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症状 向日葵霜霉病由鞭毛菌亚门霍尔斯单轴霉引起,病苗侵染植株后,可表现出全株症状.幼苗出土后不久病斑即在叶片上产生,严重的子叶上也产生,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叶背褪绿部分出现一层白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也可在叶面少量产生.  相似文献   

2.
1症状特点 玉米大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3.
1症状特点 玉米大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4.
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 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5.
<正>1症状叶片受害,先在叶背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绿色病斑,后在病斑上长出灰色至黑褐色的霉层。霉斑多时布满叶背并相互融合。被害叶片正面随着背面病斑的扩大,而逐渐褪绿变黄,直至整张叶片枯黄,严重时正面也长霉斑。叶片  相似文献   

6.
1、症状 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先中、下部发生,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嫩茎。叶片染病,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点和斑块,叶背面病部生出霉层,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紫灰色或灰褐色,霉层十分明显,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环境条件合适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上也可长出霉层。叶柄和茎部发病症状与叶部相同。  相似文献   

7.
一、危害症状 蓖麻疫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片。茎秆发病在根颈处,初期形成水浸状病斑,后绕茎形成缢缩,缢缩处组织发软,湿度大时其上产生白絮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在叶片正面形成淡黄色大块病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对应的叶片背面有一环白色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在雨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茄子叶霉病主要危害茄子叶片和果实。 (1)、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病斑背面长有橄榄绿色绒毛状霉。致病叶片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9.
一、黄瓜霜霉病 (一)症状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退绿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通常先由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且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变成淡褐色汇合成斑块,不穿孔,病叶向上卷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除心叶外全株叶片枯死。抗病品种叶片退绿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甚至圆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霉层。  相似文献   

10.
一、马铃薯早疫病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  相似文献   

11.
一、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1、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症状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或坏死斑两种类型。褪绿斑多呈不规则形,叶背可出现稀疏霉层,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展,导致叶面大部分褪绿,叶背面霉层增多;坏死病斑呈浸润状延伸扩张,表现为黑褐色水浸状坏死斑。该类型白粉病初期叶背不容易出现白色霉层,后期即使出现霉层也较稀薄。田间有时两种类型混合发生,病斑增大,彼此融合形成巨形病斑,终致全叶发黄,容易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落光,仅残留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5,(5):24-24
为害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发病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危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发病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叶片染病,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病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病斑扩展后,叶片卷曲干枯,甚至脱落。该病偶尔危害果实,染病果实病斑从蒂部向四周扩展,呈  相似文献   

15.
(1)症状初在叶片上产生紫褐色斑点,后扩大成为直径1-2cm的近圆形深褐色病斑,叶片正背两面均可见病状,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状霉,以叶背尤为显著。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张叶片上病斑数目多时常相互连结成片,使成叶枯死,引起早期落叶。发病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仅留顶端少数嫩叶。茎被害时病斑梭形,褐色后期变成灰黑色。  相似文献   

16.
1晚疫病1.1症状水浸状的病斑出现在叶片上,几天内叶片将坏死,干燥时变成褐色,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通常在病斑的周围形成淡黄色的褪绿边缘。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的界限。通过雨水从茎、叶淋洗到土壤里的分生孢子感染块茎,有褐色和表皮脱色。将块茎切开后看到褐色的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明显。以后次生致腐生物将在坏死组织上发育,并在贮藏期间发生普遍的腐烂。该病发生最适温度是10-25℃,在有较大的露水或降雨,可引起大发生。晚疫病是种毁灭性病害,从开始到全田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  相似文献   

17.
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名叶片,先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后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紫黑色霉层,后期连片,使叶片枯死.  相似文献   

18.
王玉堂 《河北农业》2004,(12):23-23
黄瓜霜霉病俗称“火龙秧子”、“干叶子”、“跑马干”,是严重为害棚室黄瓜的一种常发性叶部病害。苗期发病,叶片逐渐褪绿、发黄,最后枯死;成株期发病,先在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失绿小斑点,逐渐变黄,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在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6年间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烟草主要生产区的田间调查,系统的描述了番茄斑萎病毒侵染烤烟后,在烤烟叶片上产生的叶片畸形、镶脉、叶脉坏死、坏死斑、同心环纹、叶面皱缩,且整株出现矮化异常生长;将番茄斑萎病毒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到本生烟上,植株被系统侵染,并产生褪绿斑坏死斑、同心环纹、皱缩等症状,植株一般4~5周内死亡.通过比较两种寄主,发现番茄斑萎病毒侵染两种寄主均出现系统症状,症状相似,但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而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