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法一:用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用品蜡烛、玻璃罐头瓶、脸盆、木条。实验方法将蜡烛固定在脸盆的中央,然后在盆中放入约1/2体积的水(蜡烛的高度要比水面高一些)。在蜡烛上罩上玻璃罐头瓶(或普通玻璃杯也可),玻璃罐头瓶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以脸盆中水的水面为基准线,将玻璃罐头瓶内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做好记号。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罩玻璃罐头瓶,蜡烛在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可以看到脸盆中的水进入瓶中,等水面不再上升时,在水面下拧紧瓶盖,拿出水面。这时罐头瓶中增加的水的体积约占原来水面上方罐头瓶体积的1/5。  相似文献   

2.
水淹蜡烛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通过“水淹蜡烛”的奇怪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通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从九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那么化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先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感受一下吧!一、实验操作(1)将一小段约3cm长的蜡烛(直径2cm以上)底部先在火焰上烤一下,再把它粘在一个比较大的玻璃杯的底部。(2)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使水面刚刚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然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在家里,我建了一个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在这里做出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你知道我做实验都主要用了哪些药品和仪器吗?就是食醋、蔗糖、碱面、蔬菜或花瓣的汁液。饮料瓶、眼药水瓶、茶杯、饮料吸管、筷子等等,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来挑选搭配。没想到吧!如果你们用自己的慧眼努力搜寻,没准你会找到更为有趣的仪器和试剂呢。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因为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的,因此虚像的像距是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的,只能用公式计算出来。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中学物理教师都知道一个典型的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就是用玻璃代替平面镜,并用两个大小一样的蜡烛来测量出平面镜成虚像时的像距的。既然平面镜的虚像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来,那么凸透镜成虚像的像距就不可以测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6.
蜡烛变身记     
正过生日的时候,小红闭着眼睛,对着蛋糕上燃着的蜡烛许愿。睁开眼,看到蜡烛变短了许多。【问题一】蜡烛哪儿去了?【查阅资料】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做出猜想】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气中。【实验验证】1.将一截短蜡烛用蜡油粘在硬纸片上,点燃,用干燥的广口瓶将其罩住。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干燥的广口瓶内壁上出现水雾。  相似文献   

7.
蜡烛在水中燃烧,你信吗?相信、质疑和否定都没有关系,就请你详读我们的说明,并实际做一做,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实验用品蜡烛、广口玻璃杯、水、大螺母、火柴、裁纸刀。实验方法截取一段蜡烛,长度一定要低于广口玻璃杯的杯内高度;将蜡烛直立固定在广口玻璃杯中,杯中放入自  相似文献   

8.
<正>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小明为了做作业,点燃了一支蜡烛。但因为觉得一支蜡烛太暗了,所以他又点燃了一支,可是这两支蜡烛一支长些,一支短些(如图1)。过了一会儿,电来了,小明先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没想到奇迹发生了:较长的那支蜡烛的火焰沿较短的那支蜡烛的烟雾传递过来,把较短的那支蜡烛点燃了!太神奇了,于是小明再次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结果随后其又被点燃了,再次吹灭,再次被点燃……试  相似文献   

9.
发现问题在学习灭火与自救时.李老师为说明发生火灾时为什么要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而设计了这样一则实验: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透明无底的可乐瓶将它们罩进来。让同学们猜一下蜡烛火焰熄灭的顺序,同学们都不假思索地说:蜡烛熄灭顺序由低到高、实验结果却是由高到低依次熄灭因此李老师想以此考察一下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凸透镜成像实验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具体实验步骤是:把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二倍焦距之外、二倍焦点上、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焦点上、焦点之内,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分别找到蜡烛清晰的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不仅器材零碎,零部件比较多。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尤其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学生很难控制。许多同学找不准物距和像距。因此,同学们很难通过该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在河北中考实验操作和笔试中每年都出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实验具有内容多、成像情况复杂等特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一、中考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带附件,标明焦距的凸透镜)一套,蜡烛一支(长度小于9 cm)、火柴一盒。三、实验步骤1.清点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12.
常用玻璃量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容量瓶、量筒、量杯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实验室。其容量测量结果的准确与否,以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实验结果,而且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判定结论。本人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貌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衡量法,通过称量加入玻璃量器中的纯水质量,再根据纯水此时的温度,确定对应温度的K(t)值(此K(t)值与纯水密度、纯水温度、砝码材料密度、空气密度、玻璃膨胀系数等因素有关。此K(t)值与纯水质量的乘积即为被…  相似文献   

