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河南是个农业和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其畜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简述了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的概况,分析了河南畜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是资源与市场的矛盾、成本与质量的压力、自然灾害与贸易风险的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养殖环境差,畜禽发病率高、农村人畜混居引起的疾病传染等。同时提出了发展规模养殖、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示范带动是推进河南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发展畜牧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现阶段,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水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养殖小区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论述了现代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畜牧业和养殖小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十一五”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推行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建设畜禽养殖小区的总体思路及目标,确立了其区域布局和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等,最后指出在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实践中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发展畜牧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现阶段,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水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养殖小区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一个畜牧业大省,其所生产的畜禽生产在全国供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畜牧业生产、经营等流程依然存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绿色供应链在河南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论述了现代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畜牧业和养殖小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十一五”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推行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建设畜禽养殖小区的总体思路及目标,确立了其区域布局和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等,最后指出在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实践中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畜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一支顶梁柱。但由于我国畜牧养殖环境污染严重,区域规划布局不尽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技术支持不足,畜产品安全检测及监管薄弱的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发展。通过分析目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并结合畜牧业养殖、生产、加工和畜产品安全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各主要环节应用情况和注意事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应用前景,以及目前推广物联网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台县大力推行农牧结合、合理循环的养殖方式,推动规模养殖及标准化的示范场建设。然而在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也存在着人口素质水平低下及资金不足的问题。基于此,应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将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途径,推动畜牧业的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新道路的开拓。  相似文献   

10.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影响畜牧业发展。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缓解该地区草场过度放牧现象,恢复草原牧场,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通过分析巴美养殖和圣牧高科实行农牧结合和草牧结合的畜牧养殖方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从而促进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和草原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畜牧环境是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对畜牧环境的重视不够,致使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建立畜牧环境标准化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该文主要简述了畜牧环境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畜产品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畜牧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标准不统一、标准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畜牧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畜牧环境是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对畜牧环境的重视不够,致使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建立畜牧环境标准化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该文主要简述了畜牧环境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畜产品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畜牧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标准不统一、标准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畜牧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九龙江流域养猪场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对畜禽粪便的处置和管理不当,氮、磷养分随粪便大量流失,不仅带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养分平衡方法研究和评价畜牧养殖场养分流失状况及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程度。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流域92家养猪场,采用养分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养猪场养分流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养猪场的氮磷养分输入量远远大于养分有效输出量,表明养分大量流失,养殖系统的环境风险程度极高;随着养猪场规模的增大,氮、磷的不平衡程度呈下降趋势;生态型养殖模式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养分流失;加强对粪肥和饲料管理有利于促进畜禽养殖场的氮、磷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4.
