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各区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要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要求,在蔬菜规模经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目前上海常年菜田实行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约8万多亩,占 45%左右。规模经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体规模经营,二是以园艺场为主体的规模经营,三是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经营。此外,采取土地股份制,由种菜能人承包,也是一种新形式。 一、初步成效 上海蔬菜适度规模经营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有利于改变分散经营,保证菜田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金山县集体规模经营,做到十个统一,彻底改变了分散兼业经营,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崇明县规划落实新菜田,坚持集中成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以有利于菜田设施建设和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规划,集中实施,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实施科技兴菜,迅速提高菜田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闵行区不少园艺场都已基本实现育苗工厂化,耕作机械化,排灌自动化,栽培保护化,商品包装化,运菜车辆化,管理企业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集约化。这些样板,带动了全区蔬菜生产。三是有利于增加投入,发挥现代化设施的抗灾能力,有机肥投入普遍增加,各类生产设施利用率也明显提高。四是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实行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素以冬季大白菜而久负盛名。1996年,全县共有常年菜田12195亩,实行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10600亩,占总面积87%。规模经营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集体经营,占规模经营面积的5%,都是在生产设施条件较好的园艺场内,主要采用“两头统中间包”的管理模式,生产成本由公司(场)垫付,承包责任人联产计酬,超产利润按比例分成。二是家庭专业承包,占95%,户均承包面积20.8亩,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公司(场)在生产技术、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必要服务,承包户自主生产,自行销售,自负盈亏。按时交纳土地使用费,完成保淡任务。  相似文献   

3.
金山县地处远郊,是1994年、1995年发展的新菜区,全县现有计划常年菜田1.07万亩。远郊粮区发展蔬菜生产,既有种菜技术上的困难,更有”卖菜难”的困难。为了解决新菜区的“卖菜难”,加强对菜农的产后服务,消除新菜农的后顾之忧,县菜办于1994年10月份筹建了金山亭林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由于产地市场离市区销地市场路途较远,因此出现了上家客户较多,下家客户很少,菜农进场售菜的多,小贩、菜场来批发交易市场购菜的少,市场里的菜搬不光。为了使远郊蔬菜及时进入市区的市场,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率,提高种菜的经济效益,当年年底,在亭林市场内部又建起了蔬菜运用公司。现在,蔬菜运用公司共有12人,4辆汽车,其中一辆5吨位,二辆2吨位,一辆“菜篮子工程”车。在蔬菜运销业务中,以亭林市场蔬菜运用公司为“龙头”,实行了县与乡、镇蔬菜运用业务联营。目前,全县蔬菜运销联营组织共有运销人员37人,各种运菜汽车13辆。据统计,1996年1—7月,全县蔬菜总的生产量为4.2万吨,日均200吨,其中亭林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和运用量共 2.7万吨,占全县生产总量的 64.3 %,平均每天由市场进行交易和组织运用的蔬菜为128.8吨.其中市场交易量占20%,组织运销量占80%。7个月来市场经营总额共2194.5万元,获得利润43.9万元。  相似文献   

4.
我们松江县是1994年和1995年建设的蔬菜生产新菜区,两年共发展常年菜田计划面积1.03万亩,加上季节性菜田面积,全县已有蔬菜生产面积1.5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镇区的规模.两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及认真向老菜区学习,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搞好新菜田的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是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迅速提高新菜区蔬菜生产力总体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特别是新菜区如何实现市政府领导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总目标,以及增强蔬菜生产抗波动能力,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具体工作目标,这就必须从搞好新菜田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的基础抓起.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郊区的蔬菜生产经营方式,自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基本形式是以集体提供服务,由农户生产上市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几年来,郊区的蔬菜生产开始探索规模经营之路。目前全部菜区实行规模经营的面积为2208.8亩,占全区早生蔬菜地总面积的13.6%。计农科队31个、蔬菜小农场20个、种菜大户4个。其中主要形式是以村组为依托,借助集体经济的力量办蔬菜小农场,现  相似文献   

6.
崇明县是上海市保淡蔬菜生产基地,以大白菜与冬瓜闻名全市。在市属常年菜田大转移中,我县自1994年开始建立新菜区,到1996年底共新建市级常年蔬菜基地6个,面积为12195亩;蔬菜种苗场、园艺场8个;季节性蔬菜生产面积为7万亩次。全年蔬菜生产总量20万吨,蔬菜总产值1.85亿元,其中年上市商品菜14. 8万吨,加工出口蔬菜6000吨。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县常年蔬菜基地生产各类蔬菜品种达40多个,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种。在生产上由零星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传统栽培方式向设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共有钢管大棚5000多套,三连栋管棚42套,铝合金玻璃温室2座,保护地栽培面积近2000亩,建成了喷灌、暗灌等先进水利设施2000亩,初步形成了蔬菜生产园艺化、耕作机械化、排灌设施化、栽培  相似文献   

