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宏兵 《科学养鱼》1996,(10):23-24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鳜鱼新技术,笔者于1995年4~10月在主养福寿鱼池塘内进行了混养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初报如下:一、条件与材料1.池塘一口4.0亩的长方形池塘作为试验塘。塘东西走向,排灌方便,塘深2.0~2.8m,塘...  相似文献   

2.
2000年,我们承担了原池州地区水产局下达的33.3公顷连片池塘鳜鱼高效养殖示范项目。试验分别在省级白沙湖水产良种场、清溪特种水产养殖研究所和涓桥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11月底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每667米2产鳜鱼100千克以上,与养殖常规鱼相比,增加利润1000元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鲜无污染,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泥少或无;池深1.3~2.3米,池水pH在7.0左右,透明度35~40厘米,每个池塘配置排灌动力或增氧机,四周种植苦草等沉水植物。鳜鱼主养面积…  相似文献   

3.
刘奇飞 《内陆水产》2001,26(9):28-29
近两年,安徽省池州市将连片池塘主养鳜鱼作为渔业致富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当年夏花养成商品鳜鱼,一般每667米2产量1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150千克,纯收入2000~3000元,是池塘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3~5倍。现将其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良好严格清淤消毒主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以2000~3000米2为宜,最小不能低于667米2,最大不能超过0.67公顷,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过大,饵料鱼相对分散,不利于鳜鱼的摄食。同时池塘要求背风向阳,底质平坦,砂质壤土,污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  相似文献   

4.
李超  赵仁红 《内陆水产》2001,26(9):9-10
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而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探索池塘主养异育银鲫高产技术,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00年4月~12月,在安靖水库利用4002米2池塘,进行主养异育银鲫高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4002米2,池深3.2米,池塘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底质为砂壤土,底泥厚度为20厘米,池底平坦。池塘内配置3千瓦的增氧机1台。1.2水源条件水源来自水库,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  相似文献   

5.
连片池塘主养鳜鱼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安徽省池州市将连片池塘主养鳜鱼作为渔业致富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当年夏花养成商品鳜鱼,一般亩产100kg左右,高的可达150kg,亩纯收入20(XY-300元,是池塘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3—5倍。现将其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良好,严格清淤消毒 主养鳜鱼的池塘,面积 3—5亩为宜,最小不能低于1.0亩,最大不能超过10亩,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过大,饵料鱼相对分散,不利于鳜鱼的摄食。要求背风向阳,底质平坦,砂质壤土,污泥较少或没有污泥的新开挖地塘较为理想,可保持水深2.0m…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7.
何国文 《内陆水产》2002,27(1):12-13
鳜鱼为肉食性凶猛性鱼类,经济价值高,是我国较为名贵的淡水鱼类之一。近年来,人们在池塘集约化养鳜及大水面网箱养鳜等生产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探索鳜鱼在中、小型水体与其它鱼类混养的生长情况,以及为了更好地发掘中、小型水体的渔业生产潜力,笔者2000年在沅江市胭包山水库库汊开展了库汊鳜鱼与鱼种混养技术研究,即在早春投放大规格鱼种,4、5月中旬在围栏中培育饵料鱼,6月上旬投放当年鳜鱼苗,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库汊的自然条件库汊为水库河渡桥主汊上游一土栏库汊,有效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8.
一、严把池塘养殖条件关 鳜鱼主养池塘要求底质平坦,淤泥要少于15厘米。沙底塘和新挖塘养哺鳜鱼效果更佳。池塘多以3~5亩为宜,由于鳜鱼喜欢清新且溶氧量高的水质,故主养池塘水源要充足,进排水方便,正常蓄水深不能小于2米。  相似文献   

9.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将池塘主养鳜鱼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池塘主养鳜鱼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米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10厘米左右,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隔日另用漂…  相似文献   

10.
刘平 《内陆水产》2002,27(9):16-16
为探索池塘养殖本地胡子鲶技术,笔者与他人合作于2001年5月10日至11月6日,在一口池塘中进行主养本地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养殖试验塘及主要设施养殖试验塘为长方形,面积4329米2(约6.5亩),塘底略呈锅底形,淤泥厚约30厘米。在池塘底部安装一内径为25厘米的水管,管口一端伸至池塘最深处,另一端通至塘外,并装有阀门,以控制水位。在池塘内放置石棉瓦20块,瓦面离池底约20厘米。在池塘水中央,圈养水葫芦100米2,以供胡子鲶栖息和遮荫。进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山区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于1997年从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了彭泽鲫。1997年3月引进彭泽鲫亲本,当年4月繁殖出鱼苗;1998年进行了池塘主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22...  相似文献   

