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兽医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和家畜疾病作斗爭中所积累的宝貴經驗和理論知識,但在反动统治时期,兽医职业为社会所鄙视,致使祖国兽医学遺产难得发揚光大,即旧有典籍,也都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古代几部大型农书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們祖先用辛勤的农业生产劳动,为我国光輝多采的文化,創造了丰富物质基础。这就說明,我們祖国人民,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知識。过去,这些技术知識,为大众服务,已經有过优良成效;如果我們能够好好地继承这分遺产,加以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祖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了,农业集体化机械化,很快就要到来。因此农业科学工作必须努力赶上,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计划能顺利完成。我国地大物博,农牧业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丰富的材料和经验。但解放前我国农业长期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营方式上,很少进行系统的结合生产的科学研究和整理工作。解放后三年多以来依靠人民政府的正确政策,和广大劳动农民的生产热情,全国农业生产已迅速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甚至创造出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丰产记录,但农业科学工作的成就却甚小,始终赶不上人民的需要。这主要原因是农业科学的理论思  相似文献   

4.
近来,各地报刊登載了不少有关遺传学学术討論的文章,十分引人兴趣。討論中,有很多人提出应該重視我国古代的科学遺产。这是对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統和优秀的历史遺产的民族。”(《毛泽东选集》,二卷,593頁)而一向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有  相似文献   

5.
滁县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蔣蔭松同志,負責科学研究工作,勤勤恳恳,十多年如一日。不幸因病逝世,刊此遺著,并志悼念。  相似文献   

6.
今天本报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组关于总結崔竹松水稻高产經驗的調查报告。这个調查报告又一次說明,农业科学工作者深入农村,認真总結群众增产經驗,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科学都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經驗。解放以后,特別是在实現了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以后,广大劳动农民,特別是他們当中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人物,发展了传統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編輯部約我写一篇有关遺传学在指导育种实践上的作用的稿件,尚未动笔,就看到《中国农业科学》1962年第7期上发表了鮑文奎同志的《遺传学与育种》一文,文中的論点和內容,我基本上同意,因此不再重复;不过《遺传学与育种》一文內着重闡述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等目前尚在試驗研究阶段、在生产上尚未发揮很大效果的諸方面,我想在本文里主要介紹一下遺传学与純系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在生产上已經取得較大成效的諸方面,借以說明这些育种的遺传学根据。  相似文献   

8.
輻射育种的任务是利用輻射能改变生物的遺传性,結合选育創造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服务。能的輻射在自然界是普遍現象。古代的劳动人民无意中已經开始了輻射选种。但有目的有計划地利用現代技术进行人工引变才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解放后在党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每年所产的粮食却养活了占世界人口比例21%的中国人民,这种伟大的成就令全世界为之惊叹。拥有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是靠着我国在农业方面先进的种植技术,通过对科学的不断探索,让科学与种植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科学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得农业生产拥有很大进步,不仅使粮食增产还在各种优良的抗性方面拥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杨新华 《新农业》2001,(9):10-11
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新农业》已到而立之年.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农业战线工作稍长一点的同志,都熟悉农业科普,因为这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是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科普工作做了高度概括:"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古代农学家和农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老的农业古国之一,有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斗争历史。广大的农业劳动人民和众多的先进农业科学家,从生产实践中为祖国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成功经验,亟待我们去求索、去挖掘。本文从北魏农书《齐民要术》开始撰写,并有重点地摘录后期许多农书中的原文,作出今释,可供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上的参考。作者怀着热爱祖国农业科学遗产的深情,为此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农考 《农业考古》2012,(2):338-341
利用水力带动机器,进行加工、生产,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一大特色,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利用水力的智慧进行了记录和总结,为今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留下了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农业科学是从五千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和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中总结出来和成长起来的。关于农业品种的生长发育与外界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关系的规律性已熟悉到和掌握到相当高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特别自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所有劳动人民(包括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内)在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村,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逐步开展,广大社員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高涨,不少地区和单位制定了长期規划,为建設更多的稳产高产农田而斗爭。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人民公社社員群众的科学实驗活动越来越活跃了。同时,这种新形势向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把实驗室尽可能地設立在生产第一綫,認真总結农民群众的經驗,尽力推广科学研究的成果,参加群众的阶級斗爭、生产斗爭和科学实驗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法斗争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作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科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的基础上,法家革新、进步的政治路线和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研究历史上儒法斗争与古代植保科学的发展,对于落实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战略方针,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促进植保科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物栽培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直接服务于作物生 产的科学。简要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作物栽培在人类发展文明史中占有重要 地位,明确作物栽培科学的涵义及其理论体系,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并 针对当前作物栽培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为作 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开拓许多新领域,新世纪下作物栽培科学必将与时俱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酱油为应城名产,尤以黄滩所产更为鮮美。为学习劳动人民这一宝貴經驗,下放期間我們訪問了黄滩酱园的老师傅。茲将其經驗整理如下: (一)原料的选擇:酱油的原料为黄豆、面粉、盐、水四种。在配制原料时应特別注意选擇黄豆,应选用大粒种,如早黄豆中的猴毛黄、中黄豆中的乌露白、天鵝蛋等为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面对加入WTO以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在回顾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我国农业科研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 ,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 ,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 ,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四年五月,我們森林保护专业七三级全体工农兵学员和部分教师,走出校門到黑龙江省龙江县开門办学。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嫩江地区林管局的支持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参加了科学实驗活动,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深深感到:开門办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推动教育革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