7.
蔬菜的规模化经营对于深化苏州市郊农村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速蔬菜生产现代化步伐具有战略意义。现就目前规模经营效益、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经营现状 苏州市郊蔬菜规模经营总体上讲起步不晚,但发展不快。到目前为止,规模经营面积已达4164亩,约占郊区菜田面积的40%,其中蔬菜园艺和蔬菜农场7个,面积1575亩,蔬菜农科队26个,面积994亩,种菜大户404个,面积1695亩。上述规模经营对稳定郊区蔬菜生产、保证供给、促进生产现代化、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蔬菜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据7个大型生产单位统计,1996年平均亩产47250kg,产值4048元,分别比大田增长14%和  相似文献   

8.
金山县是新菜区,现有常年菜田面积1.07万亩。新菜区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少,但也存在“种菜难、卖菜难”等实际问题。如何使新菜区尽快走出“两难”困境,实现提高生产水平,提高有效供给,提高种菜效益的目标。经过两年来试办亭林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办好一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并以此为抓手,加强产前、产后服务,把生产和销售连接起来,是实现“三个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们金山县是市政府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由近郊转向中远郊发展的基地之一。从1994年始,逐步发展,现有常年计划菜田1.07万亩。 回顾前三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发扬了“敢冒风险,后来居上”的精神,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三年跨出了三大步。 1994年,我们跨出了高起点建设菜田的一步,使所有菜田实现了园田化、规格化,菜田成方,路渠配套,种植成片,为蔬菜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1995年,我们又跨出了产销体制改革的一步,自办农办蔬菜交易市场,建立运销公司,进行直挂直销,减少流通中间环节,为提高种菜效益奠定了基础。 1996年,我们再跨出了经营体制改革的一步,由原来分散经营转为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现在,全县菜田90%已达到二个脱离,即与农民脱离,与村队脱离,由各乡镇蔬菜服务公司直接生产经营,把责、权、利捆在一起,既有利于生产发展,又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壮大。 今年,我们将跨入蔬菜生产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进入第三轮菜篮子工程的第一年。我们构思,侧重从四个方面寻找蔬菜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进一步抓好我县蔬菜生产和提高种菜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三)合理布局,形成3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生产区域:一是近郊以生产鲜嫩绿叶菜为主的速生蔬菜区域.充分发挥近郊紧靠市场、交通方便、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和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优势,实现速生绿叶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目标;二是中郊以生产茄果瓜豆类为主的常规蔬菜区域.从现有15万亩常年菜田分布来看,中郊的菜田面积占60%以上,是生产保市场常规品种的稳产高产关键地区,这一区域的生产搞好了,方能实现多品种均衡供应的目标;三是远郊新菜区以生产耐贮藏、耐运输品种为主要的保淡蔬菜区域.同时,应加强对青浦水生蔬菜(茭白)、崇明大白菜、嘉定大蒜头和南汇果园插种菜等季节性蔬莱生产的指导.实现区域性生产,将有利于加速现代化生产设施的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蔬菜科技进步.提高蔬菜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蔬菜单项品种的高、优、高,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按市场导向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形成菜源合理流向,提高市场有效供给率.(四)组成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蔬菜科技力量,更广泛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制剂、新材料等四新科技项目.大力开展科技兴菜活动,进一步提高科学种菜水平.政府在加强菜田现代化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每年要增拨相应额度的科技经费.增加软件建设的投入.要配备和培训蔬菜  相似文献   

11.
我县现有市属常年商品菜地25259亩,年种植茭白等水生蔬菜3.5万亩次,成为上海市商品菜的重要基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蔬菜实行放开以后,菜区各级干部认真贯彻“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和“菜区生产以菜为主”的方针,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生产设施,促进蔬菜生产稳步发展,特别实行放开蔬菜市场、放开蔬菜品种、放开蔬菜价格的三放开政策后,我县按照“放、建、管、转”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稳定生产基础,强化流通服务,使全县蔬菜生产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为服务城市、丰富市场供应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市场放开以后,产销状况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对蔬菜生产责任制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如何完善蔬菜生产责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状分析据1992年6月份调查统计,闵行区菜区共有705个生产队,有实种菜田面积38625亩。其中,集体统一经营实行“两头统,中间包”责任制形式的有517  相似文献   