12.
陶桂庆  顾树信 《科学养鱼》1999,(11):13-13,19
罗氏沼虾不耐低温,水温降至15℃时,需干池起捕上市,养殖池实际只利用半年。利用罗氏沼虾冬闲期养鳜鱼,此阶段苗种便宜,饵料鱼丰富,鳜鱼养至翌年4~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实行罗氏沼虾与鳜鱼轮养,最大限度地利用鱼池闲置期,提高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池塘条件与准备1-选择池塘要求池塘水源充足,灌注水方便,面积3~5亩,池塘滩脚平坦,坡比1∶3以上,有效保水深1-2~1-5米,放苗前,必须进行干塘、清整、曝晒,开挖宽1米、深0-5米且同排水沟相通的沟作为收虾槽;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  相似文献   

13.
鳜鱼当年养成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桂庆 《淡水渔业》1999,29(10):35-36
利用4口面积为2-5亩的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将5月下旬繁育的体长达到2cm左右的鳜鱼苗直接进入饵料培育池,养至7月中下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分疏分级后进行鳜鱼成鱼养殖。当年年底,亩产上市的商品鳜鱼180千克;饵料鱼池亩产饵料鱼250千克,产青虾32千克。亩平利润3500元(含配套池)。1池塘条件养殖池具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排灌分流,配置有提灌水设施的增氧设备。4口池塘每池面积2-5亩,常年保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需清淤晒塘消毒,通常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2饵料鱼培育鳜鱼的捕食范围狭…  相似文献   

14.
邱清林 《淡水渔业》1999,29(3):36-37
为探索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我们于1997年承担了省水产厅下达的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试验项目。我们采用人工配合饵料集约化主养雄性罗非鱼的技术方案,取得了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选用选用城郊三个镇(村)69口、3102亩池塘,每口面...  相似文献   

15.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2,27(2):16-16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池塘高产养殖新技术,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至10月在文昌市抱罗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面积为0.33公顷的旧池塘1口,砂泥底质不渗漏,东西向,池塘长宽比为3∶1,坡度比为1∶3,蓄水深2.2米。水源来自抱罗东风水库,水质清爽,周边无污染;采用机械提水,在池塘进出水口分别设置60~40目筛绢网过滤防逃,配备5台1.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虾苗放养前的准备1.2.1清塘消毒6月20日将塘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6.
凌继忠  张君 《内陆水产》2003,28(9):19-19
为提高江西永修县鳜鱼养殖水平,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永修县白莲湖鱼种场在开展鳜鱼繁育的同时,2002年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养殖总面积8公顷,其中鳜鱼主养池2.3公顷(共5口,每口0.46公顷),配套饵料鱼培育池5.7公顷,池深2.5米,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1.2池塘消毒5月28日,抽干池水,每667米2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1.3前期饵料鱼培育在鳜鱼苗下塘之前15天(6月5日),所有试验池塘每667米2投放鲮鱼水花50万尾,采取施肥培育,并定期…  相似文献   

17.
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尼加拉瓜,为慈鲷科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商品鱼市场价格较鳜鱼高。2000年我们进行了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1.1 池塘条件及准备 我们选择紧靠太湖的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本试验的实施点,参试池塘面积25亩,水源来自太湖,水质清新,无污染,每只池塘面积在5~8亩,水深1.5~2m,淤泥较少,放养前一个月进行池塘清整,并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毒。1.2 鱼种放养 引…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在万安玻璃红鲤良种场进行池塘单养长吻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后,2001年扩大了养殖试验规模,面积增加到1.5公顷,总产达8723千克,平均单产387.69千克/667米2。现将生产技术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8口池塘均为土池,水深1.8米,总面积1.5公顷,水源条件好,水质无污染,放养前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鱼种放养2000年11月6日从广东番禺引进长吻鱼种,按80∶20池塘主养模式,每667米2放长吻鱼种550~650尾,鲢鳙鱼100尾。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3饲养管理3.1饲料种类与质量长…  相似文献   

19.
在3 000m~2池塘中进行主养草鱼种试验。采用合理配养,早期促长,超前防病和加强水质调节等技术,共获草鱼种 5 032 kg,其它配养鱼种 3 197 kg,获利 48 928.4元,投入产出比 1∶2.09。  相似文献   

20.
三年累计试验面积17.75hm^2,其中池塘主养一龄团头鲂鱼种5.95hm^2,池塘主养二龄团头鲂鱼种9.83hm^2,池塘主养团头鲂成鱼1.37hm^2。一龄团头鲂,二龄团头鲂,鲂成鱼出池规格分别为19.6 ̄34g/尾,45.5 ̄76g/尾,224 ̄350g/尾。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6% ̄98%,93.5% ̄97.4%,74.5% ̄98%。平均每hm^2产量分别为4260 ̄5640kg,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