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植物病毒、类病毒的分子进化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和比较其全碱基序列,探讨了病毒、类病毒内部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沈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8-5218,5241
综述了新城疫病毒的进化和基因分型,并对不同毒株的毒力型、进化型和基因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蝙蝠是许多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的自然宿主.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蝙蝠群落进行了病毒监测,共采集了95只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对其肺脏和肠道及其内容物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表明:测得的病毒序列分属于17个病毒科,其中包括哺乳动物、节肢动物和植物等来源的病毒及噬菌体.进一步对发现的环状病毒(Orbivirus)和Pegivirus进行了特异性PCR检测,其中环状病毒在肺脏中阳性率为10.5%(10/95),肠道阳性率为36.8% (35/95),其中8只蝙蝠2种脏器均为阳性;进一步扩增得到了环状病毒的4个节段的部分序列,对RdRP的多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显示,该环状病毒在库蠓和白蛉来源环状病毒群和蚊类来源环状病毒群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进化分支,与已知环状病毒的氨基酸相似度仅为45%~ 55%,是一种新型的环状病毒.另外,通过qRT-PCR对Pegivirus进行检测,发现其阳性率为78.9% (75/95),其中病毒滴度最高的为每毫克8.56× 104个病毒拷贝,并在5个肺脏阳性样品中扩增得到了5株Pegivirus,它们之间的核苷酸相似度为98%~99%,而与非洲喀麦隆发现的墓蝠Pegivirus的核苷酸相似度为76%,进化树显示其在Pegivirus G进化群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进化分支.此研究增加了对黑髯墓蝠病毒组的认识,其中发现的环状病毒和Pegivirus揭示了相关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条纹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功能、复制、转录、表达策略及其分类地位,病毒分子变异和病害控制策略以及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双生病毒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植物单链DNA病毒,在多种重要经济作物上引起危害.综述了双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基因组变异类型以及变异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助于了解双生病毒的进化规律,并为采取有效而稳定的策略控制该病毒引起的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条纹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功能、复制、转录、表达策略及其分类地位、病毒分子变异和病害控制策略以及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哈密瓜病毒病的危害,本文主要从新疆哈密瓜病毒的早期研究、哈密瓜病毒的种类鉴定、哈密瓜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哈密瓜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哈密瓜病毒与寄主互作、哈密瓜病毒的群体遗传结构、基因组分子变异和重组、全基因组序列分子生物学特征、分子进化、抗病毒品种的选育、哈密瓜病毒病在田间发生流行规律和病毒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临床发病的疑似感染鸡呼肠孤病毒的白羽肉鸡病料中分离鉴定获得1株鸡源呼肠孤病毒SD18,对SD18株进行致病性及传播特性研究,为该病毒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无菌采集疑似感染鸡呼肠孤病毒发病鸡跗关节处的肌腱和渗出物,分离病原物,在LMH细胞上培养,并连续盲传3代,经无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采用Reed-Muench法测定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ELD_(50))和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对分离毒株进行理化特性和血凝特性测定;利用设计的鸡呼肠孤病毒L1和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病毒总RNA进行RT-PCR扩增,经PCR鉴定为阳性的菌落进行基因测序以及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和系统遗传进化分析;用该分离株病毒对SPF鸡和白羽肉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攻毒后的SPF鸡血清中呼肠孤病毒抗体滴度。【结果】从疑似感染鸡呼肠孤病毒发病鸡跗关节处的肌腱和渗出物中分离获得1株鸡源呼肠孤病毒SD18,其ELD_(50)为10~(-6.5)/0.1 mL,TCID_(50)为10~(-7.36)/0.1 mL。RT-PCR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 100,750,265 bp,依次为鸡呼肠孤病毒的S1、σC和L1基因片段。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分离株SD18与Ⅴ群鸡源呼肠孤病毒TW-918(台湾株)的S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2.7%,与Ⅰ群鸡病毒性关节炎疫苗S1133株的同源性仅为59.0%。核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SD18与Ⅴ群鸡源呼肠孤病毒TW-918(台湾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与Ⅰ群鸡源呼肠孤病毒S1133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说明新分离的肉鸡呼肠孤病毒SD18株属于基因Ⅴ群,可能是Ⅰ群经典鸡源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变异毒株。SPF鸡和白羽肉鸡回归试验表明,SD18株病毒能够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与临床发病一致,并能水平传播。接种试验表明,病毒SD18能致死鸡胚,打开死亡鸡胚可见其绒毛尿囊膜增厚、尿酸盐沉积、胚体出血等症状,符合呼肠孤病毒的致病特点。【结论】该分离株SD18为新型肉鸡呼肠孤病毒,能够引起鸡发生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了解贵州省规模化猪场健康仔猪携带病毒的病原本底,在贵州4个猪场采集了151头健康仔猪的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这些仔猪共携带25个科的病毒,包括噬菌体、昆虫病毒、脊椎动物病毒等。在脊椎动物相关的病毒科中,其中4个猪场共同存在星状病毒、冠状病毒、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等11个病毒科。此外,在每个猪场中,疱疹病毒、黄病毒在咽拭子中的reads数均大于肛拭子中的reads数;数圆环病毒、呼肠弧病毒、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在肛拭子中的reads数均大于咽拭子中的reads数,提示这些病毒的组织嗜性。对猪瘟病毒、类圆环病毒、博卡细小病毒、星状病毒、萨佩罗病毒的contigs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星状病毒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其他病毒与各自参考毒株进化关系较近;猪类圆环病毒与牛类圆环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很高,提示存在跨种传播或基因重组。对突隆病毒进行了检测,发现其广泛分布于4个猪场健康仔猪的咽拭子和肛拭子,阳性率为75%~100%。研究为健康仔猪携带病毒的多样性和本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目前RNA介导的植物病毒抗性(RMVR)、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的研究成果,从RMVR与PTGS的关系和机制、植物采用基因沉默产生抗性、病毒抑制基因沉默致病及共同进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了基因沉默可能是植物抵抗病毒的一种机制,深入研究基因沉默不仅在抗病机制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彻底解决植物病毒问题有较大的潜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