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定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4年在河南省三大土类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进行了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均有增产效果,但不同土类、不同作物增产效果不一。总的来看,夏大豆〉夏玉米〉冬小麦;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除洛阳褐土玉米外,单用秸秆还田就能显著增加物产量。但三种作物都是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或施钾配合秸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并能减轻小麦、大豆的病  相似文献   

2.
采取吸附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对潮土和褐土的供钾特性及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潮土的固钾能力远高于褐土,其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不及褐土,供钾能力相对较弱。(2)潮土施钾效果明显优于褐土,钾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即每施入1公斤K2O,潮上增产小麦5.8kg,揭土增产小麦4.1kg。因此,生产上应将有限的钾肥资源优先分配到施钾效果明显的潮土上。  相似文献   

3.
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4年在河南省三大土类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进行了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均有增产效果,但不同土类、不同作物增产效果不一。总的来看,夏大豆>夏玉米>冬小麦;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除洛阳褐土玉米外,单用秸秆还田就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但三种作物都是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或施钾配合秸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并能减轻小麦、大豆的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选用1026只1周龄罗斯蛋用雏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日粮Se水平对雏鸡组织S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的Se缺乏或过量均可通过各组织Se含量的变化反映出来,但反映的敏感性及临界指示值因组织及发育期不同而异。日粮Se水平缺乏或过量时,各组织Se含量相应降低或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罗斯蛋用雏鸡的Se需要量范围为0.145×10 ̄(-6)~0.495×10 ̄(-6),其中以0.195×10 ̄(-6)最佳;日粮Se含量≤0.095×10 ̄(-6)或≥0.995×10 ̄(-6),雏鸡出现Se缺乏症或中毒症。  相似文献   

