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锗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马家海  刘青 《水产学报》1989,13(1):36-41,69
本文研究了二氧化锗(GeO_2)对我国特有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及对一些附生性硅藻类和绿藻的影响,论证了二氧化锗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无叨显毒理影响,而能抑制一些附生性硅藻和绿藻的生长;并探讨了二氧化锗对硅藻、绿藻的毒性机理。由于在培养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时很容易附生硅藻 因而研究结果将为坛紫莱自由丝状体及其他藻种的培养和保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氧化锗(GeO2)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及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扩增培养的影响,提出了既能抑制硅藻污染又保证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正常扩增培养的二氧化锗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为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种质)管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保存和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小伪菱形藻与碎片菱形藻的生长,本实验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丝状体与碎片菱形藻、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研究了1.00~4.00μg/mL二氧化锗(GeO_2)对共培养条件下丝状体生长发育及附生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处理萱藻丝状体和硅藻共培养体系的适宜GeO_2浓度为1.00~2.50μg/mL,各实验组14 d的硅藻抑制率均高于67.33%±5.18%,且丝状体生长发育良好,2.00μg/mL为最适浓度,此浓度下丝状体日均增长率最高,在各培养体系中均大于11.00%,且诱导后孢子囊枝比例和孢子囊直径分别为57.47%±5.31%和(24.55±1.01)μm,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 3.50和4.00μg/mL GeO_2虽对硅藻抑制效果更佳,但同时也会抑制丝状体生长和后期孢子囊的形成与发育,其中4.00μg/mL GeO_2可导致丝状体死亡;(3)碎片菱形藻较小伪菱形藻对GeO_2更敏感。实验14 d,各浓度GeO_2对碎片菱形藻的抑制率为(82.10%±2.40%)~(96.35%±0.79%),均高于同浓度GeO_2对小伪菱形藻的抑制率;同时在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中,碎片菱形藻占硅藻比例随GeO_2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内保存培养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2n♀配子体为实验材料,经切碎培养,促进2n♀配子体成熟,排出卵进行孤雌生殖,形成幼抱子体.将0.5~1.0 cm的孤雌生殖幼孢子体的假根切除,从其体细胞中诱导出2n♀配子体.实验结果表明,在10~20℃范围内,培养20 d后,在15℃和20℃下的2n♀配子体排出的卵的孤雌生殖率分别为8.4%和7.4%,明显高于10℃下的1%0 20℃下诱导培养15d后就出现了2n♀配子体,培养60 d后,2n♀配子体的诱导率达到100%;15℃下培养30 d后才出现2n♀配子体,60 d后的诱导率为38%;而10℃下诱导培养45d后才开始出现2n♀配子体,60 d后的诱导率仅为12%.将诱导产生的2n♀配子体切碎,在20℃下培养10d后的成熟率为34%,60 d的成熟率达到100%.通过孤雌生殖幼孢子体诱导产生的2n♀配子体与正常♂配子体杂交形成了3n裙带菜幼孢子体.本研究发现了获得大量2n♀配子体的新方法,旨在为裙带菜三倍体幼苗规模化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鱼类细胞培养是进行种质保存、基因功能分析、细胞工程育种等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模型。为了建立濒危的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中肾组织细胞系,本研究以其中肾组织为材料,以组织块移植法启动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稳定后再进行传代培养,建立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系,命名为EUM10。分析宽口裂腹鱼中肾细胞系冻存复苏能力和最适生长条件,且通过PCR技术检验污染状况,用线粒体基因片段分析鉴定细胞的来源。结果显示,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的最佳培养基为DME/F-12,最适温度为25℃,最适血清浓度为20%;细胞呈悬浮生长,生长曲线为“S”型曲线,第10代中肾组织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23.26 h;第6代细胞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复苏存活率达91.91%;经污染鉴定无污染现象;EUM10第10代细胞线粒体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与宽口裂腹鱼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81%,表明细胞系来自宽口裂腹鱼。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宽口裂腹鱼中肾组织细胞系,可将宽口裂腹鱼中肾细胞系作为体外体系运用于宽口裂腹鱼的研究,如细胞遗传学、基因功能分析等,可为宽口裂腹鱼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吴反修 《海洋渔业》1988,10(1):45-45
<正> 浮游硅藻是鱼、虾、贝摄食的天然饵料,因此.海区硅藻类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虾、贝的资源.为此,做了海区营养盐的不同种类及浓度对浮游硅藻增殖量影响的试验.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是用1985年8月分别从八代海、洞海湾和乡滩三个海区采集而来,并经过认真选择、洗涤.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 ma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治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二氧化氛、硫酸铜、甲醛、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进行治疗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g/m3二氧化氛、30ml/m3甲醛可以杀灭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病原体。其他几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雌、雄裙带菜克隆配子体切割扩大培养的藻丝适宜长度平均分别为172μm和104μm;分离的雌、雄配子体在设定的10、15、20、25℃的培养条件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分别为25℃和20℃;作为经济浓度0.5×10-6的GeO2不仅可以杀除杂藻(硅藻),同时能有效抑制配子体的性发育;用克隆配子体经组织捣碎机捣碎后进行采苗育苗,1996~1999年培育出的裙带菜苗平均长度分别为 4、5、2~3和 2~3 mm,平均密度分别为58株/cm、170株/cm、152株/cm和 136株/cm,裙带菜苗绳总长分别为17×62.5 m、679×62.5m、1200×62.5m和 2745×62.5m。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日本品系裙带菜雌性克隆充气悬浮培养及静置培养的生长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500Lx光照强度、充气悬浮培养条件下,裙带菜配子体克隆具有较高瞬时生长率。  相似文献   