13.
1 原理啤酒酵母的筛选是将待测的菌种经活化培养后按比例作一系列稀释后 ,将融化稍凉的琼脂培养基先倒入培养皿均匀后凝固 ,再将一定稀释菌液加入 ,用玻璃涂棒均匀涂于培养基表面 ,可用手转动 ,然后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待长出清晰可见的单个菌落后再分离。此法比传统稀释分离更简单易行 ,也可分离两次 ,以期望不是单细胞菌落形成的机率减少到最低限度。2 实验材料2 1 仪器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常规啤酒检测仪器。2 2 试剂器皿无菌培养皿、试管、1ml吸管、1 0ml吸管、生理盐水 ( 0 .85 %NaCl)、三角瓶、玻璃涂棒等。2 3 菌种可…  相似文献   

14.
特征特性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在30%左右,侧枝较少;瓜条棒状,顺直,瓜条长35cm左右,瓜把4cm左右,心腔小;瓜条亮绿,刺瘤好;商品瓜率高,持续结瓜能力强,丰产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及病毒病等病害,适合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一、芽接刀的制做1.材料选用:(1)钢锯条或小学生削铅闸刀。(2)木条。(3)小铁钉。2.制做:选用废弃钢锯条,截成8-10cm两段,在不带齿的一面,顶端3-4cm长开口磨利,或用小学生削铅闸刀两个。手柄选用质材较好的木条,制成长9cm左右,宽2-2.5cm,厚1.2-1.4cm。然后使锯条或小学生削铅闸刀有刃部分伸出柄外2.5-3cm,两刀片夹住厚1.2~1.4cm的木条,使刀间距为1.3~1.5cm,将两段锯条或小刀用铁钉固定在手柄上,即成一把简易的芽接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地球上建起的大楼越来越高。你可知道这些直插云霄的超高层建筑物是如何在风中"矗立"的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给你一段1厘米的钢筋,请把它折弯。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不可能把这段短短的钢筋折弯。好,现在给你一段20厘米的钢筋,请你把它折弯。你同样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钢筋看来只是稍稍有点儿变化,完全把它折弯也是不可能的。继续加长钢筋,现在给你一段1米长的钢筋,用  相似文献   

17.
正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后,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一、组装实验装置组装实验装置用到的器材:20mL注射器1支,输液用100mL玻璃瓶1个,玻璃小药瓶4个,输液管1套,硬塑料吸管2根。(如图1)  相似文献   

18.
一、试题简介河北省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为: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少量硫酸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用砂纸打磨长金属丝X,并分别放入两种溶液中,仔细观察现象,判断并记录结果(如图1);2.用镊子将0.5 cm长的金属丝X、铜丝、镁带分别放入烧杯底部三个位置,并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稀盐酸,仔细观察现象,判断并记录结果(如图2)。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科技》2007,(9):19-19
同学们看到下面一个和26页这两个题目时一定觉得很奇怪,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蜡烛是用火点着的,而吹只会把蜡烛熄灭,这里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呢?俗语说得好“水火不相容”、而这里却“水火相容”,莫非是幻境?这里我先不给大家解释,让我们先看着魔术师的精彩表演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重要例证。制作材料:胶合板、铁皮饮料盒、Ф1mm铜丝、输液器包装袋、螺钉、胶水、胶带等。将5mm厚胶合板裁好,用胶水粘牢,内壁用墨水涂黑。前端盖中心裁出Ф1.5cm圆孔透光,后端盖中心裁出Ф3cm圆孔作观测窗。将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用胶带粘在内筒前端并绷紧。取长30cm、宽1cm的白纸条,自右向左依次划上0、1、2……30cm的刻线,贴在内筒左外侧。将铁皮饮料盒展开,裁成Ф12cm的圆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