5.
研制成以四间甲苯硼酸钾为活性载体的农药助壮素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在pH4.5 ̄9.5的10^-2mol/L氯化锂水溶液中,测定助壮素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10^-2 ̄7.5×10^-6mol/L,斜率为54.0,检测下限为1.4×10^-6mol/L。电极性能良好,适用于助壮素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吸钾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钾吸收特性的影响,给河南省各烟区科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3种土壤类型烤烟的钾吸收状况。结果表明,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施钾处理与不施钾相比,在移栽后60d烤烟生物学性状指标都有一定的提高,3种土壤类型的施钾处理烤烟干物质积累强度表现为红黏土>褐土>黄褐土。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烟株中各部位全钾含量,褐土施用钾肥对叶片中钾含量的提高最显著,移栽后90d的烤烟叶片钾含量为3.404%。3种土壤类型施钾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初期迅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的过程,褐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33.0mg/kg)。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24%、40.96%和38.85%。因此,在褐土上应特别注意钾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的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上进行连续13年的施钾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施钾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处理之间表现为:NPK+St>NPK>NP+St>NP,施钾处理的作物产量与NP处理的产量差异显著,轮作制度下玉米的施钾效应高于小麦。与山西单作制度相比,河北轮作制度下的土壤钾素损耗严重,除NPK+St处理外土壤钾素均表现亏缺。秸秆还田和施用钾肥较NP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河北潮土和山西褐土耕层土的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及全钾含量,且降低矿物钾比例的同时提高其余几种形态钾的比例。与定位开始相比,两种类型土壤各形态钾含量和比例随时间变异特点不同,两定位点土壤矿物钾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下降。【结论】整体看直接施用化肥钾的效果优于秸秆还田。但从提高作物产量和缓解土壤钾素下降来看,小麦秸秆还田是一个有效的补钾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水涨龙眼叶片10个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采样地点及年份间的差异对叶片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且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大量元素.初步提出丰产水涨龙眼叶片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N1.4×10-2—1.9×10-2,P0.10×10-2—0.18×10-2,K0.5×10-2—0.9×10-2,Ca0.9×10-2—2.0×10-2,Mg0.13×10-2—0.30×10-2,Cu4×10-6—10×10-6,Zn10×10-6—40×10-6,Mn40×10-6—200×10-6,Fe30×10-6—100×10-6,B15×10-6—40×10-6.上列标准可供营养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香酥鱼排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鳍马面Tun的鱼骨作原料,经调味、烘干等工序制成香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香酥鱼排。产品粗蛋白含量45.5%,水分17.255,粗脂肪0.76%,粗灰分14.31%,钙2.29%,磷1.47%,钠1.12%,钾0.16%,镁710×10^-6,铁355×10^-6,锌49.2×10^-6,铜3.40×10^-6,镍2.40×10^-6。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采用电超滤方法进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黄棕壤烤烟产量、协调烟叶中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不诱钾、黄棕壤植烟后,土壤EUF-K值均有下降,以EUF-K0-10和EUF-K10 ̄30下降比较明显,适量施钾水平种烟后除EUF-K30 ̄35增加明显外,土壤钾各形态量变化不大,钾肥的后效应不明显,较高施钾中烟后土壤钾各形态量则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不同磷含量对石灰性潮土吸附、解吸有效性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磷含量的石灰性潮土为材料,通过对锌的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磷对石灰性土壤中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性土壤中磷含量的提高,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显著降低,而KCl对锌的解吸量却明显增加,从而得出石灰性土壤中施磷促进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是施磷促进作物对锌吸收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典型土壤(黄壤和石灰土)为盆栽供试土壤,以朝天椒8024为材料,通过模拟制备不同浓度Cd污染黄壤和石灰土,将辣椒幼苗分别种植于Cd污染的土壤中,测试不同土壤中辣椒的株高、生物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Cd浓度增加,辣椒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黄壤中辣椒株高及其生物量均高于石灰土中的辣椒;MDA含量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同一浓度处理下,种植于黄壤中辣椒MDA含量高于石灰土中辣椒MDA含量;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壤中Cd浓度在2.5 mg/kg时SOD活性达到最高值,石灰土中Cd浓度在0.5 mg/kg时SOD活性达到最高;POD活性在黄壤土中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在石灰土中表现出下降趋势。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植于黄壤中的辣椒对Cd抗性的评价D值大于石灰土。表明高浓度Cd抑制辣椒幼苗的生长,且种植于黄壤土中辣椒的Cd抗性高于石灰土中的辣椒。研究结果为辣椒种植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石灰性耕层土壤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4个黄土高原石灰性耕层土壤样品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黄土高原石灰性耕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利用土壤颗粒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来定量表征黄土高原石灰性耕层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24个黄土高原石灰性耕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为2.5936~27094,分形维数表现为干润砂质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均腐土〉土垫旱耕人为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0.001mm颗粒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碳/氮比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寻求高效廉价重金属吸附材料在污水重金属去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Cu、Zn和Pb的等温吸附效果,并利用土柱吸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3类吸附材料对污水处理厂入厂污水中重金属的实际吸附去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污水中Cu、Zn和Pb的等温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显著拟合.吸附材料对Cu、Zn和Pb的吸附作用力与吸附容量呈现石灰性黏壤土>碱性膨润土>石灰性砂壤土的变化趋势.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3类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力表现为Zn>Cu>Pb、Cu>Zn>Pb与Cu>Zn>Pb,而吸附容量顺序却为Cu>Zn>Pb、Pb> Cu >Zn及Cu>Pb>Zn.石灰性黏壤土对污水处理厂接纳污水中Cu、Zn和Pb的吸附去除率为79.9%、97.7%和73.4%,碱性膨润土对相应污水重金属指标的去除率也高达70.3%、90.6%和90.6%.该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污水处理土壤的选择以及污水重金属吸附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灰土与紫色土中铅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铅在紫色土、石灰土中的环境容量,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模拟试验对两种土壤中铅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在紫色土、石灰土中的吸附平衡均可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温吸附方程来拟合,石灰土以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而紫色土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由Langmuir方程求得石灰土对铅的最大吸附量(19 728.77 mg/kg)大于紫色土对铅的最大吸附量(12 194.68 mg/kg);紫色土、石灰土吸附态铅的解吸量都随着铅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大,两种土壤的解吸能力都比较弱。研究可为不同类型土壤的铅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磷细菌,进行油菜盆栽生物模拟试验,研究了北方石灰性土壤中解磷细菌对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解磷细菌可以促进Ca2-P、Al-P、Fe-P增加,降低土壤中难溶态Ca10-P、缓效态Ca8-P,对O-P影响不明显,从而证明了解磷细菌能够促进石灰性土壤中磷素形态向易被作物利用状态转化,减缓向缓效态、难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了山西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Mehlich3法与常规法测定的土壤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其测定值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并拟定了石灰性土壤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Mehlich3通用浸提剂的分级标准,Mehlich3通用浸提剂适用于山西石灰性土壤P、K、Mg、Na、Cu、Zn、Fe、Mn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胡超  徐运清  邓雅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98-6499
为了研究酸雨作用下灰潮土铅、镉的释放规律。通过对采自田河村(S1)及河口大桥(S2)灰潮土样品进行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研究了湖北省孝感地区灰潮土中铅、镉的浸出特性。720 ml的模拟酸雨淋洗后,pH值4.5的模拟酸雨使供试灰潮土镉累积浸出比正常降水增加19.5%(S1)和60.9%(S2),使铅的浸出增加87.7%(S1)和12.9%(S2);pH值3.5的模拟酸雨使灰潮土镉累积浸出比正常降水增加45.6%(S1)和80.3%(S2),使铅的浸出增加183.7%(S1)和424.7%(S2);土样S2的总镉和总铅的含量都要比S1土样高,pH值3.5下呈现出镉和铅累积浸出量也较大。镉的浸出随着淋洗液pH值降低淋出量逐渐增加,铅的浸出则在pH值3.5时出现显著增加。镉与铅都随着酸度增加和淋溶量的增加而逐渐浸出。  相似文献   

19.
用模拟酸雨淋溶法研究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盐基迁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模拟酸雨对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原状土柱进行连续淋溶,探讨土壤盐基的淋溶强度、容量以及土壤pH和交换性盐基的变化规律。结果指出,酸雨对红色石灰土的盐基淋溶强度和容量大于红壤。交换性盐基的淋溶速率也有同样趋势;土层厚度的增加能大大降低酸雨对盐基的淋溶强度、容量和淋溶速度;红壤的pH对酸雨淋溶较敏感。而红色石灰土的交换性盐基对酸雨的反应较敏感。所以就土壤酸化速率而言,以土壤pH为指标时,则红壤大于红色石灰土;但以盐基淋失量为指标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施用生物炭对云南烟区典型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壤养分尤其是氮、钾的淋失是制约云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生物炭在减少土壤养分淋失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然而,关于生物炭在云南植烟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基于土柱淋洗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生物炭对南方紫色土、赤红壤和黄棕壤硝态氮、磷、钾养分淋失的影响,以期为生物炭的合理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添加生物炭后,紫色土、赤红壤和黄棕壤的硝态氮淋洗总量分别减少16%、14%和22%;紫色土、赤红壤的磷素淋洗总量分别减少41%和32%,黄棕壤磷素淋洗总量变化不明显;紫色土和黄棕壤的钾素淋洗总量分别增加19%和23%,赤红壤的钾素淋洗总量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是控制云南植烟土壤氮磷淋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