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随机抽取福建纹胸鮡标本238尾,以脊椎骨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胸鳍棘切片作对照,相符率达91.89%。年轮主要形成于3,4,5月,种群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3年龄组为主。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关系:W=0.0128L^3.2131(r=0.9019)。推算各龄体长,得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14.02[1-e^-0.2541(1 0.0696)],Wt=61.9193[1-e^-0.2541(1 0.0696)]^3.2131/。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4.53龄,对应L=9.6743cm,W=18.7977g。第1-2龄生长迅速,且2龄年增积量最大。对年龄鉴定材料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生长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分析了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的生长特性。用臀鳍第3根鳍条(假硬刺)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优于鳞片。鳞片与之年轮比较,其吻合率:鲤4年轮组为81.8%,5年轮组为50%,6年轮组仅33.30/;鲫4年轮组为75%,5年轮组为28.6%,6年轮组下降为11.1%,7年轮组完全不一致。体长(L)与鳍条半径(R)增长呈指数关系,鲤L=0.5833R~(0.8716),鲫L=1.1965R~(0.6744)。鲤和鲫渐近体长分别为71.47cm和30.14 cm,渐近体重为7410.2 g和815.79 g。拐点年龄鲤t=6.15龄,鲫t=5.19龄。底栖动物现存量为1.62 g/m~2,鱼产潜力为8.1 kg/hm~2。鉴于水库春季水位仍将呈下降趋势,为维持和提高种群数量,必须注意其苗种的人工投放。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湖鲚资源,对湖鲚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鲚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材料,根据鳞片上的年轮可确定其年龄;湖鲚种群由4个年龄级组成,其中以Ⅰ龄和Ⅱ龄湖鲚为主,占总样本数的88.0%,Ⅲ龄和Ⅳ龄湖鲚仅占总样本数的12.0%,表明湖鲚群体中低龄化较严重。湖鲚鳞片生长与体长生长密切相关,鳞径(R)与体长(L)的直线方程为L=27.254R+4.900。Ⅱ龄以前湖鲚的体长生长快速,之后生长渐缓。  相似文献   

4.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 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991R-3.124 1(r2=0.944,N=606);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262.8(1-e-0.2(t+1.28));Wt=690(1-e-0.2(t+1.28))2.890 6。2龄前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缓慢,2~3龄体重较体长增长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沙江长鳍吻鮈年龄与生长,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方法]从金沙江丽江市永胜县片角乡江段收集161尾长鳍吻鮈作为样本,用鳞片鉴定年龄并退算鱼的体长,通过相关分析,拟合出长鳍吻鮈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求出其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及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方程。[结果]长鳍吻鮈渔获物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1-3龄为主;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L=25.373+56.331R;体长(L)与体重(形)的关系式为形=1.7×10^-5L^3.0073;其生长规律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为Lt=278.6966(1-e^-0.32962(t+0.25886)),Wt=383.4364(1-e^-0.32962(t+0.25886))^3.0073;生长拐点年龄为3.08龄,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86.02mm和113.69g。[结论]严格限制捕捞3龄以下约200mm长的个体,有利于该鱼资源科学保护与增值。  相似文献   

6.
乌龟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的乌龟Chinemysreebesii群体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在自然温度和人工饲养条件下, 乌龟的生长方程为W=10 194e1 716A (r=0 9819)。乌龟的年龄 (A) 与体重 (W)、背甲长(L1 )、背甲宽 (L2 )、体高 (H)、腹甲长 (L3 )、腹甲宽 (L4 ) 密切相关: L1 =3 506A-0 696 (r=0 9953), L2 =2 182A+0 274 (r=0 9970), H=1 429A+0 097 (r=0 9970), L3 =3 4525A+2 1779(r=0 9959), L4 =1 557A+1 2609 (r=0 9971); 背甲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3063L12 7626 (r=0 9998), P<0 001; 背甲宽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3439L23 201 (r=0 9999), P<0 001; 体高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1 6148H3 1172 (r=0 9999), P<0 001; 腹甲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4934L32 6431 (r= 0 9998), P< 0 001; 腹甲宽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 = 2 0671L42 9558 (r=0 9995), P<0 001。背甲长与腹甲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1 = 1 0366L3 +0 3348 (r=0 9999), P<0 001。不同年龄段乌龟的生长速度不同, 其相对增长率较快的是在 0+ ~1+龄和 1+ ~2+龄两个年龄段, 在这期间体重分别增长了 332 76%和 406 47%; 在其绝对增长率中, 体重增长最快的是在 3+ ~4+龄, 增长了 454 08g, 但其背 (腹) 甲长 (宽) 及体高增长较快的却是在 1+ ~2+龄和 3+ ~4+龄两个年龄  相似文献   

