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一个丈夫在称赞自己的妻子:“她很聪明。” 结婚那么多年,还能这么由衷地赞美自己的老婆,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杨柳 《农家科技》2011,(11):160-160
夫妻相处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专家说过: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很复杂的。说两个人能互相了解,实在并不容易。婚前,因为两人在恋爱的狂热中,常误以为那种一时的“热情”为“了解”。但事实上,那只是一种愿意尽量宽恕对方,不计较对方任何缺点的“热情”。认真说来,其中真正“了解”的成分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3.
美文伴美食     
老猫 《农家科技》2014,(12):92-92
“爱知识的人扑到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高尔基说的这句话。文化和吃,被这个比喻拉到了一起。其实中国人不仅这么说,很早就这么做了。比如脍炙人口的“汉书下酒”的故事,说的是宋朝名士苏子美——就是在苏州盖沧浪亭的那一位,酷爱读书,这位名士住在老岳父家里,每天晚上读书,要喝一斗酒。看《汉书·张良传》看到博浪沙张良狙击秦始皇时,他拍着巴掌说:“可惜,没打中。”喝了一大杯。看到张良见刘邦时,称“此天以授陛下”,又叹口气:“这对君臣相见真够难的。”喝了一大杯。他岳父看他这么读书,笑着说:“真是每天一斗不算多啊。”  相似文献   

4.
红叶杨,稀世珍品,世界第一株。该品种的育成,吸引了我国权威单位的著名杨树育种专家及世界著名杨树专家参观评定。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该树种填补了我国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副所长卢孟柱博士说:“此树种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杨树专家参观后,大为惊讶,连连称赞:“稀世珍品,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5.
幽默二则     
《农家致富》2010,(11):62-62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相似文献   

6.
进口货     
一个卖苹果的喊道:“新鲜的苹果,进口货。便宜卖了啊。”过路人一听“进口货”。便你一斤、他一斤地买上了。有人拿起一个尝了尝,说:“这不是很平常的苹果吗,你怎么说是进口货呢?”卖苹果的人说:“您这一张嘴,它不就成了‘进口’货了吗?”  相似文献   

7.
打好你的牌     
《农家致富》2007,(24):53-53
一个人和家人一起玩牌,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力求最好的结果.”很多年过去了,这个人一直牢记着母亲说过的话.从未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  相似文献   

8.
补裤子     
妻子:“昨天晚上你睡觉以后.我把你裤子口袋里的破洞补好了。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很体贴你的人。”  相似文献   

9.
舍得放弃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空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做了。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5月的一天,应泰安市畜牧局房振伟科长的邀请,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岱岳区夏张镇王士店村北的泰安天鹅湖大雁养殖有限公司。行前,房科长很认真又很狡黠地笑着说:“这次去的地方,肯定会让你震憾的!”什么样的养殖公司能让人感到“震憾”?记者对此很是不以为然,但一向沉稳的他既然如此说,还是不禁让人满腹狐疑。  相似文献   

11.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村镇银行试点、送金融服务下乡……面对金融支农的新“载体对”屡屡见诸报端,浙江一位老农村金融人很是困惑,他找到记者说:相于机构而言,我们现在更缺的仍然是机制。  相似文献   

12.
百姓人物     
《百姓》2001,(3)
吴敬琏:股市十年培育出一个大赌场?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接受传媒采访时,提出:“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一时间,证券界内外议论纷起,称赞吴老是“敢讲话第一人”者有之;出来与吴敬琏商榷,认为他是“连洗澡水带孩子一并抛弃者”亦有之。始料  相似文献   

13.
《论语》里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的名句,在这里将日食与君子的过错相比。然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更多的是将日食看成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示。比如在《后汉书·志第十八》中讲到:“日蚀说日:‘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为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里,这样的对话时常出现:一个人起床后摸着头说:“今天血压有点高。”听者多数情况下会问:“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可见,睡眠与血压的关系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到一些地方调查,向一些县、乡领导干部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一些人很自豪地说:我们这里贯彻“一号文件”的事已经结束了,我们早已把工作重点转到别的方面。闻听此言,顿觉吃惊,“一号文件”是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管全面、管全年,其中提出的许多任务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怎么能说贯彻“一”号文件”的事已经结束了呢?  相似文献   

16.
朱兵  邹美红 《今日农村》2002,(10):21-21
今年54岁的谢正荣,出任江西省新干县荷浦乡莒洲村党支部书记不到3年,却得到干部群众送的三个“很不中听”的绰号:最近,我们来到莒洲村采访后发现:原来,这三个绰号个个都隐含着谢正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感人故事,折射出全衬干部群众对他的称赞与拥戴。  相似文献   

17.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18.
杭州泉话     
杭州是名茶之乡,俗话说,“好茶需好水”。这是因为茶与水的关系至深,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尤其是古代文人雅士更是对佳水孜孜以求。古人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认为“清轻甘洁”的泉水最宜泡茶。作为“茶都”的杭州,同样名泉荟萃,宜茶之水很多。宋人耐德翁在《都城纪胜》书中说:从五代吴…  相似文献   

19.
黄健 《百姓》2009,(11):2-2
当有人问起北京冬日之趣时,一向包打听的我经常语塞。说实话,北京的冬日确实有些单调,能想到的游戏无非是撮饭、溜冰以及泡温泉。夏雨跟我建议:“和我一起滑雪吧!”我知道他滑雪技术好得没话说,李小璐、李冰冰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徒弟。但我还是心虚地说“算了吧”,小脑智障的我,脚一离地人就倒。夏雨教练很地认真地对我说:“那还是缺练,滑雪跟游泳一样,把你往山头一扔,  相似文献   

20.
房市“限购”,不独为当下热词,其实自古就有。但古代政府的“限购”政策和当下的“限购”相比,其出发点和目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西汉建国后不久,吕后当政时,朝廷颁布了一项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二年律令·户律》)这条规定的意思是说,你想买房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要买的房子必须紧挨着你现有的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