10.
裙带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百克干品中含粗蛋白11.6g,粗脂肪0.32g,碳水化合物37.81g,灰分18.93g,还有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和味道超过海带,并具有降血压和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我国裙带菜资源丰富,售价比海带便宜。用其汁液制成冷饮食品香气柔和,口感清凉,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一 、制作工艺1、工艺流程裙带菜预处理→裙带菜浆→与白砂糖、乳粉等辅料调配→杀菌→均质→冷却→老化→凝冻→ 罐装→硬化→检验→入库2、产品配方二、操作要点1、裙带菜预处理及裙带菜浆的制备(1)裙带菜选择 剔除老化菜、花斑菜、茶色菜,…  相似文献   

11.
李铭五 《海洋渔业》1985,7(5):236-237
<正> 裙带菜是温带性褐藻类,其一般化学成份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色素、无机盐类等。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是一种鲜美的海味食品。裙带菜分布于我国的山东、浙江、辽宁等沿海一带,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裙带菜的体质较薄,收获之后不易保存,又未能掌握适当的加工技术,致使这一宝贵的资源,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日本是裙带菜食用量最大,加工技术先进的国  相似文献   

12.
裙带菜小包装食品,食用方便,调味适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加工研究室研制的“海榨菜”,是用裙带菜柄(茎)为原料制成的。制作方法如下: 首先将裙带菜茎切成1×2厘  相似文献   

13.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一种重要的大型褐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藻类的附生微生物既能通过代谢产物调控宿主藻类的生长发育,特定条件下又可能导致病害。了解裙带菜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研究裙带菜与附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以及防治藻类病害等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海带和紫菜,关于裙带菜的附生微生物,特别是不同生活史的对比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附生细菌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配子体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大于孢子体。配子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67%)为第一优势菌门,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48%)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11.13%),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34.58%)为第一优势菌纲,其次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1.01%);而孢子体中蓝细菌门(95.67%)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65%)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48%)。裙带菜样品经18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出链形植物(Streptophyta)、纤毛虫门(Intramacronuclea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顶复亚门(Apicomplex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其中,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毛霉菌门属于真菌,孢子体的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大于配子体。本研究确定了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不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2个世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后续研究藻类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海带目褐藻种质保存技术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虾育苗一般采用培养硅藻、小球藻和盐水丰年虫无节幼体等来培养对虾幼体。1962年Hudinage和Miyammr指出硅藻是对虾幼体的最好饵料。但是由于硅藻培养受光照孕水湿等自然条件的支配,所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生产是有困难的:为了防止硅藻培养过程中不利条件发生,有的单位采用冷藏硅藻、  相似文献   

15.
<正>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亚洲最主要的经济海藻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工业价值[1]。研究发现裙带菜具有补偿生长能力,可以使产量增幅达到50%[2],补偿生长在国内裙带菜养殖领域应用还很少。本文中裙带菜补偿生长是指通过切除部分叶片最终使得裙带菜产量增产的  相似文献   

16.
褐藻酸钠(SodiumAlginate又名海藻酸钠、海带胶、褐藻胶、藻酸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印染、造纸、日用化工等行业。褐藻酸钠是一种天然纤维素,可减缓脂肪、糖和胆盐的吸收,并具有降血脂和血糖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病,在肠道中还能抑制有害金属在体内的积累。裙带菜属于褐藻门,褐子藻纲,海带目,翅藻科,裙带菜属,我国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有关裙带菜褐藻酸钠的研究却很少。鉴于以上原因,研究裙带菜褐藻酸钠的提取及脱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原料:裙带菜来源于当地市场2、仪器及试剂:粉碎机,…  相似文献   

17.
裙带菜单克隆无性繁殖系育苗成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省胶南市红石崖镇水产养殖公司育苗室共同承担的裙带菜单克隆无性繁殖系育苗实验获得成功。裙带菜常规的育苗方法是在6、7月份采孢子,常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鱼类骨组织细胞的特征,实验建立了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以3月龄团头鲂尾椎骨及肋骨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消化法分别进行骨组织细胞培养,确定最佳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28°C培养,M-199培养基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25 ng/m 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25 ng/m 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及矿化结节von Kossa氏法染色均呈阳性,表明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鱼骨钙素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中骨钙素含量为997.25 ng/L;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特异性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runx2a、runx2b和osterix基因在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runx2b和osteri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细胞系。利用本方法可获得增殖活性良好,生长速率快,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MBCs),为日后鱼类骨组织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海带配子体种质资源保存是用锥形瓶保存,纸盖封口,但由于近些年来污染比较严重,所保存的海带配子体附着大量的细菌和各种杂藻,对克隆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保存海带种质资源,我们实验了三种不同的封口方式进行培养,探求其对克隆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证明,最有效的封口方式为:滤纸膜的封口方式,不论是对配子体细胞状态,还是对克隆增殖都要好于其它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艳 《中国水产》2012,(1):70-71
细胞体外培养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生物研究领域,水产的病毒检测的定性实验也是用细胞培养进行各种病毒的分离,如: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毒可以在铜吻磷鳃太阳鱼成纤维细胞(BF-2)培养中出现细胞病变(CPE)、鲤春病毒血症的病毒在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培养中出现CPE,常用的细胞系有,铜吻磷鳃太阳鱼成纤维细胞(BF-2)、大鳞大马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鲤鱼上皮瘤细胞(EPC)、虹鳟鱼性腺细胞(RTG-2)等.当细胞一旦在体外培养时,有时会出现因操作不甚,造成的污染;有时也因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生物特性的变化,引起细胞系的退变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