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对美国BSSS玉米群体中150个单株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茎粗、穗上叶数等性状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各性状均分离出优于对照自交系478 的群体单株,其中穗粒重优于对照的占78.27%。选择到各性状均优于对照的群体单株18株。穗位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穗位高通过株高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雄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效应。因此,在BSSS玉米群体中选择穗位适当偏高,雄穗适当偏短的单株自交,更有可能得到单株产量高的后代。  相似文献   

2.
玉米产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品种的小区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产量性状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性状因素关联次序为:叶间距>行粒数>株高>单株穗粒重>茎粗>穗粗>穗长>穗位>叶片数>雄穗分枝数>茎叶夹角>叶面积>秃尖>穗行数.产量性状各因素与株型性状各因素的关联度分析中关联序各不相同,表现为复杂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3.
玉米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4个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是穗长、百粒重、穗粗、行粒数,其次是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叶面积指数;增加穗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可以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穗位高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每hm2产量、茎粗、株高、百粒重、穗长、穗粗、容重居中;对10个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性状中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的有:株高与穗位、秃尖与穗粗、熟期与穗位、穗粗与每hm2产量、穗位与每hm2产量、株高与穗粗、穗粗与穗位、穗长与茎粗、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的有:容重与穗粗、容重与秃尖、容重与熟期、穗长与穗粗.产量与其他几个性状的显著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粗>穗位高>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容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子粒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生育期>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千粒重>株高>穗行数>轴粗>穗位高>秃尖长>双穗率>倒伏率>空秆率。生育期、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千粒重等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密切,对产量的构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玉米产量比较试验中11个参试组合的产量与11个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穗粗>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籽长>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位高>茎粗>秃尖长。因而,在杂交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当注重选择果穗比较粗、出籽率高、穗行数较多、行粒数比较多、籽粒比较长的组合,对于秃尖长、茎粗、穗位高等可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分析法,对35个参试杂交种的9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旨在为鉴定和选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性状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穗行数>粒深>穗位高/株高>穗位高>株高>轴粗/穗粗;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穗长、行粒数、千粒质量、穗行数、粒深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东单118"在辽宁省南部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在辽南地区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东单118"的植株性状以及产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东单118"的植株性状以及产量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东单118"种植密度的增大其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等植株性状也发生相应变化,其中株高、穗位等植株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穗长、穗粗、产量等随密度加大先增后减,籽粒类型、穗型和双穗率等性状没有变化,"东单118"在辽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爆裂玉米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9个子粒品质差异较大、遗传背景不同的爆裂玉米优良自交系为材料,就爆裂玉米的产量、膨胀倍数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爆裂玉米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茎粗出子率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淀粉含量;膨胀倍数与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膨化体积爆花率淀粉含量行粒数穗位高穗长茎粗小区产量株高穗行数出子率秃尖长百粒重穗粗。  相似文献   

11.
辽南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宜辽南地区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的穗部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单穗粒重、籽粒出产率和百粒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穗部因子,因而目前在辽南地区玉米育种中应注重这些性状的协调改良和选择,从而获取最佳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2003年黑龙江省第六区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组合(含对照)为研究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数量性状对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叶片数、穗位高、秃尖、穗长、出籽率、穗粗、穗行数、株高、行粒数、百粒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育和改良适宜甘肃农牧交错地带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系),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27个小黑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株高、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显示,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各性状的灰关联度顺序分别为:千粒重〉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小穗数〉株高〉穗长;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千粒重〉穗长〉小穗数。表明在甘肃河西农牧交错地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为:在单位面积穗数合理的条件下,选择穗粒重较大的品种,适当放宽对穗长和小穗数的选择要求;而对以籽粒产量为主的地区,主攻方向为:在合理的单位面积穗数条件下选择千粒重较大的品种,同时加强对穗粒重的选择,对株高、穗长等性状的选择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98年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晚熟A组)汇总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与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性状是生育期、穗行数、株高和穗位高,其次是穗长、空秆率和倒伏率。在各经济性状中,穗行数与空秆率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百粒重与空秆率、百粒重与穗长之间的关系;在各农艺性状中,株高与穗位高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生育期与穗位高之间的关系;对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状与经济性状分析表明,生育期与穗行数、丝黑穗病率与空秆率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冬性小黑麦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小黑麦区试材料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新疆2006~2007年参加冬性小黑麦区试的8个品种从多方面共1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关联度计算结果,籽粒产量与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长〉每穗粒数〉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鲜草产量相关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基本苗数〉千粒重〉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小黑麦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性状关系依次为鲜草产量〉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判小黑麦品种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株型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12个水稻品种的21个株型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株型性状总体上与产量、穗数间的相关性较强,而与千粒重、每穗粒数、穗长间的相关性较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剑叶叶宽、倒三叶叶长、倒二叶叶厚对产量影响较大,倒三叶弦长、剑叶叶鞘长及倒二叶叶鞘长的影响次之,叶开角及叶基夹角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有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加性方差都明显大于显性方差。各性状狭义遗传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叶片数>穗位高>单穗粒重>百粒重>穗粗>茎粗>单穗重。叶片数的杂种优势不明显,其他数量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百粒重、穗长、穗粗。  相似文献   

18.
玉米雄穗性状的产量效应及遗传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对玉米两雄穗性状穗颈长和雄穗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穗是重要的产量影响因子,在产量形成的总变异中其作用可占到37.4%,文中同时表述了在Mather加-显模型下两雄穗性状的遗传表达等特点可供参考的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2年内蒙古谷子区域试验10个谷子品种(系)的试验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序为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穗重〉穗长〉出谷率。说明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和单株穗重对产量影响较大;穗长和出谷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04年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高产玉米品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山东高产玉米育种最佳选育目标,为指导高产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山东高产玉米育种综合选育目标为生育期100.1~104.0d,株高250.1~270.0cm,穗位高110.1~120.0cm,穗长17.1~19.0cm,穗行数14.6~15.5行,穗粒数520.1~560.0粒,千粒重330.1~35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