 1.1选地与施肥.在肥沃的土壤种植大蒜.亩施粗肥3~5立方米、大蒜专用肥100公斤,或二铵4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  相似文献   

16.
<正> 紫云英北移陕西关中,从9月5日到10月25日每隔10天播种一期,共6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9月各旬平均气温20℃左右或20℃以上,播后4-5天出苗,第一、二期播种的,播后15天长出2片真叶,4个根瘤,入冬初期,苗龄50-60天,由于建立共生关系,根瘤固氮,形成8-10片真叶和20个以上根瘤的越冬壮苗.在温度低,晚播时,出苗慢,根榴形成和真叶  相似文献   

17.
培矮64S在我市中稻制种、播种期宜安排在6月1日-6月20日,始穗扬花期在8月22日至9月10日,这样可以使夏秋台风对制种异交结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3月1日、5日、10日、15日、20日、25日对万寿菊进行育苗,对其进行田间观察、花期采摘次数和产量效益的实收实测,结果表明:3月1—5日育苗,9月10日采摘基本结束,可有效避开9月的冷雾影响,证实了万寿菊早育早栽的合理性,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适宜插秧期,以水稻品种垦稻26为试验材料,比较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6月4日共7个不同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处理中以5月15-25日插秧水稻产量较高,5月25-30日插秧水稻食味评分较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品质,寒地水稻在5月25日左右插秧有利于保障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光 《农村科技》2008,(10):14-15
一、技术指标 种植品种为新冬22号;基本苗25-30万株/667米^2;最高总茎数80-90万个/667米^2;成穗数40-50万穗/667米^2;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克;目标产量/〉500千克/667米^2;最佳播期9月20日-10月5日,最迟10月10日;播量18-2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