7.
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种群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3年秋季对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Esoz reichertl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样本840尾。结果表明:该水域的黑斑狗鱼主要由6^+龄以下个体组成,其中以3^+龄以下个体为主。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形:0.0051L^3.1023(r=0.9762);生长方程为L1=120.17[1-e^0.1215(t+0.5983)],Wt=15139.22[1-e^-0.1215(t+0.5983)]^3.1023;生长拐点年龄t=8.7龄,拐点体重形=4531.7g,说明黑斑狗鱼在8^#龄前均能维持较快增长。鉴于目前的捕捞状况,应对4^#~8^#龄之间的个体适当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于河南郑州采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385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177尾,通过鳞片和耳石磨片对其进行年龄鉴定以及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鳞片和耳石磨片均适合用于大鳞副泥鳅和泥鳅年龄与生长研究;2种鳅类均有5个年龄组,1~3龄居多;体长和鳞径呈直线相关,表达式分别为LP=4.4602r+5.3128、LM=8.5110r+3.0081;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达式分别为WP=0.008L3.051、WM=0.009L2.992,属等速增长类型;体长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表达式分别为LP=21.84[1-e-0.129(t+3.638)]、LM=28.02[1-e-0.097(t+3.521)];大鳞副泥鳅2龄之前生长较快,而泥鳅3龄之前生长较快,快速生长期长。建议在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野生资源捕捞最小规格为13cm。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年龄与生长特征,本研究针对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矢耳石年轮结构开展年龄鉴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 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方程,分析其年龄组成与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样品体长范围为40~200 mm,平均体长为(96.73±26.27)mm,体质量范围为0.8~185.9 g,平均体质量为(23.79±23.67)g;(2)经检验雌雄间体长(L)与体质量(W)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体重幂函数关系式为W=2×10-5L3.0021(R2=0.9800);(3)鉴定157个耳石磨片,年龄范围在0~4龄之间,0龄为优势年龄组,占65.60%,1龄占18.47%,2龄占6.37%,3龄占7.64%,4龄仅占1.91%;(4)雌雄间体长(L)与矢耳石短半径(SR)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关系式为SR=0.0108L-0.3106(R2=0.8766);(5)生长方程拟合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效果最佳,生长方程为Lt=204.2(1-e-0.4(ti +1.56) ),拐点年龄为1.19龄,对应体长L=136mm,W=50.8 g。  相似文献   

10.
兴凯湖翘嘴红鲌生长式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兴凯湖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 is(B leeker)的生长式型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翘嘴红鲌的体长与鳞径的关系为L=0.7960×10-3R1.9060(r=0.9729);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8.9047×10-3L3.0427(r=0.9153),属等速生长类型;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了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长,其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分别为98.05 cm和10.21 kg,拐点年龄出现在10.42龄,拐点体长为65.81 cm,体重为3.03 kg,与长江水系翘嘴红鲌的生长式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
梁子湖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mm,优势体长为180 ~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经不同加工处理后的高白鲑鱼Coregonus peled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以冷冻和冰鲜处理的新疆高白鲑鱼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经物流运输后在4℃贮藏过程中物理指标(汁液损失率和剪切力)和化学指标[p H、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并建立了基于Baranyi模型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曲线,分析了菌落总数及假单胞菌、产硫菌和肠杆菌在贮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和冰鲜处理的鱼片经物流运输后汁液损失率、TVBN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VBN值分别在第11天和第13天时超过20 mg/100 g的标准限值,p H值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剪切力和TBA值在第5~7天时达到最高值;冷冻和冰鲜处理鱼片菌落总数分别在第6.8天和第7.0天时达到货架期限值[7 log(CFU/g)];贮藏初期鱼片的腐败菌以假单胞菌为主,而在贮藏过程中肠杆菌的生长速率高于假单胞菌和产硫菌,成为优势腐败菌,且冷冻处理的鱼片更有利于优势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研究表明,冰鲜处理更有利于新疆高白鲑鱼片的贮藏。  相似文献   

