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种子贮藏是杂交水稻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保持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和生活力是推广杂交水稻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特别是延续杂交水稻陈种生活力,对缓解杂交种子供求矛盾,确保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具有积极作用。现根据多年来实践和外地贮藏经验,谈谈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特性和质变规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秦泰辰 《种子》1990,(6):31-33
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近年都在1.6亿亩左右,1989年发展到近2亿亩。杂交水稻的长足进展,在稻谷增产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因此,作为杂交水稻基础材料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遗传基因组成问题,成为从事水稻杂优育种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当前栽培面积最大的野败型杂交籼稻的遗传基因组成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其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二位,同时也是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量、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借鉴世界各国水稻生产经验,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科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1中国及世界杂交水稻生产形势概述水稻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2002年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46亿公顷,总产量5.79亿吨,低于玉米(6.02亿吨)高于小麦(5.68亿吨),居粮食作物第二位。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主要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总面积的90%以上。当前发展水稻生产有两…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种子生理特点与耐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陈良碧 《种子》1994,(4):19-21,24
与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种子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具体表现在杂交水稻种子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强。且杂交水稻种子胚乳中具有α-淀粉酶,而常规水稻种子乳中不具有此种酶。杂交水稻种子萌发速率和活力指数也比常规水稻大。但杂交水稻种子耐贮藏性较差。本文对杂交裟发物生量特点与耐茂5怀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籼型杂交水稻,自从在全国各地推广以来,较之常规水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全国到1988年止,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12.56亿亩,增产稻谷1534.5亿公斤,增加产值为295.53亿元。杂交稻由于生长势不同,生态条件互异,因而导致病虫的种群数量和消长也有较大变化。现就杂交水稻、常规水稻中的几种主要生态条件,与病虫发生、危害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卓杰  傅家瑞 《种子》1991,(3):68-69
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为粮食生产开僻了新的途径,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已近2亿亩,每年需用杂交水稻种子达5~6亿斤。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与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关系十分密切。使用了纯度不高的杂交水稻种子,不仅不能达到增产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减产,造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及其与贮藏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个水稻品种ZR02、株1S/ZR02和金23A/ZR02的F1代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种子的脱水耐性与贮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常规水稻ZR02与杂交水稻株1S/ZR02和金23A/ZR02的F1代种子的脱水耐性形成较为一致,7DAA种子开始有萌发能力,缓慢脱水能明显提高成熟度不高的种子的萌发力。自然风干慢速脱水和硅胶快速脱水至相同含水量(0.11g/g(DW))时,前者提高种子萌发力的幅度更大。3个水稻的成熟种子在室内开放贮藏或硅胶干燥贮藏3个月后再经历15d的老化处理,然后进行萌发试验的结果表明,常规水稻ZR02比杂交水稻的种子更抗老化;两个杂交水稻的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抗老化能力也有差异,皆以17DAA种子的抗老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试论逐步取消杂交稻种海南鉴定的可行性江苏省盱眙县种子公司毛道行自杂交水稻推广近20年来,到海南进行种子纯度鉴定已成了杂交水稻生产上必不可少的程序。目前,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每年都在2.5亿亩左右,产量增减1%就是十多亿公斤粮食。因此,人们十分注重海南...  相似文献   

9.
沈森和 《种子》1991,(3):30-32
1964年,我国袁隆平教授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试种示范,1976年大面积推广,1990年全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17亿亩,增产稻谷854多亿公斤。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16年,对提高我国粮食产  相似文献   

10.
林琼 《中国种业》2006,(10):45-46
我国已经加入WTO,大宗农作物品种中能够称雄于国际市场的很少,而杂交水稻研究领先世界约5-10年。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全球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0亿hm^2,每年约需杂交水稻种子150万-200万t,国际市场空间可达120亿。1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温湛兰 《种子科技》2022,(10):100-102
为了加快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促进杂交水稻领域的科学技术革新,文章在分析总结杂交水稻发展现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简述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我国现阶段杂交水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出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带动种植效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1,(5)
正八组数据了解袁隆平的丰功伟绩一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使水稻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水稻增长20%左右。二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5%。三据统计,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为中国多养活8000万人口。四2018年9月,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实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1 152.3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种子特别是"三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种子的推广历史告诉我们,由于杂交种子的增产优势,使粮油的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得以快速发展.正是由于大力推广"三杂",特别是水稻、玉米杂交种子,从而使中国很好地解决了拥有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8,26(3):31-32
杂交水稻制种是介于杂交水稻育种和杂交水稻粮食生产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充足种源,它已成为种植业中一项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产业。我国每年需要杂交稻种子2.3亿公斤,全国每年制种面积约150万亩。新沂市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制种历史,制种面积由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后来的万余亩,制种组合10多个,年产种200万公斤,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成为江苏省小有名气的制种基地。然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笔者对其原因作简要分析,仅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世界》2009,(11):56-56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每年推广杂交水稻面积约1600万hm^2,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并在全球累计推广播种超过3.3亿hm^2,增产粮食5亿t。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粮食安全成为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就开始对杂交水稻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16.
水稻胚乳贮藏蛋白研究及其多态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陆作楣 《种子》2001,(3):35-37
采用玉米胚乳贮藏蛋白的多态性 ,进行杂交玉米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检测 ,已在我国取得相当的成功。于是 ,对水稻胚乳贮藏蛋白的研究 ,也引起不少种子工作者的注意。本文综述了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简要介绍我们在水稻胚乳贮藏蛋白多态性测定方面取得的初步结果。1 水稻胚乳贮藏蛋白的组成及其分布1.1 水稻胚乳贮藏蛋白的组成水稻胚乳贮藏蛋白组成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1.1 依据溶解性差异的划分方式1970年 Osbom在《科学》杂志上将禾谷类种子蛋白依据溶解性差异分为四类 :1能溶于水、稀酸溶液的水溶性蛋白 ,称为清蛋白 …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当前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好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比传统水稻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具体的普及种植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杂交水稻种子的相关问题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所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的风险控制以及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对于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熊玉唐  黄俊明 《耕作与栽培》2001,(1):62-64,F003,F004
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 73.3万hm2 ,总产 45亿kg ,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 ,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二以上。稳定提高水稻生产水平 ,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近年来发展水稻生产的实践证明 ,在狠抓杂交水稻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是促进贵州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1998年推广面积达到 2 4万hm2 ,累计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达6 8万hm2 ,增产粮食 5 .1亿kg以上。为加快示范推广 ,促进全省水稻生产发展 ,确保粮食稳定…  相似文献   

19.
所谓杂交水稻制种“一一对应质量监控法”是指杂交水稻制种从亲本来源到杂交种子生产、入库整个过程中,对各个保证质量项目、规范一一对应的措施,明确一一对应的责任所形成的一整套的系统的质量监控方法。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国际推广和品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国际推广对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在杂交水稻国际推广中.既要切实保护好又要充分利用好杂交水稻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