13.
我县现有菜田 10689亩,绝大部分菜田(占总面积 93. 6 %)分散承包给个人。经过 2年来实践,菜田分散经营弊多利少,远远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1996年1-7月,我们先后将9730亩菜田转为集体经营的 55个蔬菜场,占总面积 91.03%。实践证明,集体统一经营好于分散承包,蔬菜产量、产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为了更好地提高种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动广大菜农种菜积极性,现将加强劳动管理模式的大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劳动管理模式 (一)劳动管理 统分结合。统的是: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安排茬口,统一育苗,统一耕田,统一植保,统一产品上市,统一定田到劳,统一分配农用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等10个统一。分的是:由承包者,分散整地,做好畦头,分散施肥,分散播种、定植,分散田间作物管理,分散防治病虫,分散采收,分散出田,物资(除遮阳网、无纺布外)由承包者分散保管等8个分散。 (二)管棚菜田 落实到劳。有承包能力的可以承包管棚或露地菜田,怕风险和无承包能力的仍在场里种菜,由场长统一安排农活。根据劳力强弱、技术高低,一般每人承包6-8套管棚或露地菜田3.5-4亩。有些体力不够强或干活手脚不快的劳力,可少承包些,一定三年不变。要防止小组、大户以及外地人承包。管棚群的管棚要具体分解到承包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菜篮子工程,调动菜农种菜管菜的积极性,发挥蔬菜设施的效益,推广科学种田的新技术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达到蔬菜生产上继续革新挖潜、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堵淡补缺、获得高效益的目的,秦皇岛市蔬菜局于1989年在全市开展了蔬菜丰收竞赛活动。这次蔬菜丰收竞赛活动内容多、范围广、面积大,获得了蔬菜高产高效益的可喜成果。全市各县区的种菜大户、种菜能手和主要菜田乡村都参加竞赛活动,参赛的菜田面积24977亩,占全市商品菜田面积的80.5%;  相似文献   

15.
上海蔬菜自1985年实行产销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上做到了生产稳定、市场稳定、菜价稳定。做到“三个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蔬菜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也是上海蔬菜工作五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一、多种形式 (1)以原来的生产队为统一核算单位,菜田仍由集体经营,对种菜、养猪、养鸡和其他工、副业的经济收入实行统一分配。在蔬菜生产经营上实行  相似文献   

16.
蔬菜现代化产销设施建设是“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一个地区蔬菜产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对促进蔬菜产销现代化,保障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全市1300多万人口对蔬菜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设施建设现状及特点1.1现状“八五”期间,上海坚持设施建设“每年搞一点,年年不停步”,全市菜区现代化设施初具规模。从1992年下半年起,对实行战略性转移的菜田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经过3年努力,不少新菜田设施已恢复或超过老菜田的水平。“九五”期间,为适应国际性大都市形势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三林蔬菜购销站是新扩建的站,负责经营上海县三林乡16个村和南汇县周西乡2个村常年菜田生产的蔬菜。新站竣工时,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新站设施齐全,有利于业务开展;忧的是经营面积扩大至上万亩,品种单调,而挂钩市区的菜场只有32家,产销矛盾突出。我们认识到:要使三林站摆脱困境,关键是密切农商关系,疏通渠道,搞活流通。  相似文献   

18.
1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回顾 上海市郊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和菜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推进设施菜田建设和规模化经营为抓手,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积极优化品种结构,规范蔬菜种植技术,提升蔬菜安全卫生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闵行区在2008年按照农业部和市政府对奥运农产品质量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蔬菜科技工作现状我县地处上海市近郊,具有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菜经验。全县常年蔬菜面积和上市数量,占全市蔬菜总面积和总上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我市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几年来,我县菜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相结合,积圾开展科学种菜,建立了乡、村、队以种子、信息、植保、技术服务、菜田建设等十二个服务内容的“五四三”一条龙服务体系(乡农业公司搞好种子、技术指导、信息,菜田设施和生产资料组  相似文献   

20.
赵毓承 《蔬菜》1989,(4):1-3
北京市远郊蔬菜生产概况北京远郊县1965~1969年平均调市品菜占全市商品菜总量的3.1%,品种以冬瓜,马铃薯,大葱为主;1980~1984年调市量占全市商品菜总量的7.3%,品种已有40多个;1985~1987年平均调市商品菜已达总量的12.9%,品种也更多样化。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速度更为显著,由1982年的1206亩增加到1987年的14000亩,增长10.6%倍。大白菜生产,八九月淡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