13.
尼洋河双须叶须鱼年龄与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2015年在尼洋河收集的203尾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样本,以鳞片为主要的年龄鉴定材料,对尼洋河双须叶须鱼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尼洋河双须叶须鱼种群由2~15龄和18龄共15个年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为2~10龄(占87.19%)。体重和体长的关系方程为W=1.44×10~(-4)L~(2.537)(n=203,R~2=0.876,P0.01)。其生长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为L_t=489.938[1-e~(-0.119(t+1.245))];W_t=1 202.529[1-e~(-0.119(t+1.245))]~(2.573)。生长拐点位置在t=6.69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为L=299.578 mm,W=399.028 g。双须叶须鱼生长较慢、体型较小,是对尼洋河生态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4.
大鳞鲃生长、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 F1代生长、血清性激素变化、性腺发育规律和后备亲鱼的初次性成熟时间,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对养殖条件下1~5龄大鳞鲃的生长特点、血清性激素含量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鳞鲃体质量和体长显著增加(P0.05),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012L2.99(R2=0.99),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07.43[1-e-0.15(t+0.067)]、Wt=12939[1-e-0.15(t+0.067)]2.99;1~5龄雄鱼血清中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含量均低于雌鱼,1~4龄雌鱼血清中17β-E2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4龄时达到最高值,为(713.00±424.89)pg/m L;5龄雄鱼血清中的睾丸酮(Testosterone,T)含量最高,为(1.12±0.81)ng/m L,其余各龄组血清中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鳞鲃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精小叶间有间质细胞,小叶内有支持细胞及精小囊结构,精子发育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成熟精子5个时相,5龄雄鱼成熟系数(GSI)达到最大值(0.83%);大鳞鲃卵巢中卵母细胞发育可分5个时相,GSI为0.51%~8.90%,5龄雌鱼成熟系数最大(8.90%)。研究表明,大鳞鲃雌鱼性腺4龄时部分成熟,5龄时完全成熟,雄鱼性腺比雌鱼早成熟一年,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大鳞鲃后备亲鱼在雄鱼4龄、雌鱼5龄时适合人工药物催产。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叶生长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叶生长过程从每年4月下旬起至6月上旬完成。在叶生长过程中,叶长、叶面积和叶干重的增长曲线呈S型,其动态可用Logistic生长函数描述,叶宽的增长过程可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用目标强度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赛里木湖高白鲑Coregonus peled的资源量进行评估,于2017年6月和2018年7月从赛里木湖全湖水域的定置网中共采集19尾高白鲑作为样本,使用基尔霍夫射线模型在常用渔业声学调查频率70、120、200 kHz下进行了高白鲑目标强度的测定,并根据姿态倾角概率密度分布,建立了不同频率下高白鲑目标强度与体长、体长平方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高白鲑目标强度姿态倾角的指向性图案与一般有鳔鱼类具有相似的频率特征,即在较低频段主瓣明显且旁瓣较少,高频段主瓣不明显且旁瓣较多;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姿态倾角为-3°~-5°之间,与鱼鳔与鱼体之间夹角(平均值2.8°)基本吻合;在高白鲑姿态倾角高斯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5°±10°)时,70、120、200 kHz 3种频率下高白鲑平均目标强度与体长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16.4 lgL-59.2、TS=21.3 lgL-64.3和TS=23.7 lgL-65.3,与体长平方(即体长平方的常用对数值)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20 lgL-63.6、TS=20 lg L-62.6和TS=20 lgL-60.7。研究表明,高白鲑的平均目标强度比一般单室闭鳔鱼类大3~5 dB,且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与以往其他白鲑属鱼类目标强度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长江常熟江段似鳊的生长特征及形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8月-12月在长江常熟江段采集的362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对其年龄、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鳊种群由1-3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为优势群体,占总数的51.3%;体长分布范围为62.33-133.6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75-110 mm (占总数的75.41%),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70-46.10 g,优势体质量范围为3.70-18.70 g (占总数的80.11%);雌、雄个体的体长、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丰满度、体高、头长等31个形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式为L♀=391.67R4-2211.8R3+4609.7R2-4171.4R+1463.2(n=156,P〈0.001,r2=0.6973), L♂=171.22R4-895.44R3+1719.8R2-1406.4R+486.47(n=178,P〈0.001,r2=0.7821);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4.52×10-6L3.2901(n=156,r2=0.94), W♂=1.09×10-5L3.0915(n=178,r2=0.98);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42.31×[1-e-0.1125(t+8.3442)], Lt♂=153.73×[1-e-0.1024(t+6.8309)]。研究表明,雌性似鳊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24龄,雄性为3.96龄,常熟江段似鳊呈低龄化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