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鳗Li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8个主要厂家生产的10种鳗Li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17种氨基酸,9种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还对仔鳗,幼鳗,成鳗饲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国产鳗Li饲料现状进行了讨论,为深入研究国产化,优质化鳗Li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及转料方法。[方法]在室内纤维玻璃桶中开展训饵转料实验,选择人工饲料中的仔鳗粉状料和仔鳗粉碎料作为实验料,以天然新鲜章鱼糜作为对照料,设定5天和15天两个转料周期。[结果]15天转料周期的仔鳗成长率和存活率明显高于5天转料周期,每间隔3天以20%占比的速率把天然的新鲜章鱼靡替换成人工仔鳗料的转料方式,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转料。[结论]菲律宾鳗鲡仔鳗经过一定周期的训饵转料,能从天然饵料转到商业人工饲料,在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等同的人工饲料中,比起粉碎料,菲律宾鳗鲡仔鳗更适合接受粉状料。  相似文献   

3.
鳗鱼人工繁殖研究的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性地叙述了各国学者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在鳗鱼人工繁殖研究方面(包括人工繁殖技术与有关基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着重总结了中国从1973年以来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章在列数所取得的进展后指出,欲取得鳗鱼人工繁殖的最终突破并解决苗种供应问题,监非指日可待,任务仍十分艰巨。同时也认为,开展必要的基础研究,查明仔鳗成活困难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仍有可能取得新的乃至最终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调味烤鳗制品的加工新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烤鳗加工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烤鳗出口市场要求,提出冷冻烤鳗热源改造和加工工艺创新、调味烟熏烤鳗加工工艺优化,对烤鳗加工技术进行了创新研究.实践证明调味烤鳗产品品质质量稳定,保存时间长,烤鳗加工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烤鳗加工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烤鳗出口市场要求,提出冷冻烤鳗热源改造和加工工艺创新、调味烟熏烤鳗加工工艺优化,对烤鳗加工技术进行了创新研究。实践证明调味烤鳗产品品质质量稳定,保存时间长,烤鳗加工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罕见蛇鳗——圆斑小齿蛇鳗在黄海南部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海南部首次发现圆斑小齿蛇鳗,对其区系分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该鱼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欧鳗养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补脾益气,消食导滞,催肥增重和增强免疫力等许多优点,本研究采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针对欧鳗的生理特点,选用中药组方作为欧鳗的抗病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的欧鳗比对照组增重明显,对于几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由此证实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了欧鳗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长江流域所产鳗苗为“日本鳗”,它优于法国产的“欧洲鳗”、美国产的“美洲鳗”、印尼及澳大利亚产的“澳洲鳗”和菲律宾产的“菲律宾鳗”。不仅售价有明显差别,而且适合我国养殖。为避免养殖户在购买鳗苗时上当受骗,现将各种鳗苗的特征和辨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启用技术壁垒限制进口,不断增加对中国鳗鱼的进口检测项目,2003年因恩诺沙星事件日本对中国烤鳗进行命令检查以后,中国政府为避免局势复杂化和全面遭禁风险暂停烤鳗出口,且受SARS的影响,中国的鳗业处于有史以来最为艰难时期。如何保证鳗鱼产品卫生安全,顺利进入消费国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我国鳗业界应有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鳗鲡苗种人工繁育的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扼要回顾了数十年来水产工作者对鳗鲡的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 :鳗鲡生殖洄游和产卵生态的调查 ;人工诱导鳗鲡性腺发育与排卵的研究 ;仔、幼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人工孵化仔鳗的培育研究和鳗鲡生殖生理学的研究。另外还就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并对今后继续研究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科技》2006,(4):10-10
为应对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福建检验检疫局专门推出5条新的措施,推动和促进烤鳗扩大出口,合力打造“福建鳗鱼”品牌。这5条新措施包括:①严格检验监管把关,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继续着力推动烤鳗扩大出口;②加强养鳗场和烤鳗企业对日报备工作力度,扩大合格原料来源;③强化检测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对养鳗和烤鳗企业实行“三自主”原则;④创新养殖管理模式,促进鳗业健康发展;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共同促进烤鳗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补脾益气、消食导滞、催肥增重和增强免疫力等许多优点 .本研究采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 ,针对欧鳗的生理特点 ,选用中药组方作为欧鳗的抗病增重添加剂 .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的欧鳗比对照组增重明显 ,对于几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 ,由此证实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了欧鳗的养殖效果 .  相似文献   