选取福州城郊典型蔬菜种植区,调查分析了猪粪农用和污灌对土壤和蔬菜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及污灌条件下菜地土壤铬含量是未施用猪粪菜地土壤的1.35~2.75倍;蔬菜各器官铬浓度顺序为根〉叶〉茎;施用猪粪及污灌后,蔬菜不同器官铬浓度提高到未施用猪粪的1.14~5.82倍,尤其是食用块茎铬浓度提高最大;施用猪粪及污灌后,铬元素在蔬菜各器官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根部份额减小,茎、叶份额增大(尤其食用部位),以马铃薯食用块茎铬浓度份额增大最明显。因此,畜禽养殖废物农用增加了蔬菜食用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存在生产水平、综合防疫水平、鸡蛋品质低下等问题;同时还有人禽混居现象,不利于蛋鸡的生产环境,也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研究推广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该文从我国农村地区蛋鸡养殖模式、疫病防控体系、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的营销通路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蛋鸡健康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提高我国农村蛋鸡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蛋鸡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猪的舍饲散养清洁生产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积极开展工业化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对推动养猪业的现代化,实现养猪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分析了中国养猪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套融猪的生理、生态、行为、习性于一体的舍饲散养清洁生产工艺模式,并就其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内容及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介绍。该工艺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动物福利的基础上,通过将养猪工艺与节能节水型干清粪方式和动物福利的有机结合,来改善猪的饲养环境条件、增进猪只健康水平、节约水资源、节省人工,使现代养猪生产更赋予自然化、人性化。为提高中国畜禽养殖业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安全、优质、高效、节耗、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增强中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畜禽业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秸秆资源量逐年提升,农业废弃物还田不仅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该文将湖北省分为5个种植区域(即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低山丘岗区、鄂西北山地区、鄂中平原区以及鄂西南山地区)。基于2019年-2020年统计数据,收集不同区域主要畜禽(猪、肉牛、奶牛、羊、肉鸡、蛋鸡)的存栏量、出栏量以及饲养周期,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经济产量,计算湖北省畜禽粪污的养分供给量,评估不同区域的畜禽养殖现状是否超过土地承载畜禽粪污的最大容许数量。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草谷比以及秸秆养分含量,计算出湖北省农作物秸秆的养分资源量以及养分还田量。湖北省不同区域畜禽养殖量均未超出当地最大承载容纳量,其中鄂北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指数最高,达到了0.35~0.78,鄂中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指数仅在0.17~0.54,有较大的空间来发展畜禽养殖业。2019年湖北省畜禽粪污养分资源量分别为36.89万t N、14.03万t P2O5、52.06万t K2O。按照畜禽粪污肥料化还田率65%计算,畜禽粪肥的养分还田总量分别为23.98万t N、9.12万t P2O5、33.70万t K2O,理论可替减化肥比例分别为17.3%、11.9%、56.2%。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以鄂中地区秸秆资源量最高,鄂西北地区最低。当前湖北省秸秆养分资源为31.07万t N、9.98万t P2O5、68.30万t K2O,理论可替减化肥比例分别为22.5%、13.1%、114.0%。湖北省主要农业废弃物还田理论可基本满足主要农作物的钾素需求,实现氮肥消费量减少39.8%、磷肥消费量减少25.0%。该文通过计算湖北省主要农业废弃物(畜禽粪污、秸秆)的养分资源量,评估农业废弃物还田的化肥可替减潜力以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为湖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基于两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补充计算,分析了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点,探究了流域内各省份影响农业源污染化肥施用量、秸秆产生量和畜禽养殖等因素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污染治理效率,讨论了黄河流域面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与2006年相比,2017年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量占总污染量的比例显著增加,2017年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96.2、1.2、7.9和1.1万t,污染量输出最大的省份为内蒙古,但单位耕地面积污染输出最大的两个省份为河南省和山东省。2017年黄河流域畜禽养殖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化肥是氨氮、总氮及总磷排放量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不同污染物指标与主控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2006年相比,2017年流域内基础因素典型变化包括内蒙古耕地面积增加30%、流域内秸秆产生量及畜禽养殖猪当量分别增加46%和减少27%。河南、陕西、山东省份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过大,河南省的污染治理效率需要迫切提升。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当采取全面治理政策及针对性污染治理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典型针对性措施包括加强陕西、河南以及山东省瓜果蔬菜化肥减量措施、西部地区牛羊养殖以及中东部地区猪养殖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30年畜禽养殖量及其耕地氮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为准确掌握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威胁,该研究利用年平均增长率方法,揭示畜禽养殖量及其氮污染的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规律,分析耕地的畜禽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近些年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各地区的猪、羊、家禽养殖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普遍较高,增幅甚至超过12%;牛和羊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区域差异较大。畜禽养殖发展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80-1995年),全面发展阶段(1996-2006年),现代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畜禽氮污染产生量都较大,华北和东北各省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其中河南、四川、山东三省的畜禽养殖的增幅较快、养殖量较大、耕地的氮污染负荷较重。全国平均单位耕地面积的畜禽氮污染负荷达138.13kg/hm2,其中四川等6省市已达202.98kg/hm2以上。该研究为全国和各省区农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