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击倒快、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已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广泛应用,现将其防治枣尺蠖方法简介如下:1、适宜使用浓度.国产20%杀灭菊酯乳剂7500-10000溶液,20%除虫菊酯乳剂7500溶液,2.5%溴氰菊酯乳剂15000溶液,以上为一般情况下防治使用浓度.在气温较高(35℃左右)的情况下,溴氰菊酯用30000溶液,杀灭菊酯用1500Q溶液也可收到良好地防治效果,但应注意适当增加喷前次数.2、药液配制法(见下表).根据配药桶的大  相似文献   

2.
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害虫,在本地区该虫已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多种药剂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且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具有高毒、高残留特性,严重污染蔬菜和环境,影响人畜健康。为此作者于2006年对千虫克等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进行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娟 《甘肃农业》2008,(12):86-86
为了给无公害蔬菜生产防治害虫提供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品种,2007年进行了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旨在评价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施用剂量及对蔬菜的安全性,为该药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自70年代以来合成拟除虫菊酯的工作发展很快,稍作回顾就会发现先后合成了耐光性的农用拟除虫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杀灭菊酯和氟氰菊酯等。这些拟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较天然除虫菊素高几十倍,其中特别是溴氰菊酯的工业产品含98%的有效成分是单一的右旋顺式异构体Decis药效特高,比其它现有拟除虫菊酯要高4至10倍。氟氰菊酯药效与氯氰菊酯近似,并为杀灭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两倍。因拟除虫菊酯的每亩次用量不到1克或多至几克,使毒性和残留问题都会有改善,更重要的是其对农作物尚具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多种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杀灭菊酯、d-cis 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已发展为重要的新类型杀虫剂品种,具有超高效、广谱杀虫性、施药剂最很低、使用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并已在世界广大范围内广泛试验和局部应用,在多种农业重要害虫防治及卫生灭害上显示出很大优越性。特别是这类拟除虫菊酯应用于棉花上防  相似文献   

6.
速灭菊酯(Fenvalerate)又名杀灭菊酯,是一种新开发的非菊酯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它具有高效低毒和杀虫广谱等优点,对防治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特别有效,也是取代六六六的优良杀虫剂。由于农药施入环境后,大部分要与土壤表面接触发生吸附现象,它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引言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在天然除虫菊酯结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仿生农药。天然除虫菊制剂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具有击倒力强、杀虫作用块、广谱性、易降解、对人畜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由于其不耐光和热,残效期短,因而限制了在农业生产上应用。1949年合成了第一个光敏性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烯丙菊酯(Allethrin)。此后,人工  相似文献   

8.
室内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棉蚜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醋、氟氰菊酯、杀灭菊酯十分敏感,大田防效显著。久效磷缓释剂涂茎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大于氧乐果。甲基硫环磷颗粒剂拌种可以防治棉蚜,但对棉花生长前期有些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辛.氯菊酯乳油对菜青虫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是目前防治菜青虫的理想药剂,对菜青虫具有击倒作用快、持续药效长和蔬菜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商品名称为Decis(敌杀死),代号为NRDC 161。该农药是高效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能有效地防治果树食心虫、柑桔潜叶蛾、菜青虫、桃蚜等多种害虫。为了了解溴氰菊酯在桃子上的残留情况,以指导该药的使用,我  相似文献   

11.
产业信息     
《中国农资》2012,(40):26
<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实施的节能减排和"高毒"类农药退出市场的政策有望大幅提升公司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由于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退市,国内农用市场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需求趋旺,国内卫生用菊酯的需求在未来5-10年  相似文献   

12.
义县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菜青虫为主要的防治害虫。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最重要的防治药剂,在防治甘蓝菜青虫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菜青虫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是目前防治菜青虫的理想药剂,对菜青虫具有击倒作用快、持续药效长和蔬菜污染小等优点。菜青虫是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寄主有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偏嗜含有芥子油醣苷、叶表光滑无毛的甘蓝和花椰菜。幼虫杂食性,初孵幼虫,把卵壳吃掉,再转食十字花科植物食菜叶。  相似文献   