13.
蛇鳗科鱼类广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大陆架水域,可依靠尖突的头部和尖秃骨化的尾端在沙土或珊瑚礁前后潜穴。蛇鳗科是鳗鲡目中体形较为特化而种类分化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发现55属260多种。但其外形相似,又缺少鳞片、腹鳍和尾鳍等结构,鉴别特征较少。一般依据胸鳍的有无或发达程度,背鳍起点、鳃孔、肛门、鼻孔和眼等的相对位置,颌的发达程度和颌上是否具须,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身体的斑纹,以及头部和体侧的侧线孔数目等进行鉴别。通过全面考察蛇鳗科的研究历史,详细总结了该科的形态特征和类群划分,概述了其生态特点和地理分布。对中国已有种类进行了详尽的整理,编制了包括13属33种蛇鳗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蛇鳗科鱼类广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大陆架水域,可依靠尖突的头部和尖秃骨化的尾端在沙土或珊瑚礁前后潜穴。蛇鳗科是鳗鲡目中体形较为特化而种类分化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发现55属260多种。但其外形相似,又缺少鳞片、腹鳍和尾鳍等结构,鉴别特征较少。一般依据胸鳍的有无或发达程度,背鳍起点、鳃孔、肛门、鼻孔和眼等的相对位置,颌的发达程度和颌上是否具须,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身体的斑纹,以及头部和体侧的侧线孔数目等进行鉴别。通过全面考察蛇鳗科的研究历史,详细总结了该科的形态特征和类群划分,概述了其生态特点和地理分布。对中国已有种类进行了详尽的整理,编制了包括13属33种蛇鳗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国产鳗鲡饲料中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8家饲料厂生产的10种鳗鱼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CP)和必需氨基酸(EAA)进行了测定。结果为每100g鳗料中CP和EAA的含量(%)成鳗料分别为(46.70±1.67)、(20.30±0.69),幼鳗料分别为(47.17±1.01)、(20.47±0.47),仔鳗料分别为(51.10±0.19)、(22.24±0.00)。方差分析表明,国产成鳗、幼鳗和仔鳗料中CP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E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对国产鳗鱼饲料测定结果与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日龄鳗鳅,将200条鳗鳅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粮。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鳗鳅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粮效率均随着饲粮蛋白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考虑各指标,适宜鳗鳅幼鱼生长的饲粮蛋白水平为36%~38%。  相似文献   

17.
本报道了1992-1995年间对中国沿上代表性河口鳗苗的群体生态(包括溯河的生态条件,日龄生长、食性、对温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力、耗氧率、室息点、耐铠力)和群体结构(全长、体重和日龄结构)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Brevoort)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Brevoort)属鳗鲡目、康吉鳗科、星鳗属,日本通称为Conger myriaster(Brevoort)。体暗褐色,腹侧白色;侧线、侧线上侧及头部有明显白色斑点。浙江沿海的星鳗常栖居沙质海底与岛礁附近,渔民称为沙鳗。它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沿海,也是我国东、黄海的常见种。经济价值高,出口创汇潜力大。浙江北部近海是星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被逐步开发利用,嵊泗、普陀等地还建立了星鳗暂养场。  相似文献   

19.
以欧鳗为试材,以饲料添加黄霉素20 mg/kg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绿益康1‰、2‰和3‰对欧鳗血清干扰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的影响,旨为探讨中草药植物保健剂绿益康的保健和调整代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调节欧鳗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20.
海七腮鳗是拥有电感受器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后裔之一,神经系统较哺乳动物简单,运动性质的试验研究相对容易,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它的神经系统上.其中电刺激作为实验室内可调控的外界刺激手段,能较全面准确地应用于海七鳃鳗外在行为和内在生理反应方面的研究.以国内外现有的研究为基础,从神经系统、内分泌和行为上分析了电刺激对海七腮鳗的影响,并阐述了电刺激下海七腮鳗的行为和生理的规律和机制,以期为深入开展相关行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