13.
1987、1988两年内用杀灭菊酯等杀虫剂对上海县七一乡,青浦县青东农场和松江县五里塘乡三地的菜青虫进行室内外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三地的菜青虫对杀灭菊酯等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若与较敏感种群相比,三地菜青虫对杀灭菊酯分别产生了34.2倍、37~50倍和16倍的抗药性,对乙酰甲胺磷产生了2.5~8.5倍抗药性,对敌百虫至少产生了378倍抗药性。芝麻油对杀灭菊酯、氟氰菊酯具增效作用,配比为10∶1时,增效比分别为3.02~4.39,1.18~1.23。田间试验对氟氰菊酯有15%的增效效果。田间试验表明,杀灭菊酯防效中等,亩用量6g(ai),处理后10天药效不到80%。氟氰菊酯防效较好,亩用量4g(ai),10天药效在90%以上。喹硫磷对菜青虫防效高,乙酰甲胺磷和敌百虫防效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植物源农药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相比,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且对低龄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效较好;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分别对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高、持效性好,适宜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杀灭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青菜、小白菜、豇豆三种蔬菜中的残留降解情况,四种农药的降解半衰期为1.4~3.1天;降解90%期为4.4~10.2天,其中杀灭菊酯的降解半衰期最长。作者初步提出以农药起始残留量、降解半衰期和食品卫生标准来估计农药对蔬菜的污染程度,并建议对作物的生长稀释作用、农药起始残留量和多次采收性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作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卫生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除虫菊不仅对害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而且还有熏蒸、驱赶和击倒的作用。加之其具有高效广谱和低毒的特性,除虫菊被作为防治卫生害虫的一种理想的天然杀虫剂。由天然除虫菊素衍生而来的拟除虫菊酯,例如,烯丙菊酯、炔丙菊酯、炔戊菊酯等是一类仿生杀虫剂系列,其立体构造对生物活性有着重大的影响。拟除虫菊酯的光学活性开发是未来拟除虫菊酯的一个发展方向。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容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但品种间抗药性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差异较大。拟除虫菊酯光学活性的研究在定向合成、酶拆分和膜拆分等新的技术领域还有许多难关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应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氟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由于出现残留、污染问题,是急需解决新的药剂研究。从1982年以来,研制成功4种新颗粒剂:1%杀灭菊酯颗粒剂、1%灭幼脲颗粒剂、1%灭幼脲和杀灭菊酯混合颗粒剂、1.5%辛硫磷(胶囊剂)颗粒剂。这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以取代当前常用的高残留、剧毒类农药的使用。使用这些新颗粒剂防治金龟子幼虫效果好,成本低,残效期长,一年施药一次即可,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一类理想、安全、经济、高效的新型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HP-5MS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农药杀虫剂中隐性成分四氟苯菊酯、烯丙菊酯、氯氟醚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9种拟除虫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9种拟除虫菊酯的标准偏差均小于0.03,变异系数小于3.0%,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种拟除虫菊酯成分5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95.5%~107.5%。该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且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分为有机氮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除虫菊植物活性分子结构人工合成的高效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多为中等毒性.个别为低毒,但残毒低。我国将氮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百菌清列入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可限制使用的农药,对施用安全间隔期及残留量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滇池周边农田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滇池周边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污染状况,用气相色谱法(ECD)对采自该区土壤样品进行了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和花卉地中,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检出率,以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最高,分别为66.7%~100%,52.9%~100%,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次之,溴氰菊酯最低;检出浓度平均值以氟氯氰菊酯最高,蔬菜地土壤中达44.9 μg/kg;春、秋两季,5种农药在花卉地的残留量高于蔬菜地,而夏季和冬季则相反.大棚和露地中,大棚的残留量显著高于露地.不同土层中,除氯氰菊酯在表层(0~20cm)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下层,其他4种农药在0~60 cm土层中残留量差异不显著.由于目前没有制定拟除虫菊酯农药土壤中残留环境质量标准,无法判定实验区土壤中拟除生菊酯农药残留超标率及土壤环境等级,但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